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安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的接见。(照片由孙志安提供)
在苏州出生长大,从未摸过羽毛球拍的少年被选中,一路刻苦训练,进入省队、国家队,直至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孙志安不仅是江苏体育史上的第一位世界冠军,更是张军、蔡赟等诸多羽毛球世界冠军的教练。
“岔路口精神”
为江苏羽球辉煌奠定基础
1970年11月,当14岁的孙志安被选中派往南京参加集训选拔之前,他连羽毛球的拍子都没摸过一次。
江苏省羽毛球队曾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组建过一次,队员大多是归国华侨。六十年代,羽毛球队解散,队员分散到各地。孙志安就读的苏州市三十二中初中部,体育老师张伟岛就曾是江苏省羽毛球队中的一员,也正是他慧眼识珠,推荐孙志安参加选拔,为江苏乃至中国羽坛发现了一棵好苗子。
来自各市的130名青少年在南京集训了3个月,最后留下14个人,组建起新一代江苏羽毛球队。孙志安是苏州地区唯一被留下的,也是队伍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到了南京才开始学习如何握拍,刚开始球拍还是木头框,没有专业的羽毛球教练,只能请来网球教练先救场。”1971年初,江苏羽毛球队组建完成,但没有训练场地,队伍辗转在福建、广东等地训练了一年多,1972年才回到江苏,借用位于南京岔路口的空军气象学院体操房训练。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球队坚持一天四练,锻造出吃苦耐劳的“岔路口精神”,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引领着江苏羽毛球攀上一座座高峰。
1975年,新组建的江苏羽毛球队首次亮相第三届全国运动会,一举战胜了传统强队广东队,获得团体第二,孙志安获得双打第三名。此后,孙志安入选国家集训队,前往北京训练。
关键一分
助中国队首战问鼎汤姆斯杯
入选国家队后,孙志安的成绩大踏步前进。在1976年的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上,他获得男子双打第二名,开始在国际羽坛崭露头角。
1979年6月,世界羽联第一届世界杯暨第二届羽毛球世锦赛在杭州举行。其中,世界杯是团体赛,孙志安和队友一起夺得男团冠军;世锦赛是单项赛,孙志安又和姚喜明一起拿下男双冠军,孙志安也因此成为江苏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
拿下这个冠军后,孙志安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的接见和鼓励。当年9月底,孙志安搭档队友赵新华在第四届全运会再次拿下男双冠军。全运会闭幕前,邓小平接见了当年所有夺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邓小平亲自为每一个世界冠军颁奖,把荣誉奖章颁发给我们。”孙志安回忆道,小平同志和自己握手时殷殷叮嘱:“你们打得不错,以后要争取拿更多的世界冠军。”
肩负小平同志的嘱托,在此之后,孙志安一路拿下多个世界冠军,1981年第一届世界运动会羽毛球赛男双冠军,并接连获得1982年、1984年汤姆斯杯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冠军。尤其是在1982年的汤姆斯杯上,孙志安取得了一场关键的胜利,为中国羽毛球队争得第一个世界男子团体冠军。
1982年,中国队首次参加汤姆斯杯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从预赛开始一步步艰难打进决赛,挑战卫冕冠军、当年世界羽坛老大——印尼队。
决赛第一天,中国队出师不利,打出1比3的绝对劣势。第二天索性放开手脚,打成4比3扭转了局势,随后进入最关键的男子双打。“那年采取的赛制是9局5胜,赢下这一场,我们就获胜;这一场输掉,后面要面对的对手更强,可能就前功尽弃了。”顶着这样的压力,孙志安和搭档姚喜明登场,对阵1981年全英公开赛男双冠军卡托诺和赫尔扬托。争夺从第一局就开始了,比分胶着一直打到14平,随后孙志安和姚喜明连得2分,艰难地拿下了第一局。第二局,被印尼组合扳回。短暂休息后进入第三局,孙志安和姚喜明开始爆发,几乎没给对方任何机会,以15比1拿下对手,为中国队拿下至关重要的一分。5比3的大比分,让中国队提前问鼎了汤姆斯杯赛。那一年,孙志安26岁。
冠军教练
三十多年带出一连串冠军徒弟
1986年,孙志安正式退役,从球员转型成教练,继续为中国羽毛球贡献力量。孙志安从助理教练做起,一步步成长为江苏队总教练。孙志安曾笑言自己,“当教练比当球员当得好”,三十多年的教练生涯中,他培养出了十几个世界冠军,尤其是带领江苏羽毛球队打出了堪称辉煌的战绩。
同样来自苏州的两位羽毛球世界冠军张军、蔡赟都曾是孙志安的弟子,进入江苏省队后,孙志安根据两人的身体素质因材施教,度身定制了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两人都是十三四岁的时候进省队,张军体形虽然偏胖,但协调性、柔韧性和爆发性都很不错,我们给他安排强化田径训练,着重提高体能;蔡赟就是瘦小型的身材,就给他练壮练强,加强力量训练。”
从1992年起,孙志安担任江苏队主教练,带领江苏羽毛球队冲上巅峰: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从江苏队走出来的葛菲、顾俊为中国拿下第一块羽毛球奥运金牌,同时期的孙俊、刘永、戴韫也成为当时世界羽坛最耀眼的明星;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张军搭档高崚夺得混双金牌,也是中国羽毛球历史上的第一枚混双金牌,2004年二人蝉联冠军。
执掌江苏羽毛球队期间,孙志安最为自豪的其实不是在国际上拿金牌,而是在国内夺金牌。“我们从第八届到第十一届全运会,连续四届蝉联男子团体冠军,这太不容易了。”孙志安说,那时正是中国羽毛球称霸世界的鼎盛时期,在国内拿个冠军比拿世界冠军还难。
2008年,苏州作为北京奥运火炬江苏境内传递的首站,孙志安也回到家乡,在这里担当江苏火炬传递的第一棒火炬手,也借此圆了自己的奥运梦,因为直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才将羽毛球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2016年,孙志安正式退休,离开了热爱的羽毛球场,他的心却从不曾离开羽毛球事业。(苏报记者 张甜甜)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