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记者 大秋
昨天,苏州市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苏州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48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透过一个个数据可以看到,苏州全力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供需关系持续改善,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工业发挥“压舱石”作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
作为工业强市,工业继续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特别是今年以来,苏州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围绕“1030”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综合竞争力。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159.1亿元,同比增长4.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全市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行业增长面达68.6%。前六大重点行业实现产值22139.5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9.9%、8.9%。
同时,苏州民营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产值同比增长9.4%。
“三驾马车”协同发力,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66.5%
今年以来,苏州一揽子扩内需、稳外贸政策措施发力显效,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对苏州经济增长形成较强拉动。
先看消费。苏州大力抢抓促消费政策机遇,积极落实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牢牢把握中秋、国庆等各类节庆消费黄金期,推动商旅文体农融合发展促消费。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66.5%,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占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比重达42.6%。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0.4%。1-8月,规模以上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达21.1%、19.9%。
再看外贸。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苏州外贸增长势头良好,全市出口额11792.6亿元,同比增长9.0%,占全国的份额为6.3%。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14.9%,汽车、集成电路等产品优势继续巩固,出口额分别增长318.9%、45.4%。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效持续显现,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3.6%,对全市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62.6%。
最后看投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90.4亿元,同比增长2.2%。工业投资拉动有力。前三季度完成工业投资1587.1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市工业设备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3%、4.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81.1 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分别增长76.4%、57.9%和47.9%。
新质生产力加速奔涌,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8.8%
苏州是国内工业体量最大、配套最全、垂直整合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这里拥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3个万亿级产业,强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产业沃土。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产值12872.4亿元,同比增长8.8%,连续8个月增速高于8.5%以上。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5.3%、11.1%。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产值1884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47.1%的企业产值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新产品新设备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量分别增长18.6倍、5.7倍,锂离子电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分别增长47.3%、37.0%、12.4%、39.1%、17.7%。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今年以来,苏州不断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高能级载体集群建设。入选江苏独角兽企业的苏州企业达到32家,占全省40%;潜在独角兽企业220家,占全省51%;瞪羚企业486家,占全省36%。截至9月末,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235家,大企业研究院55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超350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75%。全市共有各级各类研究院(所)、创新中心、实验室等研发机构469家。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