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苏州资讯

平均年龄50岁 这群乘风破浪的姐姐靓绝社区

苏州都市网 2021-08-23 16:21

  身着优雅的丝绒旗袍站在小板凳上,顾盼生辉的眼,一步一摇,一种江南风韵……在另一场表演中,同一批舞者又摇身一变,成为抗战时期扛起民族救亡大旗的坚毅女性,把抗战时期中国人的绝望、恐惧、愤恨,誓与敌人决战到底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看得让人热血沸腾……

  台上舞者的忘我表演,台下观众看得泪眼盈盈。舞者一身素色衣装,脸上抹满了炮灰、污渍,在舞台上翻滚、中枪、攀爬……全身心投入环境中,一段表演下来大汗淋漓。你会问这是什么专业舞蹈团队?不,她们是来自浒墅关龙华社区的娇龙舞蹈队,平均年龄50岁。

  姐姐们的成团故事,最早要回溯到5年前。2016年,45岁的朱琴在别人的推荐下参加龙华社区舞蹈团,在此之前,她对舞蹈的接触仅限于跳跳广场舞。但业余抵不住热爱,日复一日,改变发生了,她的步伐渐渐变得轻盈,表情变得灵动,音乐一响,她就能迈出自信的步伐……

  这支风风火火的舞蹈团队最初吸纳了16名队员,她们中有的已退休、有的在企事业单位办公室做文职,年龄最大的70多岁。但偏偏是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姐姐,舞蹈基础参差不齐、身材比例算不上优越,凑在一起,组成了这支叫人眼前一亮的队伍。

  作为舞蹈队领队,朱琴每次都会提前到社区舞蹈室,帮助大家消化前一天学习的舞蹈,没缺席过一天。队员吴英介绍,有的队员因为年龄偏大,节奏的掌握和身体的协调性不是很好,一支舞蹈至少要学习5个晚上。朱琴便和学会的队员一对一将动作分解到一步一停,大家才渐渐跟上。

  音乐响起,范儿就来了,姐姐们步步生莲,自有一派风骨和韵致。为了让舞蹈公演达到最好的效果,她们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学习训练。娇龙舞蹈队成立5年来,共跳过13支舞蹈,类型主要为中国古典舞,有时还会整合新的舞蹈表演形式,街舞、民族舞、健身操……她们的舞蹈充满动感活力,极具现场渲染力。

  作为队里年纪最大的成员,70岁的于阿姨从刚开始的吃力到现在能顺利跳完全场,她说拼的就是一股“不输年轻人”的劲。

  所以,在娇龙团队的舞台上,你看到的表演也许达不到专业水平,但她们却能因为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舞蹈的热爱,用表演直击人心,得到更多的感动。

  “当我们齐心协力在舞台上忘我起舞时,这个过程总会深深打动我,我想这就是团魂吧。在排练《那年》的时候,每一次大家都会流泪,真的排一次哭一次。一个可以让人感动、让人流泪的表演,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团队的初衷,能让大家从舞蹈中感受到内心的共鸣。”朱琴这样说道。

  而在社区居民眼中,这还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团队:2016年成立,2017年就跳出了名声,经常受邀参加各类文艺演出,一年“征战”数场,每次都有收获。

  娇龙舞蹈队只是浒墅关众多文体团队的一个缩影。今年,浒墅关首届运河文化艺术节启动,将围绕文艺创作、非遗保护、文旅融合等多领域开展30多场系列活动,以大运河为主题创作精品节目,在区域外擦亮了运河文化名片。以浓厚的氛围引领,越来越多组织和个人也自发加入挖掘、展示大运河文化的行列中。

  下一步,浒墅关将继续以项目建设为纲,以文化融合为要,努力讲好“运河故事”,全面擦亮“江南文化”品牌。(苏报融媒记者 周建越 刘晓平 通讯员 刘娇)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