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初 施洁心 孙 瑞/文 王 辉 陆俊宇 邵梦芸 张文静 沈 晓 李 浩/摄
青春绽放在平安姑苏街头巷陌
十年很长,足以让一名青涩新警,成长为警队栋梁;十年很短,回首往事,依然是当初的模样。
当接到自己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的喜报时,苏州市公安局姑苏分局观前派出所副所长、姑苏分局团委委员王君已经在战疫岗位上工作了一整夜了。就如他十年从警生涯的一贯表现,只要锚定一个目标,任何事都无法阻挡他奋进的步伐。这次,他的目标是“疫情不退、警察不退”。
这就是王君,一个传承红色基因、铸牢忠诚警魂、不负从警初心的警队“后浪”,一个心系群众、守正创新、笃行致远的时代新人。
心系群众
绘就肯干事的为民底色
观前街是苏州名片,这条百年老街商贾云集、车水马龙,见证着姑苏古城的繁华与发展。在老街的弄堂里,有一个与共和国同龄、曾被授予国务院“人民满意派出所”荣誉称号的先进单位——苏州市公安局姑苏分局观前派出所。在这个光荣的集体里,有一个敦厚质朴的小伙儿,他就是王君。
2011年参加公安工作时,王君只有22岁,入警的第一天就将观前派出所代代相承的警队精神“我用心 您放心”深植在心间、落实在行动。有警情抢着去,有案件抢着破,即使在抓捕过程中被患有艾滋病的嫌疑人咬出血,他都不曾退缩半分。吃苦耐劳、无畏危险的他快速成长,成为破案挽损的一把好手。
去年春节前夕,正在观前商业街内巡逻的王君发现一家平日人气不错的手机店关门了。春节是销售旺季,很少有店面会提前放假,是经营不善?还是另有隐情?王君留了心。
通过进一步的走访,王君查探出了实情。原来,这家手机店打出“交押金送手机”的噱头,以远高出手机市价的价格收取押金,假意承诺按月返还,却在年底闭店潜逃。王君迅速上报情况,并成为这起诈骗案的主办民警。他一边通过各种途径、广而告之寻找到130多名被骗者,一边从店面经营情况入手、分析作案情况,让20余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浮出水面。时机成熟后,王君又制定了详实周密的抓捕计划,为上级组织集中抓捕提供支撑,最终将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这还没有结束,在后期审查过程中,王君凭借着丰富的办案经验,让嫌疑人不仅对在观前商圈实施诈骗的行为供认不讳,还交代了以同样手法在外省作案的全部经过。涉案人员多、诈骗金额高、时间跨度大、作案情节复杂,案卷材料足有60卷、一万多页。王君沉下心思、缜密梳理,最终将这个犯罪团伙依法移送起诉、绳之以法。
在从警的十年里,王君累计破案1000余起,追回群众损失超过300万元。“我将用守护群众的诚心、直面危险的决心和抽丝剥茧的细心,让辖区群众放心把生命财产安全交给自己。”回顾自己的工作成绩单,王君坚定地说。
守正创新
淬炼会干事的能力“成色”
作为分管执法办案的副所长,一线执法者,如何参与推进派出所执法工作更加规范、更加高效,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呢?
围绕“品质化、流程化、统筹化”三化工作法,王君制定实施系列举措,全面推动派出所规范执法再突破、服务群众再创新,为观前派出所荣获国务院“人民满意派出所”、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等金字招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提升办案质态——王君带头组建“学法社”,针对辖区新业态多、新型案件多、案件总量大的特点,开设民警“执法论坛”,每月定期补充法律知识、讨论疑难争议案件,设立“执法先进岗”,突出模范引领示范作用、营造浓厚比拼赶超氛围。在学法热潮下,全所民警执法办案能力稳步提升,成功侦破了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示范性的大案要案。
为加强流程管理——王君在分局范围率先推动“打处、法制双领导”模式试点,进一步精塑执法办案流程。每天,他以理新案、清积案、日通报的形式,进一步理顺案件办理流程、化解执法风险;成立“大数据作战室”,24小时跟进案件侦查研判,将侵财类案件平均破案时间压缩至4.5个小时,追赃挽损率提升68%,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时,他“打击犯罪”和“宣传普法”两手并重。为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王君赶起了潮流,自学新媒体传播技能,自编自导自演拍摄了《王警官说防范》系列宣防短视频;在此基础上,他还设计打造了“红房子里的安全屋”——全市首家派出所安防体验馆,用人机互动、VR模拟等“沉浸式”体验方式,让普法宣传“活”了起来。目前,安防体验馆已被纳入苏州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站,获评“苏州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训基地”,成为百年观前步行街的又一“网红”打卡点。
笃行致远
坚守干成事的担当“本色”
“今天我以观前为荣,我希望有朝一日,观前能以我为荣!”从警之初,王君在工作笔记上写下这样一句话。
十年磨一剑,如今的王君已然实现当年的梦想。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已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获得个人嘉奖6次,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公安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多个荣誉。
出色的业务能力和勇为的青春担当,让王君无论走到哪里,都闪闪发光。今年1月中旬,因工作需要,王君借调到分局督察大队,承接12389业务。12389是公安部开通的专用举报电话和互联网举报平台,受理群众信访投诉和举报。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认可甚至是更为负面的情绪,王君依旧耐心热心,第一速度落实核查、第一时间沟通化解。凭借丰富的基层派出所工作经验、牢固的执法规范化理念,让王君很快胜任了这份“新工作”。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他顺利办结各类投诉30余起,让群众消除误解、平息怨气,重新恢复了对公安机关的满意与认可。
今年的春天,苏州城被新冠肺炎疫情笼上了一层阴霾。王君主动请缨、支援一线,在强度最大、节奏最快、工作最难的疫情防控流调专班,开始了阻断病毒传播链的鏖战。这项任务极考验细心与耐心,不断挑战身体极限。每天,王君对接9个流调工作小组,每次汇总数据成百上千,从天亮坐到天黑,再到天亮是常态,一双眼睛熬得通红,大脑始终飞速运转。截至目前,王君已连续战疫53天,像钉子一样“钉”在了电脑前,经他汇总转递的1.6万余条数据无一错漏,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藏蓝制服为铠甲,燃烧青春护人民。在从警的第二个十年,王君一如22岁加入警队那年,继续把“我用心 您放心”作为最亮丽的青春底色,把团干部的职责使命作为最坚定的青春誓言,努力在拼搏青春中续写警察荣光!
博士张三友的“兴趣三友”
近日,首届“江苏公安杰出青年卫士”推选活动结果揭晓,吴江区公安局大数据建设应用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张三友荣登榜单。
“比较幸运。”面对荣誉,张三友一直很“低调”,但其实这条幸运的“晋级”之路都是他用勤勉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就在今年1月,他刚刚取得了博士学位。
“将兴趣和梦想变成职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叫三友,我也有帮助我实现梦想的‘兴趣三友’。”张三友口中的兴趣“三友”指的是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梦想”则是当一名人民警察。201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张三友通过特招进入吴江区公安局。
在警队里,张三友从事的是视频警务研究和大数据建设应用工作,专攻智能化提效研究,通俗地讲,就是科技赋能警务工作,从而提高效率。
“没错,就是这辆车!”201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张三友盯着屏幕上几辆挂着不同号牌的大货车激动地喊道,这是他运用自己研发的系统在短时间内比对出的肇事逃逸嫌疑车辆。原来,当天值班的张三友接到了吴江区七都交警中队求助,辖区发生一起大货车肇事逃逸案件,因为是非法套牌车辆,传统的办案手段和监控接力难以快速找到线索。4个矿泉水瓶,反复查看监控截图的张三友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细节,这也成了破案的重要突破口。张三友利用这一特殊细节,使用自己研发的检索系统,几分钟就锁定了嫌疑车辆,成功破案。从警近10年来,张三友已经通过科技化手段助力破案40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800余人,其中有6人是10年以上的命案逃犯。
正是因为张三友始终保持着对“兴趣和梦想”的热爱,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先后获得发明专利1项,取得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参与的科技信息化项目还荣获了公安部科学技术一等奖。
“藏蓝不负青春志,踏歌扬帆正当时”。张三友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是如同他的青春,“低调”中写满精彩。
持续在线的破案“女猎手”
“师姐,这个购物网站飘窗有猫腻,你指导我深挖看看吧。”刚调到吴中公安分局网警大队的吴剑兰向同事吴莹求教。吴莹一把拉过椅子,在电脑面前步步演示,成功发现了一个隐藏背后的诈骗团伙。吴莹是吴中公安分局网警大队民警,也是苏州网警队伍中少有的女侦查员。今年33岁的她外貌清秀、文质彬彬,但在和网络犯罪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她就像一个精明的猎手,总是专业在线。
2020年从派出所调入网警大队后,吴莹每一天都在认真地学习大数据和网络知识,也在办案实践中不断掌握网络交易的规则、犯罪规律。她深刻明白,只有比犯罪嫌疑人更专业,才能在这场虚拟世界的交锋中赢得主动权。
2021年年底,在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中,一宗网络上的古玩交易引起了吴莹的注意,似乎暗藏玄机。倒卖文物是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一开口就知道是不是内行。为方便收集线索,吴莹自学钻研,除了查阅专业书籍,业余时间就泡在文物市场,慢慢熟悉了古玩界的行话暗语。经过前期侦查和证据搜集,吴莹和同事化装侦查实施抓捕,成功将嫌疑人抓获,并当场查获赃物。后经鉴定,该器物被苏州市文物商店专家定性为三级文物,这也成为吴中区破获的第一起倒卖文物犯罪案件。
“其实女侦查员在审查嫌疑人时,特别是男性嫌疑人,多少有点威慑力不足。”网警大队大队长蒋嵩说。每一次战斗,吴莹都付出大量时间精力,收集证据,做足准备,一次次用“专业”一针见血地点穿嫌疑人的犯罪手法,也击穿他们自作聪明的伪装。
有人说网警像“蜘蛛”,因为一直在线。吴莹这个女网警,她从不被人定义。也正是凭借专业上的不断自我突破,吴莹先后获苏州市公安局十佳女警、苏州市五一巾帼标兵等称号。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