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苏州资讯

推进新型工业化走在前做示范,苏州路径何在?

名城文旅 2025-01-16 09:41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突出强基固本,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不久前召开的苏州“新年第一会”同样聚焦“新型工业化”,提出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加快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大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产业竞争局面,能够连续两年成为苏州“新年第一会”主题,并在市两会中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委员代表口中的“高频词”。显然,“新型工业化”已经成为苏州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

以工业立市的苏州,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把握“确定性”,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产业梯次培育

  推动制造业能级跃升

产业梯次培育,顾名思义,就是统筹好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实现排浪式发展。

苏州工业体量大、配套全、垂直整合力强,面对产业科技新趋势、国际环境新变化,更具竞争优势。因此,强基固本是苏州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中之重。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坚持“核心产业+”,推动更多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周忠年代表建议,应聚焦绿色化方向,大力推广绿色制造技术应用,深入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为工业领域率先实现碳达峰夯实基础。

巩固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3个万亿级产业,寻找有“确定性”的未来产业,同样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集成电路是新质生产力的支撑性、代表性产业,苏州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快。”王蔚委员建议,苏州应聚焦自身特点与资源禀赋,打造有竞争优势的差异化产业生态系统,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形成有独特优势的产业地位。

  加强实数融合

  建设“人工智能+”城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这为苏州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指明了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实数深度融合,聚焦“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行动,以“AI+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全面开放场景,重点引育100个工业垂直领域大模型。对此,冯泽军委员认为,大模型的训练和运行对计算能力要求极高,苏州应该加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算力技术创新与自主研发,优化算力资源配置与调度。

吴勤芳代表则聚焦生态侧,从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的角度,给出了另一种思路:加快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公共算力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夯实人工智能的算力基座;同时,加大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支撑产业人才、科技人才培育壮大。

应用场景是推动实数融合的关键驱动力。“要以‘人工智能+场景牵引’健全行业应用生态。”杨建荣委员认为,苏州应借助人工智能产业化契机,深化其在多领域应用,加强与新兴及未来产业融合,构建智能应用生态,打造“人工智能+”城市。

  推进两业融合

  优化升级产业生态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紧密相连,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苏州作为制造业大市,也亟须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上“跑起来”。

近年来,苏州紧贴“1030”产业体系布局“311”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加快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扩容提质。冒云牧委员走访调研后认为,我市民营服务业发展仍存在短板弱项。他建议更加关注业务场景落地,破除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显性和隐性壁垒,并积极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鼓励营销模式创新,助力我市服务业品牌升级。为进一步推进两业融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引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这与朱杰代表的建议不谋而合。他的建议是: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资源数据库,围绕服务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

现代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代表。程小翰委员围绕港口物流业,为苏州推进“两业融合”支招:苏州港应抢抓先机,从运输、仓储等基本服务,向金融、保险、信息等高端服务业转变,加快打造港口供应链、产业链综合服务体系,助推港口发展提档升级。

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也有助于跨境电商发展。当前,跨境电商正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吴忠庆委员认为,苏州是工业大市、开放大市,但外向型经济优势并未体现为跨境电商的发展优势,应招引一批运营、财税、知识产权等优质服务商落地,鼓励支持企业发展成为“一站式”综合性平台服务商,形成完整的跨境贸易服务矩阵支撑体系,推动“苏州智造”扬帆出海。(记者李刚)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