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乐
6月1日,《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满一年。据苏州市垃圾分类工作专班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三定一督”模式实现全覆盖;市民分类参与率超过90%;在住建部对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中,苏州市工作稳居地级市第一、重点城市排名第一档。这些工作成绩表明,市民垃圾分类意识正在增强,分类习惯正在形成,苏州垃圾分类成效斐然。
垃圾分类工作成绩的取得,是不懈努力的结果。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城管人辛勤的汗水。拿苏州垃圾分类配套“硬件”设施来说,目前,苏州建成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7座,日处理能力14300吨。建立厨余(餐厨)垃圾处理设施254座,日处理能力4905吨。建筑垃圾处置设施6处,年处理能力505万吨。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检阅着苏州垃圾分类的工作成效。
苏州也深知,垃圾分类工作成功的关键在于市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因此,苏州在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伊始,就把培育市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作为工作的关键点、突破点。苏州从宣传引导、指导督促、执法倒逼三方面入手,在培育市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上下足了“硬”功夫。在“宣传引导”方面,苏州市开设垃圾分类主题直播215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6300余场、发布公益广告5万余处,全覆盖的宣传,让垃圾分类成为苏州“全民行动”。在“指导督促”方面,苏州创新建立了定时、定点、定人督导“三定一督”垃圾分类模式,采用“志愿红+督导绿+城管蓝”的“三基色”法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在垃圾桶旁边“手把手”教市民如何垃圾分类,提升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比如昆山市成立垃圾分类“管家团”,吸纳党员干部参与垃圾分类监督活动,整改问题5万余个。在“执法倒逼”方面,去年6月1日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后,苏州市共出动执法力量270661人次,教育劝阻违反垃圾分类行为260526起,对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发出整改通知100873份,对拒不改正的作出行政处罚71696起。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垃圾分类意识已经在苏州市民心中“扎根发芽”,全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量上升趋势明显,其他垃圾负增长率为6.4%。
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部分市民参与垃圾分类行动,但因为“嫌麻烦”的心理,存在着垃圾分类质量不高的问题。未来,苏州需要在现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总结工作经验,注重措施创新,把市民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生活垃圾分类,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共同参与。只有通过政府部门、企业和市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各方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把“强制的麻烦”转化为“日常的习惯”,垃圾分类才能成为全体市民的“行动自觉”。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