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卸任,两次复出
2000年是柳传志和联想的一道分水岭,这一年,柳传志将联想一分为二——“联想电脑”和“神州数码”,并分别交给了他精心培养的两位接班人——杨元庆和郭为,柳传志担任联想控股的总裁以及联想电脑的董事长。
联想控股是由1984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士院计算支柱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演变而来,中间还曾更名为“北京联想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分拆联想集团,将两大块业务分别交给两个年轻人杨元庆和郭为。
在外界看来,柳传志平滑解决困扰中国企业已久的接班人问题后,他的时代将自此谢幕,之后他将放马南山,颐养天年,以高尔夫和旅游作伴。但谁也没想到他在半退休状态下,依然领导联想控股实现多元化发展,让朱立南、赵令欢等人各自成为联想控股核心业务的掌门人。
2001年,神州数码上市后,联想控股先后设立联想投资和融科智地。2003年,再设立弘毅投资,成为联想控股成员企业中专事股权投资及管理业务的公司。
2004年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开始全球化战略,当年12月8日,联想宣布以6.5亿美元现金、6亿美元的公司股票收购IBM在全球的个人计算机业务,此外还将IBM个人计算机的5亿美元的债务转到自己名下。联想在一夜间成为世界第三大个人计算机厂商,拥有至少130亿美元的年销售收入和7.6%的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占有率。
当时站在签字台前的依然是柳传志,但也是在那一年,柳传志首次卸任,把联想集团董事长职位交给了杨元庆,自己退居幕后。2005年5月,联想完成了这一收购案,杨元庆也正式接替柳传志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但是,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全球遭遇金融危机,联想集团陷于冰与火之中,前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营销带来的全球影响力,后有持续的亏损,最高单季度亏损接近1亿美元。
柳传志果断选择复出,宣布重新出任联想集团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任CEO。然后他高调参加各种媒体采访,提振市场对联想的信心,并表示“联想是我的命”。
随后的两个季度,杨柳组合开展了艰苦的“扭亏”过程,最终惊险过关。在此期间,原先聘请的外籍高管团队,包括原CEO阿梅里奥在内相继辞职,联想组织架构和高管频繁调整,而来自联想中国的高管团队,也被派出国门,征战新兴市场,复制推广“中国模式”。
2011年11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柳传志再次卸任董事会主席,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由杨元庆兼任董事局主席和CEO职务。
柳传志表示,辞职不是卸任,是为了做联想控股,“我现在依然担当着联想控股的董事长和总裁,那儿有非常繁重而有意思的工作等着我做。”
2012年6月18日,联想控股宣布,柳传志辞去联想控股总裁职务,经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提名,董事会一致通过,任命朱立南为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席。
卸任后的柳传志还有最后一场战役要打赢:推动联想控股整体上市。
2015年6月29日,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发行股票3.53亿股,每股发行价42.98港币,共募集资金金额151.70亿港币。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