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记者 袁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文化体验方式:在桌游中,扫描相应的卡片,文物即可跃出纸面;步入虚拟博物馆,展品拥有了声音,可以自己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在虚拟环境中,用户可以模拟演奏“南音”的乐器……这几项将VR和AR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与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进行互动的创新应用,由西交利物浦大学智能工程学院遗产·教娱·现实技术课题组的三支学生团队完成。
凭借这些作品,他们在近日举办的2024年全国大学生虚拟现实创新设计竞赛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大赛依托于第二十四届中国虚拟现实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内的三百多支高校代表队参加,共计119件作品入围决赛。此外,西浦智能工程学院博士生汪雪琪关于虚拟博物馆室内导航的论文海报摘得了中国虚拟现实大会的最佳海报奖。
与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合作的项目“增强现实·数智文博——基于多人AR互动桌游的数智文博应用”在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团队成员包括智能工程学院的博士生梁家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程禹和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刘凡沛。
“我们将游戏设计理论、AR技术与数字文物应用结合,以苏州吴文化博物馆馆藏的八件重点文物为基础,设计了一款基于经典大富翁游戏机制的多人AR互动桌游,参与者可以在AR视角下与同伴一起探索文物、获取知识。”梁家琛介绍。刘凡沛表示:“在完成游戏任务的过程中,参与者可以近距离观赏到古代文物设计的精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通过这种寓教于乐方式,可以加深人们对吴地文化的理解与兴趣,助力文博产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这个项目基于我们参与西浦暑期本科生研究项目时取得的成果,我们将其与吴文化博物馆的实际状况和需求相结合,提升它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的能力,提供了符合博物馆需求的方案。”程禹补充道。
李月是西浦遗产·教娱·现实技术课题组的负责人,也是此次大赛获奖作品的指导老师。“与文博机构及产业的合作鼓励了学生以科研和实践为导向,思考和解决问题。今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文化遗产、教育娱乐技术和创新现实体验领域的发展。”她说。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