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革命旧址、纪念馆、博物馆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的历史,回望曾经的峥嵘岁月,感受革命的波澜壮阔……7月以来,昆山红色旅游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红色景点,追忆先辈功绩,聆听红色历史,感受红色脉搏,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让“红色种子”深深根植心中,增强爱国情怀。红色旅游,既是红色精神教育的大课堂,更是革命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鼓角铮鸣虽已远去,历史却不能被遗忘。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年轻化趋势显著
在昆山市张浦镇昆南人民抗日史迹陈列馆,记者看到陈列馆展出了昆南地区抗战时期的图片、史料等70 幅(件)。全馆分为“昆山沦陷 日军暴行” “众志成城 浴血抗日” “抗战胜利 铭记历史”三个篇章,集中展现了昆南人民抗日斗争发展的轨迹,让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来自上海的赵女士告诉记者:“儿子高考结束,就带他来昆山旅游,因为儿子平时很喜欢红色历史,而且对抗战时期的历史很感兴趣,所以带儿子一起来这里看看。”
同样开设历史专题图片展的还有昆山宾馆,在昆山宾馆首展的《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图片展》由“前赴后继、救亡图存”“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英汇聚、开天辟地”三个部分组成,展览以丰富详实的史料图片和文字,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走过的峥嵘岁月,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党初心。图片展将在昆山各国企巡展,七月后将在苏州“三大法宝”沉浸式实境教学基地、昆山万三文创工场“曲颂”党群服务点持续展出至年底。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还涌现出一批“红色旅游+展览”“红色旅游+演出”等创新主题红色文艺产品。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将上演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 、“英雄泪”音乐会等一系列红色演出,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红色历史。
红色IP大热 创新红色故事的“打开方式”
一部《觉醒年代》引发了一轮红色实景地“打卡”热潮。各大社交平台上,参观红色线路成为时下的出游新风尚,今年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核心原因在于全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增强,希望通过游览红色旅游场馆、景区、目的地深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红色旅游因此正在成为旅游消费的“新国潮”。另一方面,红色旅游目前已经成为一些目的地最核心的旅游资产和品牌,他们在产品设计、市场推广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很好地承接了红色旅游需求的持续增长,从而在供给端为红色旅游热度的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记者从多渠道获悉,近日,多家旅企发布红色旅游产品,红色主题公园成为热门景点。
海棠花红主题公园融红色教育、先锋展示、游客服务、活动承办为一体,包括海棠园、红色栈道、党群服务点、党史宣传廊、党员责任区等多个板块,将红色路线融入绿色生态空间中,为昆山市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提供一个提升党性修养、净化心灵、亲近自然的城市空间廊道,真正让“城市绿肺”与“红色心脏”有机结合,打造党性教育的生态课堂。
玉湖湿地党建主题公园是昆山高新区首个户外开放式党群服务点,走进公园,浓郁的红色氛围扑面而来。沿公园步道往里走,一路可见布设精美的红色微景观。公园内新建了红色步道、血战湘江、鼓舞人心、支援前线、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等情境体验项目,集党性锻炼、党员教育、党群活动功能于一体。通过创新阵地建设和内容输出的形式,实现党史学习教育空间由室内向室外延伸、教育模式由封闭向开放转型、教育对象由党员向群众辐射。“这种形式很新颖,开辟了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接受精神洗礼。”居住在附近的党员群众对家门口的红色阵地称赞不已。
重温杰出人物故事 青年一代赓续红色血脉
花桥杰出人物馆于2019年5月31日正式开馆,展示馆总面积为210平方米。选取了15位具有代表性的杰出人物,用故事的形式演绎他们厚德载物、开拓创新的精神,共分为三层,分别设置为民族先驱、历史乡贤、先锋楷模三大展区,旨在打造花桥历史文化传承载体,青少年学生温故知新、积蓄知识的“加油站”,各界朋友了解花桥厚重历史文化的窗口,从而营造爱党爱国爱城的家乡情怀,强化花桥文化供给能力,擦亮花桥文化金名片。周达明烈士纪念馆位于昆山市千灯镇歇马桥村,纪念馆面积120余平方米,全馆分上下二层。第一展馆“永恒的记忆”重点展示了新四军淞沪(千灯)抗日游击区军民抗日对敌的全过程;第二展馆“留在记忆中的光辉形象”展示了新四军淞沪游击纵队参谋长周达明烈士在淞沪千灯抗日游击区,率部英勇抗敌,在歇马桥光荣牺牲的事迹。
年轻人爱上红色旅游,正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不忘来路的生动诠释,彰显了年轻人对国家、对文化的自信。作为新时代的参与者、见证者、奋斗者,青年一代要把红色基因继续传承下去、赓续红色血脉,以红色精神照亮前行之路,努力奔跑,不懈奋斗。红色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书写了重要的一笔,年轻人通过红色旅游坚定信仰。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由一个个红色地标串联起来的。红色旅游让红色遗迹“保护好、活起来”,让更多年轻人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牢记我们从哪里来,并看清前进的方向,扎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昆山日报)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