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驻昆山记者 朱新国 占长孙 周函
近日,在昆山举行的2024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出炉,昆山市张浦镇首次挺进10强,比去年再进一位。
船到中流浪更急。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途上,如何在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协调发展等方面形成叠加效应?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可以说,每进一步都考验着区域发展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作为全国首批25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之一,多年来,张浦镇强化党建引领,勇立潮头探新路,引领乡镇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之先。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张浦镇坚持打破“镇域思维”,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城市标杆”。
党建链带动产业链,“链链相融”装配产业“风火轮”
从意大利到昆山,直线距离约9000公里。8月31日,拥有75年历史的泰尼百斯集团首次登陆张浦,设立亚太地区首个制造中心。由此开端,这个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生命科学和制药服务领域领先者,将在中国开启生命科学装备制造的全新旅程。
产业是发展生命线,项目关乎全局竞争力。张浦镇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和资源禀赋,树立“链”式思维,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高端食品两大主导产业同时,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疗、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与之相应,将支部设在招商链上,组建行动支部,下设四个支部,根据经济、科技、农业农村、社会事业等不同部门职责和资源,将产业招商任务分解,细化“招商作战图”,因地制宜打造新增长点。
目标“化整为零”,动力四处迸发,项目八方汇聚。今年以来,张浦镇新签约落户科技招商项目44个、总投资超7亿元,在实现项目招引新突破的同时,推动产业结构更轻、更优、更高质量。
党建引领不仅体现在项目推进和产业升级上,更体现在对企业的精准服务和关怀上。张浦镇以党员为骨干和先锋,确立“一事一专员”,构建并联推进、全链服务、跟踪保障、智能融合的主动服务体系,打造“审批主动办”“企业零跑腿”“AI智能审批”营商环境新名片,从对接、洽谈,到签约、落地、建设等环节,让“服务支票”始终生效。
“我们非常看好昆山及张浦镇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当地干部的精气神也让我们印象深刻,希望未来在这里实现技术、设备、产品的迭代升级。”泰尼百斯中国董事总经理魏然说。
建强党建链,带动产业链。张浦镇锚定推进以产业创新集群党委为主导、企业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先锋为支撑的“3+N+X”党建联盟建设,建立中德智造、汽车制造、高端食品三大产业创新集群党委,围绕企业发展关键环节组建17个行动支部,将红色堡垒建在链上、协同发展融在链上、靠“浦”服务聚在链上。
张浦还建立“链主”轮值制度,常态化组织开展链上党建活动,并推出益企课堂进车间、健康快车进产线、政策宣传进企业、政务服务进园区、金融活水进集群等“五进”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安装“红色风火轮”,加速呈现党建链引领产业链“奔赴”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图景。
线束是汽车的“神经与血管”。张浦镇以党建链串联,培育了一批以沪光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让百亿级产业集群在昆山拔节生长。
“党建不仅让企业更有凝聚力、员工更有归属感,也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竞争力。”作为沪光股份集团党委书记、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金成成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融共促,主导建立“将党员培养成骨干、将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培机制,在车间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先锋生产线,推动“学在车间、干在车间、比在车间”的工作模式,带领技术研发行动支部攻坚克难,共取得专利98项,其中已经授权的自主发明专利9项。
需求端链接供给端,“红色齿轮”催生“德企之乡”发展活力
观察张浦产业高质量发展版图,绕不开昆山德国工业园。
9月4日,在昆山德国工业园,德涵自动化(昆山)有限公司举行十周年庆典。从10年前在其他德企影响下过来“试水”,到2023年搬迁至德园加速区独立运营,再到今年5月新设子公司,预计年产值增幅有望突破70%,德涵用10年的脚印镌刻下德企与张浦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的故事。
张浦就是德园,德园就是张浦。一个镇,引聚一个国家的产业资源,需要眼光和魄力,更需要吸收和转化的能力。背后,是强大的“红色齿轮”转动。
自2005年成立以来,德园坚持党建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成立“海棠先锋服务团”“招商先锋服务队”,梳理需求、资源、行动“三张清单”,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园区发展中的“导航仪”和“聚能环”作用。同时,链接企业党建“需求端”和部门“供给端”,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党建+企业问题清零”机制,推动“组织、服务、人才、创新、阵地、活动”六链融合、同向发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
作为老牌科技强国,德国拥有很多百年企业,对投资都有着严苛而专业的评估标准。“要干好一件事,不仅要精,还要专。”在德园采访,与招商和服务团队交谈中发现,很多工作人员都会多种语言,不仅要熟悉投资项目,还要了解项目团队人员的投资习惯、社交习惯与生活习惯。
党建引领不仅体现在项目推进和产业升级上,更体现在对企业的精准服务和关怀上。在深入研究德国企业的投资特点后,张浦镇发现许多德企初来中国时不喜欢重资产投资。德园按照企业从小到大的全生命周期成长特点,推出全国首个由德国团队运营的绿色孵化基地,并先后建设3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打造4期高标准产业园,为不同规模的外资企业提供拎包入驻的服务。
德园还以建设“配套设施更全、服务功能更优、党员职工体验更好”的红色空间为目标,重点打造益海嘉里丰厨工地、润正生物出菇车间等8个阵地,着力绘制“恋上德园”产业创新集群党建地图。此外,聚焦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人才需求,将50位技术骨干、管理精英等纳入党群人才库,不断注入新鲜红色血液,催生党建新活力。
这里是张浦镇的产业脊梁、开放发展的高地,更是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阵地。德园建立健全链上党组织活动轮值制度,依托各具特色的党群阵地,开展生产经营观摩会、供需对接会、链上企业圆桌会、党群人才沙龙等党建联建活动,推动理论共学、活动共办、问题共解,强化政策、技术、硬件资源等共用共享,实现组织建设互促、党建资源互享、阵地活动共联、党员职工互动、企业发展互补。
2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筑牢“红色堡垒”的德园动能澎湃,已集聚欧美企业222家,其中德资企业113家,8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在此落户,实现年产值100亿元、税收10亿元,持续擦亮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德企之乡”品牌。
内驱力带动大提升,“一线思维”破解治理三难题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关乎大局、全局。
作为产业发展重镇,张浦面临外来人口多流动快、群众诉求多样、治理力量相对不足等现实问题。多年来,张浦坚持推动组织扎根在一线、力量整合在一线、服务开展在一线,大力培育基层“领头雁阵”,以“一线思维”全力破解基层治理“谁来抓”“如何抓”“抓得好”三道难题,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在“取与舍”之间推动乡村振兴差异化发展。
张浦树立“做实功、务实效”的基层党建工作导向,以党建引领“海棠红·幸福里”建设示范,作为撬动社区治理“大能量”的重要引擎,凝聚基层力量、资源、阵地的强大合力,以严密体系激活治理“内驱力”。此外,全覆盖建立自然村(小区)党组织,打造“镇—村社—网格—微网格”四级网格体系,形成金华村“五小五大”、锦和社区“五最五红”等一批治理“微品牌”,带动全域治理“大提升”,在构建推进社区居民幸福生活共同体和基层治理新格局的新实践之路上,开出一朵朵“善治之花”。
1986年出生的金华村党委书记丁新良既有着80后的韧劲,也有着70后的踏实和90后的冲劲。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金华村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站在“高地”上筑“高峰”,探索“党建引领、基金引导、项目领跑”模式,携手昆山思尔腾团队打造“匹格村落”,开发黄桃汽水、蓝莓果汁等多款农业衍生产品,以腊肉非遗文化打造腊味系列产品,推动乡村一、二、三产联动升级。2023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2732万元。
上半场,产业集群主导活力迸发;下半场,“产城人”深度融合。张浦镇始终将党建引领“三农”工作作为贯穿其中的重要一环。前不久,“江南菜饭张浦灶”活动中,张浦镇党委还与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进行党建结对共建签约,深入探索“党建+文艺”融合发展模式,赋能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治理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的交融,弦弦相系、韵韵相叠,基层组织优势可感可知,演绎出不同的乡村精彩故事。
尚明甸村活化利用传统村落,打造“江南圩田 乡野硅谷”,蹚出一条现代乡村的蝶变之路;姜杭村围绕健康产业、健康环境、健康管理三大方向,打造食物营养健康示范村,积极探索食物营养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农民健康水平和健康服务质量;赵陵村推进赵陵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保护,以特色文化保护模式,促进农业园区、工业集中区优化整治和村庄环境提升,重塑历史文化景观……基层治理从“点上开花”到“面上出彩”,为张浦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答卷注入了勃勃生机与不竭动力。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张浦镇党委书记王超表示,张浦镇将系统谋划做好向“德”益“张”、“食”“智”名归、“科”“造”之才、放心靠“浦”四篇文章,统筹推进工业大镇、农业重镇、文化强镇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挺进全国千强镇排行榜前10名的高峰上再攀新高,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城市标杆”。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