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会尽量把饭吃完”“每天坚持‘光盘行动’”“‘光盘’让吃饭和做饭的人都特别有幸福感”……《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施行一年多,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成为一种共识,“光盘”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
在采访中,有年轻人表示,自己为了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会在社交平台上打卡每天的“光盘”照片。在年轻人聚集的线上社交平台,有人发起#光盘接力挑战#,超过250万人参与讨论并晒出了自己的“光盘干饭日记”,话题总阅读量超过9.2亿。在另一生活方式社交平台,“光盘行动”相关的笔记数量达到38万,年轻人关于美食的讨论中,出现了倡导适度饮食、健康生活的话题。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粮食储藏、运输、加工环节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餐饮业人均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为了切实遏制餐饮业出现的浪费,2021年4月29日开始施行的反食品浪费法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可以对参与“光盘行动”的消费者给予奖励,也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
记者了解到,一些餐厅作出了“剩菜加收服务费”的规定,平均下来,剩菜每超过100克将收取20-50元不等的厨余垃圾处理费。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引入经济杠杆使得反食品浪费法更具有可行性,这类规定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利益上的约束。
但同时,一些隐秘的食品浪费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年轻人喜欢囤大量的零食,甚至过期还吃不完,好友出去吃饭依然习惯多点几个菜,部分商家因为品相不佳而丢弃仍可食用的食物……这些行为虽然不起眼,却实实在在造成了食物浪费。
为了解决这些隐秘的食品浪费,在上海、广州等地,一些反食品浪费的生活方式社群开始出现,他们通过App、小程序等,搜集城市里那些因品相不佳、过量采购等因素可能会被丢弃的食物,并将这些食物的信息传递给有需要的人。一个反食品浪费小程序社群主理人咪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做这件事情是“希望改善餐饮行业中的食物浪费问题,既能帮助商家减少因食品浪费而额外产生的处理费用,也能让食物的剩余价值充分发挥,最终实现共赢”。
刘俊海教授呼吁:“在有人监督的时间和地点,要节约粮食。在无人监督的场合,更要守法合规,让反对食品浪费成为每位公民的信仰。”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