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苏州资讯

此心安处是吾乡,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苏州”

名城文旅 2025-01-16 09:44

幸福,是对一座城市的最高褒奖。近日,苏州获评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

城以人为本,人以城为家。幸福苏州的建设离不开新市民劳动者的付出与汗水。苏州也以一贯的开放包容,温暖着每一位新市民。

发布《关于实施“苏城暖新”六大行动 全面提升对新市民劳动者关爱服务水平的意见》,推出全市首批30个新市民劳动者关爱服务项目......这是苏州日前给新市民劳动者送上的新年大礼包,涉及职、住、学、医等方方面面,让新市民劳动者扎根苏州、融入苏州,共享高品质苏式生活。

爱上苏州,可以有一千个理由;留在苏州,却只需要一个理由——此心安处是吾乡。

2025年第2期《共筑美好生活·苏城议事厅》邀请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宋建春,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项春雷,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俞晓峰,苏州市新市民事务中心副主任刘毅,一起解码新市民劳动者的苏式生活。

贴心服务

搭建事业舞台帮新市民扎根苏州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来到一个陌生城市,如何快速融入并找到归属感?从甘肃省首次到苏州昆山的邓亮亮,对此很有“发言权”。

“昆山用工机会多,就想到人力资源市场找份工作。但之前没找到合适的,我就找到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邓亮亮说,自己“人生地不熟”,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不仅帮助解决食宿问题,还推荐他到一家科技公司工作,如今已顺利入职,“在这里生活有底气了!”

“新市民劳动者”主要是指在苏州就业的非苏州户籍的新市民。像邓亮亮这样的新市民劳动者在苏州约有600万人左右。

“新市民劳动者的到来为苏州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撑,为苏州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宋建春点赞道。

扎根苏州,就业是基础。早在2020年,苏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和普惠均等的服务拥抱每一位新市民。

在送岗位上,苏州持续兑现各类惠企政策,引导企业稳岗扩岗。苏州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的政策,2024年为企业减负90.50亿元;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2024年返还资金12.10亿元,惠及30.36万户参保单位;对支持稳岗效果好的民营企业和符合参保条件的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业务,2024年全市共1.67万家企业获贷1042.87亿元。

畅通供需对接渠道,构建了线上线下求职招聘体系,打造了“云端送岗”直播带岗品牌。2024年,全市共举办直播带岗活动572场,提供岗位9.87万个,浏览量超1444万人次;举办了1961 场招聘会,提供超127 万个岗位。

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目前全市已布局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333个,其中联合打造“暖心驿站”153个、“劳动者驿站”127个。服务站内统一有49项服务标准、26项事项清单,让新市民在家门口、集宿区、产业园内就可以享受到专业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2024年全市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兜底帮扶3515名五类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在提升技能方面,苏州在全市范围实施了“技能强市”行动,大力推进百万“姑苏工匠”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开办“技能夜校”。有百余项职业技能工种可供有培训需求的新市民参加,如电工、整理收纳、保育员、互联网营销师、工业机器人等,涵盖技能类、制造类、服务类等多个领域。同时,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在取得技能等级证书后还可享受技能提升补贴。

在保护权益方面,苏州启动实施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推出了“一站式”服务项目,实现职业伤害确认、劳动能力鉴定、职业伤害待遇给付业务打包办。

2024年,苏州通过“重点群体精准帮扶系统”累计帮扶各类重点群体22.15万人,实现就业8.24万人,帮扶覆盖率100%。

在“苏城暖新”六大行动中,保障就业是重要一环。

俞晓峰介绍,人社部门推出了4个新市民劳动者关爱服务项目,分别是“就在你身边”就业服务、社保异地转移一网通办、新业态灵活就业线上参保和人力资源市场“清朗”行动,内容涵盖稳岗惠企政策落实、重点群体帮扶、企业养老保险关系线上转移、新业态灵活就业线上参保、打击人力资源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等。

“通过项目的实施,将为新市民劳动者营造均等便捷、公平有序的公共就业环境,持续提升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俞晓峰表示。

精心探索

刚需供给让新市民共享苏式生活

如何让新市民的子女“好上学”和“上好学”,不仅关乎孩子的受教育权益,也影响着新市民群体在城市的扎根与发展。

来自扬州的新市民朱先生,在苏州做服装生意已经20多年。2024年,因为儿子升学问题,朱先生和家人一直在留苏发展和回老家重新创业两个选择中纠结。在咨询了当地教育部门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为孩子申请了积分入学。

没想到,朱先生填报申请后,很快就顺利通过,仅居住年限就加了很多分。目前,他儿子已经顺利就读苏州公办初中。

截至2024年9月,苏州全市中小学共有新市民劳动者子女69.21万,其中,义务教育学校51.68万,普通高中5.7万。

为了能让新市民劳动子女享受同等教育资源,苏州“十四五”规划以来,共新建成中小学幼儿园300所,新增学位约31.41万个。

同时,优化积分入学政策、落户入学办法和人才子女入学办法,解决新市民群体后顾之忧。2024年,苏州全市积分入学新市民子女总申请数3.93万人,准入率达90.06%,比2023年提高4.37%,达到历史最高。

项春雷介绍,“苏城暖新·成长关爱”行动将在入学条件便利化、报名登记便利化、关爱服务便利化等方面进行优化。

以关爱服务为例,2024年秋季学期,全市共资助新市民劳动者子女2.12万人,占总资助人数的70.5%,资助金额1920.11万元。

今年,在籍在校、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新市民劳动者子女100%享受国家助学金或者生活补助,各学段资助标准为平均每生每年1200至2200元。

同时,打造不少于20个“小候鸟”驿站,提供休憩、阅读、咨询等服务;组织“小候鸟”参与研学游活动,带领“小候鸟”沉浸式感受“苏式生活”等。

教育、住房、医疗等都是新市民劳动者群体的刚需,更是苏州长期以来持续优化升级的民生项目。今年,为“小哥们”推出的政策礼包还将“大扩容”。

在住房方面,苏州将通过新建、改建、收购、租赁等方式,推出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的租赁住房,帮助解决公租房无法覆盖的新市民劳动者住房问题。2025年,全市计划筹建8000套住房。

在就医方面,积极打造小哥就医友好型医院,试点挂牌成立15家“小哥医院”; 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户籍限制,让外地户籍的新市民劳动者不仅可以通过单位缴纳苏州医保,也能在就业地自主申请苏州职工医保,享受苏州的医疗保障待遇。

近年来,随着苏州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关爱项目不断推进,新市民劳动者获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比如92项市民基本公共服务中,持居住证常住流动人口已可享受或部分享受80项。

“通过一件件惠民实事,推动城乡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让城市发展成果对每一位居民,无论是‘老苏州人’还是‘新苏州人’,都更加可知可感可及。”宋建春表示。

暖心相伴

幸福之城让“他乡客”变为“自家人”

在“小哥驿站”里,不仅布置了桌椅,还设有空调、微波炉、工具箱、药箱等服务设施,让“小哥”等户外工作者冷可取暖、累可歇脚,忙可应急。

像这样的“暖心驿站”,苏州目前共有4300多个,不仅解决了“小哥们”充电难、喝水难、热饭难、休息难等问题,越来越多的驿站内还建起了“观影室”“暖蜂学习角”,让大家在闲暇时也能学习充电、休闲娱乐。

如何快速找到“驿站”?目前,苏州发布了“我身边的驿站”——新市民劳动者服务驿站地图。登录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和市新市民事务中心在“苏周到”App上设立的“苏州新市民之家”,打开输入职业,就能找到所在区域的服务驿站,查看开放时间、设施配备、用品提供等服务信息,并一键生成导航路线,为新就业群体撑起“幸福圈”。

“目前,全市已上线3962个新市民服务驿站,涵盖了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各类服务载体。”宋建春介绍,“后续还将有更多相关部门的服务点位在地图中上线,方便新市民劳动者实现一屏速览,一键直达。”

让发展红利实实在在地惠及到新市民劳动者群体,既要实现丰富的服务配给,又要让服务精准便捷地送到大家手中。

刘毅介绍,早在2020年,苏州在江苏省率先成立了新市民事务中心,将政策和服务送到大家手上。2024年,全市共开展各类宣教融合活动3200余场,累积为新市民解难帮困31万余件。同时,在苏周到APP上线了“新市民之家”端口,新市民可在线享受政策查询、在线预约、需求填报等服务。

截至目前,苏州已实现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新市民服务阵地线上线下全覆盖,让新市民身在外乡,也能感受到“娘家人”一般的暖心关怀。

孩子托管、充电桩数量、家庭帮扶、社区食堂......通过“万名青年职工大访谈”“联青大走访”“巾帼大走访” “社情民意联系日” “五进五问”和日常走访联系等方式,以及线上数据梳理,新市民群体反馈的大事小情被一一登记,难题都在逐步解决。

随着新市民社会认同感、归属感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而苏州也以独有的浪漫予以回报。2024年10月份,苏州对新市民发布了“苏心卡”。大家在享受政府公共服务市民化同城待遇的同时,通过该卡,还获得一年人身意外保险、八大景区免费游览、城市交通折扣等多项服务。

苏州通过“苏州市关爱新市民慈善基金”,对突发意外事件和发生重大家庭变故的对象进行帮扶。2024年8月份,已经发放首批援助金10万元。

“春节前后,苏州将按计划组织发放援助金20万元,为部分困难新市民提供帮助;今年下半年,全市还将集中援助1批10万元善款。”刘毅表示。

近日,苏州还印发了《苏州市2025年春节期间助企惠民若干政策措施》,推出了一系列“暖心过年”的政策措施,除了政府部门的一些活动外,还有金融机构、三大运营商、加油站等也都积极参与其中。

从“他乡客”到“自家人”,越来越多的新市民群体加入到城市治理中来。对此,苏州推广“街社吹哨、小哥报到”等做法,积极引导新市民劳动者到村(社区)报到,发挥特长参与志愿服务;探索将积极性高的新市民劳动者编入“海棠先锋”(微网格员)队伍,担任楼栋长、社情信息员、政策宣传员等等。同时,还将推荐优秀的新市民加入党组织,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或“劳动模范”。

“让奋斗者更有力,让前行者更安心!通过,努力为新市民劳动者在苏州安居乐业、融入发展打造更好的环境,让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宋建春表示。

大咖说

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宋建春:

“苏城暖新” 的总体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实现关爱服务机制健全、内容丰富、质量提升,打造新市民安居乐业与融入发展的良好环境,增强其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过实施六大行动,致力于增强民生部门服务意识,使其在政策制定与实施中兼顾新老市民意愿诉求,提升关爱服务的系统性与集成性,统筹各部门零散独立工作整体推进,强化社会治理和服务多元性,发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让新老市民成为城市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和建设者。

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项春雷:

新的一年,教育部门在 “苏城暖新” 行动指引下,依循 “市民化待遇、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 原则,深入推进新市民劳动者子女入学便利化服务,春节后着手修订 2025 年入学政策以提供更便捷的入学条件,同时持续开展春季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子女资助工作,致力于让新市民劳动者子女能 “好上学”“上好学”,确保 “苏城暖新” 行动在教育领域全面落实,把温暖送达新市民劳动者及其子女。

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俞晓峰:

春节前后作为稳岗留工与返岗复工关键时期,苏州人社部门将于1月中旬至3月中旬举办“春风行动”,计划举办超500场招聘会。新的一年,苏州人社将深入贯彻就业优先战略,完善政策、创新模式,聚焦新市民需求,在挖掘就业机会、优化服务、拓宽渠道、健全培训及保障权益等方面发力,营造良好就业环境助力新市民高质量就业。

苏州市新市民事务中心副主任刘毅:

春节前后,新市民事务中心计划开展新市民新春茶话会等系列活动,做好援助困难新市民、政策宣传等工作,并指导各地开展慰问等活动让新市民过好节。新的一年将按部署重点在解难帮困、宣教融合、项目开发等方面努力,推出新落户新市民 “苏式生活大礼包”,申请建立 “新市民发展促进会”,在市外新市民来源地建联络处,增强新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做好新市民的 “娘家人”。

部分照片素材来源:苏州发布、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苏州教育、苏州科技、健康昆山、苏州高新区新市民服务中心、美丽苏州湾、昆山发布

记者:闪音瑜、陈雨琪、颜国、金鸿程、赵海云、陈千喜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