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牢记嘱托 答好“强富美高”新答卷 |总要来一趟江苏吧,遇见“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现实模样

苏州新闻网 2024-12-24 15:06

“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发展描绘的宏伟蓝图。

十年来,江苏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不断增强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高质量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如今,江苏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朋友圈”再扩大,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南京实现“荷花奖”历史性突破;“中山陵限定版皮肤”成热门打卡机位……在“强富美高”新江苏这幅画卷上,“社会文明程度高”有了现实模样,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文明力量浸润人心,文明实践之花璀璨绽放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大展,还能带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12月16日,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大众篆刻作品展开展,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大展,一枚枚篆刻作品在方寸间展示着世业镇的变化与发展。

世业镇大众篆刻作品展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视察,在村民洪家勇家赞叹:“这里的风景比画还美。”十年间,洪家勇见证了世业镇这座小岛的变化。在84岁的他眼中,这几年不仅环境越来越好,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村集体综合治理能力也越来越强。“以前,村民们闲暇时间不知道干什么,现在家门口就有健身广场、步道,常常还有文艺活动,大家的生活丰富多了!”

世业镇村民的幸福感,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村民感同身受。马庄村的三宝:乐团、香包、婆媳好。可以说是远近皆知。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马庄村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马庄村农民乐团表演

不仅“富口袋”,更要“富脑袋”。马庄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侠告诉记者:“村里不光有乐团,还有民俗表演团,每年商业演出不断,精神文化搞起来了,村民也跟着享红利。”

“家门口看大展”“家门口赏好戏”“家门口享非遗”……把丰富精彩的文化盛宴送到群众身边,不断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文化获得感。

总书记对江苏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殷切希望,如春风化雨般地浸润江苏。全省13个设区市、16个县(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总数和占比均居全国首位。

张家港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策源地,从1994年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算起,今年正好30周年。从连续六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到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已经成为张家港刻进基因里的日常。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行业(系统)文明实践分中心、11个区(镇、街道)文明实践所、274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1000多个文明实践点……张家港将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到城乡各个角落。

文脉源远流长,保护传承中彰显文化自信底色

在长江与大运河的滋润之下,江苏文脉源远流长。如今,千年运河焕新颜,古街古巷成顶流,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打卡。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牵挂,念兹在兹。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扬州考察调研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观众参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下扬州,千万不要错过大运河博物馆。”网友们纷纷在社交平台晒出逛馆攻略,自2021年6月开馆以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参观观众累计1100余万人次,常常一票难求。

观众对于博物馆的热情,也让文博工作者十分欣喜。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党政办公室负责人崔丹说:“我们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希望让观众能有更好的参观体验,更了解大运河文化。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我们馆专门策划了一场特展,展现新时代以来对大运河考古的发现和重要成果。3个月的展期,吸引了180万观众来打卡。”

一座座历史博物馆,静静诉说着江苏厚重的历史。截至2023年底,江苏全省备案博物馆数量已达355家,平均2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打卡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的旅游标配,今年国庆假期,江苏362家备案博物馆共接待观众超645万人次,日均同比增长28.25%,“文博热”在江苏持续升温。在崔丹看来,“博物馆热”日益显著,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俯瞰苏州平江路

全长1600多米的平江路,有着“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的美称,走在这里,你可以听评弹声声悠扬婉转,着汉服、梳发髻感受最江南的韵味。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指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从一条古街,窥见一座古城。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苏州,一砖一瓦,都让人感受到历史文脉的涌动。姑苏区人大代表、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原书记、江苏省“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张英缨表示:“这一年来,古城里的古建老宅更‘热’了。社区组织了工作人员,把平江路周边这些老宅宝贝了解清楚,在保护修缮过程中,我们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使这些老宅子焕然一新。”

《江苏典藏志·经部》《南枢志》《泰州学派:儒家精神与乡村建设》……今年12月“江苏文库”数据库软件平台再次迎来上新,读者一键就能通晓千年文脉。从2016年开始,江苏启动实施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计划编纂出版《江苏文库》3000册,成为“盛世修文”的重大工程和率先实践。截至去年年底,《江苏文库》已推出出版成果千余册。

总要来一趟江苏吧,游客“流量”正成为消费“增量”

初冬时节,江苏大地秋冬美景“同框”,漫步南京栖霞山赏红枫尽染,走进盐城黄海湿地看“红色地毯”,太湖鼋头渚迎来一年一度的冬季观鸟季……近年来,越来越City的江苏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2023年,全省文旅消费总额5366亿元,占全国文旅消费9.74%,继续位居全国第一,游客“流量”正成为消费“增量”。

南京博物院

未来,江苏人在家门口就会有世界级的优质文旅体验,江苏正在打造世界级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培育打造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扬子江世界级城市休闲旅游带……

不止看诗和远方,进入新时代,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必需品。爆火的民族舞剧《红楼梦》自首演以来,场场售罄,被网友赞为中式美学“天花板”。民族舞剧《红楼梦》由江苏大剧院出品,自2021年以来,已走过34座国内城市,演出270余场,与约45万名观众双向奔赴。今年9月首次出境在新加坡演出,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张力和当代审美带出国门。

民族舞剧《红楼梦》

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330亿元增加到去年的5800亿元左右,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二。不断攀升的数字,是江苏写在十年间的答卷,是江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证明。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江苏笃行不怠,勇担“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任务,绘就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画卷。

现代快报/现代+ 记者 高达 曹德伟 张晓培 徐梦云

(文中部分图片由世业镇、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