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苏州资讯

坚守38年卖传统国货,这家老新村里的“复古商店”值得一去

引力播 2021-11-04 08:34

  蛤蜊油、暖水壶塞、铅锡揿钮、零拷雪花膏……这些商品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已经陌生,在苏州的各大商场超市也已经难觅踪影;而在姑苏区彩香新村,一家名为彩龙商场的店铺把这些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商品一一陈列,让顾客仿佛穿越一般,回到了“八零年代”。

  位于彩香新村内的彩龙商场还保留着上世纪国营商场的装修特色。记者 李渊摄

  彩龙商场的老板周青经营着这间原国营底子的百货商铺,悉心照顾着市民的各种商品需求。在他看来,商店不必要追求新颖装修,“柜台干净、商品齐全、待客热情,才是最基本的经营之道。”周青的朴素追求,让这家经营三十八年却从未翻新装修的商场,持续不断地吸引着老顾客,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打卡,一览上世纪的国货风潮。

  零拷雪花膏卖脱销

  还有人从大老远来寻

  夏去秋来,在满城桂香中,苏城的空气又干燥了几分。市民纷纷趁着“双十一”,在网络、去商场,购买时髦的护肤品。而住在姑苏区彩香新村的王瑞芬也是提着篮子前往新村里的“彩龙商场”购买一客蛤蜊油、零拷二两雪花膏。

  王瑞芬阿姨今年八十有余,依然红光满面,满头银发整齐地梳向后脑勺,“上趟买的头油还有点了,今天拷点雪花膏,天要冷了。”王阿姨边说边用手摸着头发,向店员示意油亮的头发要归功于一款“桂花头油”,而一旁的服务员也是如亲人似的与老人拉着家常,同时不忘把勺子伸向大桶,为老人舀出两大勺雪花膏。王瑞芬告诉记者,这家商场开了近四十年了,每年秋冬都会进这样的大桶雪花膏、貂油膏,而她从年轻时候就开始在这里买,已经成为习惯了,“价廉物美,我用好几十年了,其他地方已经找不到这样的零拷雪花膏了。”

  一楼食品柜台里的大白兔奶糖,孩子们的最爱。记者 李渊摄

  在雪花膏柜台的另一边,是则是“家化”柜台,这些产品的广告都已经从电视中消失多年,但是在这里,却能找到门类齐全的产品系列,雅霜、百雀羚、郁美净、万紫千红……老板在一旁整理刚刚到货的一箱蛤蜊油,他将一个个蛤蜊分装到两个牛皮纸盒子中,为他们标记2元、3.5元,“最近气温开始下降,雪花膏什么的都卖脱销了,但是还有很多人从园区、新区、木渎等地方来寻。我最近又进了不少,方便顾客们来买。”

  小到扣子、大到被子

  这个“怀旧杂货店”里啥都有

  除了蛤蜊油和零拷雪花膏,在彩龙商场,还有各式各样的老商品。1983年,位于姑苏区彩香新村一区和二区中间的彩龙商场正式开业,其分为上下两楼,一楼主要以售卖粮油食品为主,南北干货、各式瓜果糕点、蜜饯等,应有尽有、价格亲民。

  一位老人从充满年代感的广告牌转向二楼。记者 李渊摄

  而走上通往二楼的楼梯,就仿佛乘上了时光机,这里一切都像是40年前百货商场的模样——楼梯上贴着大幅红底白字的上海皮鞋厂广告,下方则是手写版的钟表柜台介绍。在二楼可以看到,墙上贴的“花牌皮鞋”“霞辉保暖鞋”“天然气灶具”等广告标语有些脱落,柜台和货架上陈列着白玉牙膏、蝴蝶牌缝纫机针线、醒狮牌揿纽、韦驮牌樟脑丸、黄瓜洗面奶、热水瓶塞、棉被胎……这些在综合百货商场里难觅踪影的日用品,在这里应有尽有。

  雅霜和友谊牌润肤品是一代人的记忆。记者 李渊摄

  “这里的商品都是我们那辈人用的品牌,现在几乎买不到了。”住在吴中区的胡丽丽昨天带着妈妈和儿子来到彩龙商场,她带儿子认识了不少老商品,“这是老式挂历,挂在墙上,每天要撕掉一张,代表过了一天。”“这个花牌皮鞋算是你姥姥那一辈的潮牌,很多款式都抢不到。”……胡丽丽告诉记者,以前都是她的妈妈带她过来,现在自己带儿子过来也算是一种传承了。在逛完一圈后,胡丽丽的母亲买了十几个纽扣,付款时掏出了一堆五毛硬币,老板周青也是欣然收下,“喜欢这个商场,也是因为这里不仅可以扫码付款,也收纸币、硬币,对老年人非常友好。”

  为老苏州的细微需求坚守

  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来打卡

  在大型商超和在线网购蓬勃发展的时代,一家只卖老牌商品的商场为何能坚守下来?“有些商品虽然早已跟不上时代,但是总有顾客有需求。就像零拷雪花膏,很多老人都用习惯了,而这种习惯会让人安心。”周青说,38年来,经常有人建议他取消“针头线脑”“传统国货”这类不赚钱的柜台,引进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时髦产品,这样能提高经济效益,但他最后还是拒绝了。他认为,做生意不能缺少为消费者服务的情怀,只要有顾客还在买这些商品,那就说明它还未过时,仍需保留。

  “有一次,有个老人说要来找自行车上用的弹筋,在外面找了好久都没找到,而我这正好就有。”周青说,当时老人就特别开心,虽然一根弹筋没有多少钱,但是能满足了老人的需求,自己也很满足。正是彩龙商场这种“百宝箱”般的特征,让顾客们离不开这里。大多数来这里的顾客,和店员熟悉得跟自家人一般,见面了就拉拉家常、说说笑。

  事实上,周青的坚守不仅留住了老顾客,也无意中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打卡。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不少关于彩龙商场的帖文,内容大部分以复古拍照、老牌国货、小众打卡地为主。“这两年,经常有年轻的人过来买东西、拍照,他们说这是国潮,还有人问我能不能把商场租出去做影视基地。”周青开始对“国潮”还不是很了解,看到网上的解释后才明白,他表示自己也不会多关注这些,只想一心服务好顾客,“争取让每一位来的客人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 李渊)

  坚守38年卖传统国货,这家老新村里的“复古商店”值得一去

  引力播

  2021-11-0221:14

  蛤蜊油、暖水壶塞、铅锡揿钮、零拷雪花膏……这些商品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已经陌生,在苏州的各大商场超市也已经难觅踪影;而在姑苏区彩香新村,一家名为彩龙商场的店铺把这些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商品一一陈列,让顾客仿佛穿越一般,回到了“八零年代”。

  位于彩香新村内的彩龙商场还保留着上世纪国营商场的装修特色。记者 李渊摄

  彩龙商场的老板周青经营着这间原国营底子的百货商铺,悉心照顾着市民的各种商品需求。在他看来,商店不必要追求新颖装修,“柜台干净、商品齐全、待客热情,才是最基本的经营之道。”周青的朴素追求,让这家经营三十八年却从未翻新装修的商场,持续不断地吸引着老顾客,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打卡,一览上世纪的国货风潮。

  零拷雪花膏卖脱销

  还有人从大老远来寻

  夏去秋来,在满城桂香中,苏城的空气又干燥了几分。市民纷纷趁着“双十一”,在网络、去商场,购买时髦的护肤品。而住在姑苏区彩香新村的王瑞芬也是提着篮子前往新村里的“彩龙商场”购买一客蛤蜊油、零拷二两雪花膏。

  王瑞芬阿姨今年八十有余,依然红光满面,满头银发整齐地梳向后脑勺,“上趟买的头油还有点了,今天拷点雪花膏,天要冷了。”王阿姨边说边用手摸着头发,向店员示意油亮的头发要归功于一款“桂花头油”,而一旁的服务员也是如亲人似的与老人拉着家常,同时不忘把勺子伸向大桶,为老人舀出两大勺雪花膏。王瑞芬告诉记者,这家商场开了近四十年了,每年秋冬都会进这样的大桶雪花膏、貂油膏,而她从年轻时候就开始在这里买,已经成为习惯了,“价廉物美,我用好几十年了,其他地方已经找不到这样的零拷雪花膏了。”

  一楼食品柜台里的大白兔奶糖,孩子们的最爱。记者 李渊摄

  在雪花膏柜台的另一边,是则是“家化”柜台,这些产品的广告都已经从电视中消失多年,但是在这里,却能找到门类齐全的产品系列,雅霜、百雀羚、郁美净、万紫千红……老板在一旁整理刚刚到货的一箱蛤蜊油,他将一个个蛤蜊分装到两个牛皮纸盒子中,为他们标记2元、3.5元,“最近气温开始下降,雪花膏什么的都卖脱销了,但是还有很多人从园区、新区、木渎等地方来寻。我最近又进了不少,方便顾客们来买。”

  小到扣子、大到被子

  这个“怀旧杂货店”里啥都有

  除了蛤蜊油和零拷雪花膏,在彩龙商场,还有各式各样的老商品。1983年,位于姑苏区彩香新村一区和二区中间的彩龙商场正式开业,其分为上下两楼,一楼主要以售卖粮油食品为主,南北干货、各式瓜果糕点、蜜饯等,应有尽有、价格亲民。

  一位老人从充满年代感的广告牌转向二楼。记者 李渊摄

  而走上通往二楼的楼梯,就仿佛乘上了时光机,这里一切都像是40年前百货商场的模样——楼梯上贴着大幅红底白字的上海皮鞋厂广告,下方则是手写版的钟表柜台介绍。在二楼可以看到,墙上贴的“花牌皮鞋”“霞辉保暖鞋”“天然气灶具”等广告标语有些脱落,柜台和货架上陈列着白玉牙膏、蝴蝶牌缝纫机针线、醒狮牌揿纽、韦驮牌樟脑丸、黄瓜洗面奶、热水瓶塞、棉被胎……这些在综合百货商场里难觅踪影的日用品,在这里应有尽有。

  雅霜和友谊牌润肤品是一代人的记忆。记者 李渊摄

  “这里的商品都是我们那辈人用的品牌,现在几乎买不到了。”住在吴中区的胡丽丽昨天带着妈妈和儿子来到彩龙商场,她带儿子认识了不少老商品,“这是老式挂历,挂在墙上,每天要撕掉一张,代表过了一天。”“这个花牌皮鞋算是你姥姥那一辈的潮牌,很多款式都抢不到。”……胡丽丽告诉记者,以前都是她的妈妈带她过来,现在自己带儿子过来也算是一种传承了。在逛完一圈后,胡丽丽的母亲买了十几个纽扣,付款时掏出了一堆五毛硬币,老板周青也是欣然收下,“喜欢这个商场,也是因为这里不仅可以扫码付款,也收纸币、硬币,对老年人非常友好。”

  为老苏州的细微需求坚守

  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来打卡

  在大型商超和在线网购蓬勃发展的时代,一家只卖老牌商品的商场为何能坚守下来?“有些商品虽然早已跟不上时代,但是总有顾客有需求。就像零拷雪花膏,很多老人都用习惯了,而这种习惯会让人安心。”周青说,38年来,经常有人建议他取消“针头线脑”“传统国货”这类不赚钱的柜台,引进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时髦产品,这样能提高经济效益,但他最后还是拒绝了。他认为,做生意不能缺少为消费者服务的情怀,只要有顾客还在买这些商品,那就说明它还未过时,仍需保留。

  “有一次,有个老人说要来找自行车上用的弹筋,在外面找了好久都没找到,而我这正好就有。”周青说,当时老人就特别开心,虽然一根弹筋没有多少钱,但是能满足了老人的需求,自己也很满足。正是彩龙商场这种“百宝箱”般的特征,让顾客们离不开这里。大多数来这里的顾客,和店员熟悉得跟自家人一般,见面了就拉拉家常、说说笑。

  事实上,周青的坚守不仅留住了老顾客,也无意中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打卡。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不少关于彩龙商场的帖文,内容大部分以复古拍照、老牌国货、小众打卡地为主。“这两年,经常有年轻的人过来买东西、拍照,他们说这是国潮,还有人问我能不能把商场租出去做影视基地。”周青开始对“国潮”还不是很了解,看到网上的解释后才明白,他表示自己也不会多关注这些,只想一心服务好顾客,“争取让每一位来的客人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 李渊)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