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制作新口味的重阳糕。 记者 葛皓珺摄
本报记者 葛皓珺
重阳节到来之际,苏面传习所与双塔街道第一联合工作站、滚绣坊社区联手,邀请近水楼掌门人、姑苏区苏式糕团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人霍玉根现场制作,辖区老党员代表等会聚一堂,体验苏式重阳糕传承创新的独特魅力,共庆重阳节。
高原实地考察
生态食材联袂入苏
“苏州人过重阳节,老底子都会制作米粉五色糕。”据霍玉根介绍,苏式重阳糕属于松糕类,由糯米、粳米粉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豆沙、果仁、芝麻等原料精心制作而成,具有香甜松软等特点,老家在相城农村的霍玉根,小时候每逢重阳,都会跟着长辈制作重阳糕,几十年潜心钻研,霍玉根掌握一手苏式糕团制作绝技。在此次演示中,他制作的创新版重阳糕,首次引进高原绿色生态健康食材,非遗技艺+高原食材的组合,让人大饱眼福口福。
如今绿色健康是人们饮食的“主旋律”,苏式面、苏式糕团等也正围绕绿色健康做着新改变。据苏面传习所特聘首席指导专家肖伟民介绍,今年8月,苏面传习所组织苏式面点行业知名企业等,开展的绿色食材实地考察行动,深入青海省海拔4千多米的腹地寻觅高原绿色食品,将黑青稞、藜麦、豌豆粉等带回苏州。
“绿色生态健康新食材的加入,为苏式重阳糕传承创新打开新天地。”霍玉根介绍说,高原光照足,昼夜温差大,高原杂粮具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蛋白质、高纤维,营养价值高,在实地考察中,黑青稞、藜麦、豌豆粉等让他眼前一亮,萌发了把高原杂粮做进苏式糕团的“奇思妙想”,此次演示的创新版重阳糕就是他的首次“实验”。
活动现场,霍玉根边演示制作重阳糕,边让社区居民试闻不同杂粮粉的香气。“在传统工艺中融入粗杂粮,在食材上迭代创新,做出既营养、又不失口感的创新重阳糕。”
粗粮细作杂粮精研
传统技艺融合创新口味
“苏州糕团的精华是米粉,我们传统的根不能丢。”筛粉后,霍玉根按照米粉、杂粮粉、米粉的顺序一层层入模。在青海寻觅到的4种杂粮粉各有各的习性,如何让它们与米粉混合后,既保留传统口感,又增添杂粮香气,产生“1+1>2”的效果,霍玉根和他的团队做了多次试验。
传统的苏式重阳糕是用纯米粉制成,创新杂粮口味需要留下杂粮香气又不影响重阳糕口感。“杂粮粉黏度不够,我们用顶级糯米粉与之混合,共同组成重阳糕的中间层,这两者的比例需要反复研究、反复调整。”霍玉根介绍说,4种口味的创新版重阳糕,杂粮粉都占到了60%以上,这样才能保留创新的风味。
滚绣坊社区居民潘慧欣品尝了4种口味重阳糕,最喜欢的就是玫瑰青稞味,“它既有传统重阳糕的糯甜的口感,又有青稞的香味,是一种独特的味道,我觉得比传统的重阳糕更好吃”。霍玉根介绍说,为让市民体验创新版重阳糕的风味,首批推出的青稞、藜麦口味重阳糕昨日起在近水楼十全街店售卖,售价3元/块,价格与传统重阳糕一致。
绿色颗粒粉做包子
固汤效果提升70%
“除了重阳糕,还能吃到新原料苏式包子、小笼。”活动现场,霍玉根还展示用国家专利的山东伊荣颗粒粉制作苏式包子、小笼、花卷等。热乎乎的颗粒粉肉包子出炉,一口爆汁,鲜香的肉汁进入口中。“面皮嚼劲好,还有一丝丝的甜味。”潘慧欣说。
颗粒粉没有普通面粉那么细腻,手感像沙子,颜色接近麦色。“为了调配好颗粒粉我们做了不下十次的研发,提升其劲道、保持其原味是研发颗粒粉的重点也是难点。”霍玉根介绍说,颗粒粉的固汤效果比普通面粉提升了70%以上,这是它最核心的优势。“最适合用来做包子,即使隔夜之后包子表皮依然雪白,不会被汤汁浸润。”
“我们将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优质食材的引进。”肖伟民表示,非遗的传承不仅仅是产品的呈现,更是技艺的传承、文化的传播,用传统技艺将创新思路融入老产品,才能让老产品不断焕发生机。“做好美食,优材和优才缺一不可,我们一边在全国各地寻找好的食材,一边也需要传承传统技艺、培养优质人才。”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