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纯的公益行动提升为主题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重点项目,十年来,四面八方的爱心通过这个平台汇聚,化作一片片高温下的绿荫
清凉苏州撑起城市文明新高度
□苏报记者 高戬
这个夏天,苏州备受烤验。8月10日至8月15日,全市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达40℃左右。
然而,滚滚热浪中有一股清风在流动。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和苏城各爱心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志愿者们走上街头,慰问烈日下的一线劳动者,为他们送去清凉礼包。
这股清风并非首次在苏城流动。
2013年夏天,苏州市文明办和苏报集团旗下姑苏晚报联合发起清凉苏州志愿者行动。此后,每一季骄阳似火的日子,清风都如约而至。
今年,清凉苏州走进第十个年头。十年来,四面八方的爱心通过这个平台汇聚,化作片片绿荫。
在苏州,不仅有清风,还有雨露,有暖阳
在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背景下,这座文明古城的广大志愿者和市民群众,正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构筑一个更美好的天堂。
清风十度姑苏城,志愿服务筑绿荫
入夏以来,在姑苏区网红菜场双塔市集门前,每天都会出现一个不锈钢茶桶。桶里泡着的凉茶,颇受双塔市集的经营户、消费者、前来打卡的年轻人以及快递小哥、环卫工的欢迎。
这桶凉茶的背后,有一个接力的故事。
凉茶的配方,来自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木渎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明末吴门名医李士材的第十一代传人金庆江。一开始,凉茶是供医院职工以及患者和家属饮用的,后来,医院把凉茶送给木渎街头的环卫工等户外工作者。金庆江说,清凉苏州启动后,医院通过这个渠道把凉茶送给更多的市民群众。
接力的第二棒,交给了姑苏区双塔街道唐家巷社区。
唐家巷社区的志愿者们轮流担任茶博士。每天早上7点前后,当值的茶博士就要到双塔市集门口张罗凉茶摊子,烧好开水泡上茶包;中午,茶博士再烧上两壶水,重新冲泡凉茶;到了傍晚,送完最后一杯凉茶,茶博士收起茶摊,把茶桶洗干净,为第二天做好准备。
这个凉茶摊,已经摆了十年。
2013年夏天,苏州市文明办联合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姑苏晚报首次发出倡议,推出清凉苏州志愿者行动,倡议有条件的商家搭建清凉驿站。
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爱心单位和热心市民加入清凉苏州,清凉驿站的数量从500多家发展到3500多家。
十年来,清凉苏州受益群体不断扩大。2017年,苏报集团成立了苏报一家人志愿者服务队,苏报志愿者们不仅是文明的倡导者、传播者,也是参与者、实践者,他们与其他的志愿者团队携手送清凉,慰问高温下坚守岗位的劳动者。现在,慰问受益群体从户外工作者,扩展到社区孤寡老人、困难家庭。
十年来,清凉苏州不断创新升级,从单纯的公益行动提升为主题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重点项目。在第二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上,清凉苏州被评为金奖项目。
群众讲给群众听,文明实践皆可为
清凉苏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只是苏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个缩影。
目前,苏州已经实现了县级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同时依托三级网络,打造了1200余个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形成了群众家门口的文明实践圈。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包括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理论宣讲是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也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而要把大道理讲清楚、讲明白,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需要高超的技巧。
在苏州各地,活跃着一大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政策理论宣讲志愿者。
黄桥街道占上村的张祥元,当过兵,办过企业,2000年至今一直担任村党委书记。他宣讲理论政策的特点,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土与实。
黄桥民营经济发达,仅占上村就曾有130多家小微民企,散乱污现象一度较为突出,因此,绿色发展成了张祥元宣讲的重点。
我们为啥辛辛苦苦地办厂赚钱?还不是为了子孙后代?如果为赚钱破坏了环境,子孙后代将来怎么活?把金山银山留给他们也没用啊。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啥?是健康。水、空气、土地被污染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迟早要得病,到时候,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要送进医院,要是生了重病还可能落个人财两空
绿色发展理念,就这样通过张祥元的土话和实话,一点一滴地渗入小老板们的头脑。如今,占上村的民营企业全部迁入标准化工业园,散乱污现象不复存在。
美丽家园自己建,文明成果人人享
吴江区松陵街道湖滨华城社区,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动迁安置社区。
当地的居民结构,主要包括动迁渔民、动迁农民和新吴江人,居民们戏称自己是水里来的田里来的五湖四海来的。
如何将文化背景各异的新居民拧成一根绳,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指引下共建美好家园?这是一场对基层治理能力的大考。
湖滨华城社区党委书记张斌介绍,社区按楼道对居民进行重组,遴选了40名楼道长,他们和社区党员、小区物业一起,引领广大居民实践文明。
社区周边文明实践硬件设施完备,市级公民道德馆、区级融入式党建展示馆、道德讲堂、家长学校、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妇女儿童之家、篮球场、网球场等,一应俱全。社区充分利用这些硬件设施,提升居民文明意识,引导他们养成文明生活习惯。张斌举了一个例子曾经,小区居民朋友圈的核心要素是麻将,但现在,读书圈戏曲圈健身圈等成了主流,麻友圈几乎不存在。
物业经理归文玉表示,近年来,小区环境和秩序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在楼道里堆放杂物、在绿化带里种菜、高空抛物、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基本绝迹,人的城市化在文明实践中逐渐实现。
文明家园大家建,文明成果大家享,已成为苏州广大群众的共识。
地处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C位的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虽然不具备高大上的硬件,但居民们成功探索出共建共享文明的路径。
钮家巷社区里有24眼古井。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井的使用功能衰退,水质逐渐下降。2015年,在社区党委的组织下,十多位热心居民组成了清涟护井队,协助专业人士对古井逐一进行清淤治理,进而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每天对古井进行巡视。在此基础上,他们挖掘古井的历史文化,向游客们宣传,为平江历史街区增添一道美丽风景线。
如今,街巷里重现了在井边淘米洗菜的传统生活风貌,夏日里,古井还成了居民们的天然冰箱,把西瓜放在井里浸上几个小时再吃,用老苏州的话来说:味道勿要忒灵。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