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成片农田里,稻浪翻滚,大地流金,收割机来回奔走,抢收正忙。“以全街‘耕’基稳,助力全市‘饭碗’端得牢。”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道。
马鞍街道水稻长势良好,丰收在望。通讯员 姚玲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摄
粮食生产有“耕”基,源于马鞍街道驰而不息加强耕地保护。近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公布了2024年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单位名单,马鞍街道榜上有名。这也是继2022年成功上榜后,马鞍街道再次入围这一榜单。三年两获省级激励,马鞍街道耕地保护有啥“独门秘方”?连日来,记者带着这一问题前往街道一探究竟。
桃园“变身”,新增耕地千余亩
收割机滚滚向前,“吞”进成垄成畦的红高粱,“吐”出粉碎后的高粱秆……连日来,在南京乐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马鞍街道黄岗村的种植基地,工作人员韩修生正忙着收割成熟的高粱,确保颗粒归仓。
“别看现在高粱红透,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弃桃园。”望着层层叠叠的红高粱,黄岗村党总支副书记孙永林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多年前,某公司流转了该村黄庄组、糍粑墩组等4个村民小组的1140.93亩土地,开展桃树种植。然而,由于企业经营不善,虽然桃树成林,但销路不畅,效益有限,千余亩桃园无人打理。
做好闲置土地利用文章,2022年,黄岗村对其实施了复耕,移除了桃树,平整了土地,一举新增耕地1000多亩,并面向市场发包。最终,南京乐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225公斤稻谷/亩的价格全部流转了过来,通过稻麦轮作、间插高粱的方式,进行粮食生产。
昔日废弃果园,今成“希望田野”。马鞍国土资源所所长陈旭东介绍,想方设法保护“耕”本,目前,全街现状实有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亩数均超2021—2035规划基期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有量任务。去年底,河王湖村对250多亩荒废的耕地进行复耕,首季水稻前不久迎来收获,亩均达400多公斤,超出预期。
农田提“标”,亩均增产近百公斤
10月15日傍晚,马鞍街道玉王村种植大户虞乃和仍在忙着驾驶收割机,赶在雨水来临前把自家水稻收上来。“前期台风过境,水稻有不同程度的倒伏,但旱能浇、涝能排,亩均产量依然达到600公斤左右。”他说。
虞乃和在玉王村流转了约500亩土地开展稻麦轮作。他介绍,这500亩耕地在10年前进行过整治,但由于当时标准不高,还有土路、土渠,或多或少影响农业生产,亩均只能收500—600公斤稻谷。
去年,玉王村5900亩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项目“上马”,新建了泵站、硬化了机耕路、新修了硬质渠……进一步补齐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短板,这个水稻季便发挥了效益。虞乃和告诉记者,今年的持续高温给水稻生长带来了不小挑战,新泵站、硬质渠派上了用场,清澈的湖水得以源源不断地从河王湖水库奔流而来,为秧苗“解渴”降温。
“农田高标准,耕地高产量。”玉王村监委会主任谈才荣粗略估计,通过此次农田提“标”,亩均可增产近100公斤/年,风调雨顺的话,稻麦轮作一年亩均产量可超1000公斤,实现“吨粮田”目标。
耕地“保量”,更要“提质”。马鞍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马昌东介绍,近3年来,全街累计建成1.38万亩高标准农田,目前高标准农田面积已超11万亩。同时,街道持续配套完善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努力绘出好“丰”景。
监管“下沉”,村小组有了守“耕”人
马鞍街道尖山村原村干部喻富宏,经常会骑着电瓶车到田里转一圈。“耕地怎么保护、高标准农田如何管护,老喻心里有本‘明白账’。”村主要负责人说道。
尖山村拥有耕地面积超1.2万亩,分布在41个村民小组内。地多、人少,保护工作怎么干?喻富宏告诉记者,在耕地发包环节,他们就对种植大户“约法三章”,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在日常巡查监管环节,喻富宏除了自己骑着电动车来到田间地头,他还充分调动41个村民小组长的积极性,时常对耕地开展巡查,“各小组长基本上在家里住,对组里耕地情况一清二楚,真正打通巡查监管‘最后一公里’。”
林庄组组长林玉森在一次巡查时发现,一种植大户正在开挖低洼田块,拟建成水塘用于养殖。他立即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喻富宏。闻讯后,喻富宏火速赶到现场,及时制止了种植大户私自开挖耕地的行为,并很快恢复了原貌。
守好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马鞍街道负责人表示,将不折不扣把耕地保护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夯实耕地保护巡查监管责任,确保“耕地数量有增加、耕地质量有提升”,为粮食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