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苏州资讯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常熟新实践——访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

苏州日报 2023-01-14 11:06

□苏报采访组

奋楫扬帆新征程,勇毅笃行谋新篇。

在新时代十年里,常熟开拓奋进、真抓实干,谱写了跨越发展的精彩篇章。当前,常熟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六美集大美、幸福新常熟为路径,努力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建设更高品质江南福地。

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在接受苏报采访组专访时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常熟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常熟新实践,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学习入脑入心、行动见行见效

苏报采访组:聆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周勤第:党的二十大,对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作了总结,经过反复学习,我对中国式现代化感触很深。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把握新的时代特点,明确提出了: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常熟将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持之以恒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我们要在政治上坚定坚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学习上入脑入心,按照五个牢牢把握的重要要求,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在落实上见行见效,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对表,按照省委、苏州市委部署要求,认真谋划未来发展,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之于行动、见之于成效。

擘画六美集大美、幸福新常熟宏伟蓝图

苏报采访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作为率先发展地区,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常熟如何勇于担当,因地制宜地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为全国探索提供新的苏州经验?

周勤第:常熟作为经济强县和有条件的县域,我们承载着各方的深切关怀、殷切期望。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理念对常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奋进新征程,我们将深入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坚持以六美集大美、幸福新常熟为路径,统筹抓好空间美图、时尚美城、创新美业、清新美景、精品美游、文明美德等工作,加快建设更高品质江南福地,奋力让中国式现代化在常熟大地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尤其在2022年,我们乘势谋划了苏州市域一体化(常熟)融合创新区建设,城市空间布局、重点资源配置进一步明确。进入新阶段,我们将围绕城市向南、产业沿江、老城更新定位,加快建设苏州市域一体化(常熟)融合创新区,全力打造中新昆承湖园区、苏州高铁北城等六大组团,构建常熟至周边区县30分钟通勤圈,形成常熟古城与姑苏古城双城联袂、昆承湖与金鸡湖双湖联姻、常熟高新区与昆山高新区两区联动、苏州高铁北城与苏州高铁新城两翼联合的双双两两融合发展格局,全力推动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

全力打造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前沿阵地

苏报采访组: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苏州全市正持续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常熟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走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之路,为全市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周勤第: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过去几年,常熟通过三增三进实现量的积累,为转型赢得了从容的基础,三年千亿后劲逐步显现。我们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规上产值占比分别由2016年的14.7%、15.4%、20.7%调整为2021年的20.6%、23.4%、11.4%。我们不断壮大五大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近三年年均增速超20%、占规比达49.9%,高企数量三年翻番。

2022年,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常熟,提出了产业在沿江转型、创新在城区集聚的发展方向。站在新方位,我们将全力打造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前沿阵地。一方面,努力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发挥汽车产业基础优势,打造全省领先的汽车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产值规模达2500亿元;建设苏州中国声谷,加速吸引一批生态型、终端型企业落地,做大声学产业规模,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发展锂电池、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产值规模达1100亿元。

另一方面,抓好传统产业转型。我们将更加注重工业投资的质量和结构,加快纺织服装、化工、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特色传统产业转型,全力以赴推动服装产业品牌化发展,创建国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区;推动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亩均产值和亩均入库税收实现翻番。

奏响共同富裕时代强音

苏报采访组: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近年工作中,关于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方面,常熟有哪些新思考、新谋划、新举措?

周勤第:党的二十大再次发出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强音,作为发展水平较高、百姓富裕程度较高的地区,常熟有条件、有责任、有信心在共同富裕上率先突破。常熟将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领域、全要素推进民生建设,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常熟将扎实做好稳岗就业工作,持续推进社保扩面专项行动,健全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动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推进综合医改,推进社区+物业+养老试点,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常熟将加快推进既有建筑更新、城中村自主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历史街区有机更新,持续实施道路黑化、景观绿化、口袋公园建设等工程,深入开展停车难综合治理,持续提升城市舒适度,提高群众获得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常熟将围绕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推进千村美居,加快两湖两线跨域示范区建设,统筹农房翻建、农村基础设施更新和农宅移位归并,力争在近城近镇近区打造更多农宅相对集中的片区,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美丽宜居、乡村和谐善治,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常熟样板。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