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苏州资讯

开设丰富多彩的滑雪课程 看苏州校园里的“冰雪奇缘”

姑苏晚报 2022-03-21 10:18

  本报记者

  陶赟婷宋洁婷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已经落下帷幕,很多青少年因此爱上了冰雪运动。后冬奥时代,“北冰南展”有效推进,冰雪运动逐步从小众走向了大众,让更多人都能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在苏城校园里,室内滑雪、冰球、轮滑等运动项目成为孩子们挥洒运动激情的新选择。

  培养坚毅品质,打造华东地区首家校园室内滑雪场

  苏城外国语学校打造了华东地区首家校园室内滑雪场,引进北欧国家队运动员训练专用的滑雪模拟机,组建以国家退役滑雪运动员、专业体育院校滑雪教练为核心的师资团队,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非凡有趣的冬季运动项目。

  周知喻同学是苏城外国语学校四年级的学生,在校滑雪社团学习了直滑降犁式刹车、初级犁式转弯、标准犁式转弯。他告诉记者,以前看到电视中运动员潇洒地在雪地滑行,做着高难度的动作特别帅气。当真正学习滑雪课程后,才发现滑雪不易。周知喻从一开始的胆怯到自信,收获了很多。他觉得滑雪是一项非常有趣的运动,除了能锻炼平衡能力、肢体协调能力之外,还能培养自己坚持到底的品质。“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滑雪运动员,参加冬奥会拿金牌,为祖国争光!”周知喻说道。

  在苏城外国语学校像周知喻一样热爱滑雪运动的孩子还有很多。学校开设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滑雪课程,主要以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设立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目前,苏城外有一百余名学生报名参加了滑雪课程项目。学校通过室内滑雪模拟训练和户外雪场拓展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模式,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并享受竞技体育的超凡魅力。

  “我们下一步将把滑雪课程真正搬进校园课堂,从而进一步建立小学、初中、高中滑雪联赛,为参与滑雪运动的青少年提供可持续参与的渠道和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联赛带动滑雪项目扎根校园,完善行业标准,保障滑雪运动健康有序发展。”苏城外国语学校总校长陈杰说。

  引进滑雪机,实现冰雪课程全覆盖

  作为苏州市轮滑球(冰球)推广学校,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滑雪技能,星港学校于2018年引入市面上先进的滑雪机并聘请专业的滑雪教练成立滑雪社团。目前,首批滑雪队员已经顺利结业,第二批队员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和犁式滑行技能。

  据了解,星港学校在小学二年级就开展了冰雪项目的普及课,实现所有班级全覆盖,在此基础上选拔产生滑雪社团队员。在室内滑雪机上,所有队员进行一学期的滑雪课,然后进滑雪场馆,在大型滑雪机器上进行强化。在师资方面,学校采用外引内培的方式,现拥有专业教师一名。“室内滑雪与室外相比有较高的容错率,滑雪机上训练的学生动作会更加标准,室外滑雪时会更加轻松。我们将在冰雪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普及冬奥文化,开展知识竞赛、冰雪小达人评比等。未来,我们还将引进越野滑雪旱地轮滑项目。”星港学校特色发展处主任鞠毓梅说。

  全校普及轮滑运动,期待培养“轮转冰”的好苗子

  李紫悠同学从2006年开始加入新城花园小学速度轮滑队,她一路从校冠军、市冠军到省冠军,在2020年全国速度轮滑锦标赛上,她过关斩将,摘得两金两银,站到了全国冠军的领奖台上。在新城花园小学,出了很多轮滑小冠军,而作为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多位世界冰雪冠军都与新城花园小学结下了情谊。奥运冠军王濛、世界冠军李佳军等都曾走进新城花园小学,与学校共同推广和发展校园冰雪(轮滑)运动。冬奥火炬“飞扬”也来到学校参与了“太阳娃迎冬奥一起向未来”主题活动。

  “人人会轮滑”是新城花园小学的一大特色。“为了让学生在苏南也能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我们将冰雪项目以轮滑的形式推广,近些年开展了速度轮滑、轮滑接力、自由式轮滑、轮滑球等项目。轮滑和冰上运动一脉相承,有很多优秀的世界级运动员都是‘轮转冰’,比如苏州培养的奥运选手郭丹就是‘轮转冰’的典型。未来,我们也希望通过校园轮滑,为苏州乃至全国培养、输送一些好苗子。”新城花园小学校长陆林珍说。

  借着对轮滑和北京冬奥会的热情,新城花园小学的孩子们利用假期走进冰雪运动场,将自己在学校练就的轮滑技术转换成冰上技巧,来一次“轮转冰”的冰雪运动体验。“在浓烈的冬奥氛围感召下,桓煦萌来到无锡融创雪世界,初次体验滑雪运动。两个多小时成功从滑雪零起点到顺利滑下场内最长雪道。因为有轮滑基础,孩子学习能力远超同伴,而挑战成功的快乐又让孩子拥有了自信,感谢学校的轮滑社团。”一名家长感言。

  校园课程结合苏州冰场,“北冰南展”期待更多发展

  “随着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让接触冬季运动项目较少的南方地区的人们,对冰上运动有了更广泛的认识与了解。如果想真正推动苏州更多青少年参与到冰上运动中,还需要一些积极引导和社会普及。”苏州市轮滑队教练张梓博说。

  张梓博认为,苏州有着很好的轮滑氛围和基础,很多学校有轮滑特色教学,社会上有很多轮滑培训机构,如果想实现更多轮冰之间的推动和转换,可以通过现有的校园轮滑基础培训,结合苏州的冰场,也许会摩擦出很大的火花。

  “我们还需要组织冬季项目的教练员进行培训,培养冰雪项目的裁判,这样我们就可以组织赛事。一旦有了成体系的赛事,这个项目的参与度就高了。否则只是一味地体验和训练,没有比赛成果展示,无法将这件事推向高潮。至于推广‘轮转冰’,学校里的轮滑社团、滑雪社团等很重要,学生通过参与,可以培养兴趣、打下基础。另外,必须加强社会层面的互动,带动更多孩子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激起大范围的效应。”张梓博说。

  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遗产委员会委员侯琨认为,苏州可以借助学校和社会的合作,来增加孩子们接触冰雪运动的机会;还能借助北京冬奥会的影响力,将奥林匹克精神融入学校课堂,作为一种爱国主义教育。“苏州的青少年大多都具有国际视野,从小接触冰雪运动,可以让他们多一项体育技能,有助于他们提高社交能力,更自信地面对未来的人生之路。”侯琨说。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