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江苏徐州:“创新之树”枝繁叶茂,激活城市科技“引擎”

苏州新闻网 2024-12-21 15:02

本报记者 王春莹 彭家一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彭城大地,创新潮涌——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位列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2位;202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徐州29个项目获奖;今年徐州新增(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2289家……

“创新之树”枝繁叶茂的背后,离不开科创平台这方沃土的滋养。科技创新迸发出强大的力量,让徐州高质量发展能级跃升。

近年来,徐州锚定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完善省级以上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机制,加快构建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用科创为城市发展“强身健骨”。


要素集聚 孵化企业攀高走强

走进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栋栋现代感十足的厂房充满生机与活力,让人满目“新”意,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在这里涌现。

润佳(上海)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个新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与复星医药联合设立平行基金,从国外招引先进仪器设备,落地运动医学器械项目和磁波刀医疗设备项目;投资景泽生物,支持企业在徐州高新区建设多肽及融合蛋白生物创新药生产项目……

目前,该园区已集聚81家重点企业,江苏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家,产业规模达77亿元。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承载着支撑城市发展的产业体系,直接影响着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作为徐州科创企业的孵化载体之一,截至2023年,徐州国家级科创载体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全市国家级孵化器孵化面积为483691平方米,在孵企业达1458家。

近年来,徐州加速重大创新成果转化,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建立前沿技术中试验证平台,完善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孵化通道,推动创新成果供需对接、落地转化。

近日,2024年度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验收与绩效考评结果公布,徐州市(银龙)特高压架空导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徐州市(觅科)激光器及激光智能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1个项目考评结果达到优秀,徐州市(智博)电动车配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徐州市(铭尊)永磁同步驱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12个项目考评结果合格。

徐州,是前沿创新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贡献者,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创新载体,推动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区域科创中心磁场效应日益凸显。

打造专业化的“创新苗圃”“孵化摇篮”,大力扶持初创科技企业和创客,徐州科创载体全力以赴帮助企业冲破发展桎梏,让创新创业活力在彭城大地尽情迸发。

校地合作 打通成果转化渠道

在矿大文昌校区新能源电动车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一个个驱动电机在桌上整齐排列,黑红绿三色电线层层叠叠堆放。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陈昊正带领团队成员坐在电脑前校对程序编码。该项目今年3月正式立项,9月就进入商业化环节,这离不开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中国矿业大学)(以下简称矿大概念验证中心)的帮助。

今年7月,矿大概念验证中心项目成功获批,全省仅有10家,矿大概念验证中心是苏北地区唯一一家。

概念验证是判断一个研究成果或创新想法能否形成产品、迈向市场化产业化应用阶段的重要环节。

据矿大概念验证中心负责人胡海山介绍,只有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价值才能得到确认。矿大概念验证中心将资源整合起来,与项目共同寻找商业前景与最优路径,化不确定性为确定性,并从资金、平台、政策等多方面给予扶持,以一站式服务助力项目落地走向市场。

聚焦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徐州正在加速培育科技创新的优良生态,推动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落实。

徐州已启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正在加快推动高校、人才、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向示范区集聚。

为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推进产业强市建设,徐州制定印发了《全市科创平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推动构建以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3大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N家研发机构为主的“1+3+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实现创新要素市场功能更加健全、运转更加高效。

瞄准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徐州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舞,布局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完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推动“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载体。

前瞻布局 平台矩阵落地生根

位于卧牛山的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基地内,开车行进在长长的主干道上,两侧是一个个大小不一,被称为“硐室”的空间,安置着不同的实验设备。

工作专班正在研讨深地智能盾构、深地随钻探测等5个二期科研平台建设,深地储能、深地智算等平台正加快建设。

“实验室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徐工集团、徐矿集团等,利用废弃矿山,构建贯通深地开发科学原理、工程技术和高端装备的创新链,形成了深地能源资源开发、深地空间智能构建、深地空间物质封储、深地空间安全防护研究4个重要研究方向。”云龙湖实验室主任李晓昭介绍。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而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则是给基础研究搭建平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产业升级注入不竭动力,不断开拓新赛道、新领域,进而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未来产业决定产业未来,今天的未来产业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

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城市,徐州积极培育氢能与新型储能、深地空间利用、第三代半导体、细胞和基因技术、通用人工智能等5个未来产业,抓好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努力在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位于徐州经开区,占地约188亩的东湖医学创新港已经成为徐州医药产业新地标。

徐州医科大学肿瘤防治研究所获批建设的“肿瘤生物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已经入驻徐州经开区生物医药创新港核心区。

这个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聚焦细胞治疗药物领域“卡脖子”技术,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细胞治疗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目前,全市牵头建有省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各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2家、省重点实验室6家、省级公共服务平台8家、新型研发机构270多家。

放眼望去,一批批科技型企业茁壮成长,一个个创新型项目拔地而起,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科创系统,徐州形成了从“小气候”到“大生态”的创新环境。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