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正喜
12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徐州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入围绿色工厂名单,跻身“国字号”绿色制造行列。
近年来,徐州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绿色低碳为目标,深入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工业领域节能降碳、绿色转型“四个100”工程,今年前三季度,徐州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居全省首位,全市工业企业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加快塑造绿色低碳转型新优势。
江苏云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江苏徐州铜山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内,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本报记者 齐浩 摄
传统产业持续升级提质
以工业领域节能降碳为抓手,近年来,徐州通过系统推进四大行业布局优化和改造提升,加快行业高端绿色转型,推动钢铁企业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产绿电1.5亿余度、折合4.5万吨标准煤。徐钢集团优特钢产品实现突破、产量占比达30%,沂州科技入选全国焦化示范企业、环保绩效A级企业,中新、徐钢入围2024年中国制造业民营500强。
江苏极易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烷基酚和抗氧化剂生产基地。公司采用第三代DCS集散控制系统及全套自动化设备进行连续化、自动化、高效化生产,加强对工艺指标的控制,保证装置工艺指标处于最佳状态。
极易公司还通过建设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三废”排放推行清洁生产,推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达到世界同类技术先进水平。
标准化生产的优点在于能够形成规模效益、保障产品质量,从而降低了成本。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导入了智能化生产设备与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产品物耗、能耗、水耗、三废治理等指标已全面对接国际领先水平,部分指标已经超越跨国公司水平。
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建立了绿色供应链制度,近年来完成了钢板原材料利用率提升项目、溶剂回收项目、油漆利用率提升项目、大件涂装线废气处理设备安装等一系列节能节材环保项目,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的项目有涂装生产用气室体温度控制优化、智慧能源管控系统信息化平台搭建项目等,有效地节约了能源、资源。
中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已形成了包括石灰、烧结、炼铁、制氧、炼钢、轧钢及水、电、风、气工序在内的钢铁联合企业,通过进一步技改,可年节约煤气12000万立方米,年节约用电量500万千瓦时,焙烧温度降低50℃以上,烟气脱硝率95%。
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以产业绿色转型为引领,徐州围绕“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构建“绿色产品—工厂—园区—供应链”梯度培育体系,为全面实施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升级厚植动能。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积极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提升产业结构“含绿量”,徐州建设了一批试点示范项目。累计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15家、绿色园区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省级绿色工厂48家。7家获评国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将绿色理念全面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组建了低碳实验室,实施了“产品生态设计”等优质绿色项目,极大提升了公司绿色管理水平。工厂采用新型酶催化法技术,对比传统制备法溶剂使用量降低约70%,总回收率提升至80%至90%;“VOCs治理改造提升”项目,通过深冷预处理溶剂回收率能够达到60%以上;采用绿色回收周转桶替代一次性包装桶,每年可减少一次性包装桶使用3000余个。
江苏协鑫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了以颗粒硅产业化应用为主的长晶切片智能生产线,主要生产设备均采用PLC、IPC等先进数控技术,智能产线与产销存真正做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实时共享、传递。目前,公司单位用地面积产值、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产值碳排放量等绩效指标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江苏云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优化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与国内外先进智能生产设备,根据生产情况自动调节原动设备的功率,实现智能控制,符合生产条件要求,让产线效率最大化,减少浪费和能源消耗。企业摸清工厂现状、系统了解工厂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确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及落实碳达峰目标行动措施等方面,保障企业零碳工厂未来顺利实施。
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建有能源在线监测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各区域能源消耗。平台可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价,并获得产品绿色足迹证书。通过开展轻量化设计,节约原料,减少有毒有害涂料的使用,提高了产品的绿色属性。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近年来,徐州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光伏、风力等清洁能源发展规模持续提升。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退出低端低效产能。
徐州积极培育的“343”创新产业集群,更是增强了徐州绿色制造的发展驱动力、示范影响力。1月8日,工信部公布2023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名单,徐州凭借“农副食品加工业、棉纺纱加工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三个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国众多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
7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公布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徐州市成为全国66个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区)之一。根据试点方案,徐州将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支持徐州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双碳”工作试点培育方面,云龙区获首批省级双碳城市试点,徐州高新区、新沂经开区、丰县经开区、徐州经开区等4家获首批省级双碳园区试点。徐州还在全省率先探索碳资信评价体系建设,建立淮海经济区碳管理、碳资信评价服务平台,激发经营主体自主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动力。
碳足迹管理建设方面,徐州正在推进工程机械等一批产品碳足迹核算、数据归集、碳标识认证,探索碳足迹与绿色采购、绿色消费、绿色金融、绿色贸易等政策的衔接和应用。
工厂车间节能减碳,智能制造绿色加力。下一步,徐州将持续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推动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多措并举推动企业绿色化发展,确保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全部达到工业重点领域能效基准水平,实现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