□苏报记者李渊苏报通讯员吴燕芳
社区小网格里,“网”住的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格”子里记录的是居民的“急难愁盼”。近年来,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细化网格管理服务,依托网格治理“微单元”,找准小切口、融入微服务、发挥大作用,着力打造党建引领、服务民生、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夯实治理基础,网格治理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
科学划分网格,实现多网合一。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科学合理划分综合网格212个、专属网格2个、微网格1100个,健全人、地、事、物、情等要素信息,推动实现覆盖全面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个性化的网格治理格局。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治理力度。按照“党建+治理+服务”的思路,探索“支部建在网格上”的基层治理工作模式,积极吸纳在职党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等下沉网格,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服务群众功能融入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中。
强化阵地建设,延伸服务触角。以社区党群服务阵地为枢纽,发挥网格在群众“家门口”的区位优势,推动各类服务资源、服务项目集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民情议事厅、好人工作室等阵地,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事项代办、困难群众救助、特殊人群帮教等“微服务”事项,做深做实“精网微格”建设,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精细化水平。
汇聚要素资源,网格队伍力量进一步整合配强
强化队伍建设,充实网格力量。当前,元和街道建立了由144名网格长、218名专职网格员、1100名微网格员、28名流动网格员组成的网格队伍。网格员坚持“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网格化服务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利用“网格吹哨”等工作机制,实现“网格+N”效能,精准对标,靶向发力,着力解决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和各类民生问题。
汇聚多元力量,增强网格服务质效。推动“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两师一员”等资源力量下沉网格,发挥代表、网格员、“海棠先锋”作用,密切联系群众。通过组建“网格志愿服务队”,开设“网格接待日”“家门口议事会”等协商议事平台,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畅谈人居环境、惠民政策、矛盾纠纷、平安建设等内容,深入推进网格服务工作精细化和精准化。
深化考评培训机制,提升网格管理效能。建立网格人员管理和监督考评机制,常态化开展网格督查,定期分析汇总相关数据,累计发放各类通报95期,充分激发网格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不断夯实“元小格”党建品牌,丰富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内涵,定期开展“元小格课堂”,组织网格人员学习消防安全、紧急救护、沟通技巧等知识。近年来,累计开展各类网格培训17期,持续提升网格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网格化管理水平。
聚焦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优化提升
探索建立人房系统,推动信息有效集成。探索打造以房屋为基础,以网格化管理为手段,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人房管理系统,以解决因居住人员密集、流动人口数量大而导致的社会治理突出问题。目前已建立起14万余户房屋和34万余人员的基础数据底座,为现代化基层治理提供信息支撑。
强化联动联建,促进数据协同共享。通过网格员日常信息采集、部门审核、大数据校验推送核查工单等联动联建机制,确保数据鲜活、实时共享、分级使用,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打破平台与部门、社区、网格系统信息壁垒,为“善治元和”打下了信息基础。
优化工作模式,激发网格治理新能量。通过发布网格二维码名片、巧用网格微信群、开发“有事码上办”网格建议收集小程序等线上治理手段,发挥流动网格员“移动探头”随手拍、随时报作用,广泛吸纳居民意见建议,汇集社会治安、公共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各类治理数据,结合数据分析、用户反馈,找准问题根源,推动“被动管理”向“靠前服务”转变。
如何提高网格化服务治理水平?如何更及时准确地听民声、答民疑、解民忧?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将持续落实网格化管理,积极推动人到“网格”去,事在“网格”办,以精细化为目标,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风向标”,通过多种形式完善网格化管理架构,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全面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