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运河,由北向南,从古至今。
8年来,摄影师丁嘉一把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的一一变化尽收眼底,他拿起手中的相机,拍下了运河周边的一幕幕。
“京杭大运河,从诞生之初便与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30年前的万年桥,这是如今的桥……”周末,一场“大运河的前世今生”摄影分享讲座在苏州市会议中心进行,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丁嘉一为摄影爱好者们讲述了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带着大家一同领略了大运河苏州段的风土人情。
80后的丁嘉一是地道的苏州人,从小喜爱铁路文化,后来又迷上了摄影。而和大运河的结缘则是在八年前。
“作为苏州人,我一直以家乡深厚的历史底蕴为荣。这条大河见证了苏州的发展,苏州也见证了它的变迁。”丁嘉一说,拍大运河就是从一个侧面在拍苏州,“这是一个永远要拍下去的专题。”
丁嘉一拍摄的专题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甚至是童年记忆的追寻。他说,苏州是故乡,小时候轮船是主要交通工具,住在古城里的枕河人家要用的柴火、瓜果蔬菜都是用船送进来。
“在运河上,儿时的记忆太多了,我一直在寻觅这些场景。”丁嘉一补充说,大运河既有变,又有不变。变得是走向、河道宽度深度、船舶的运量、周边环境;不变的是与苏州一直以来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
运河变了,摄影人的心境自然会跟着变。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不过,丁嘉一没有南来北往地跑,着眼点仍定在苏州。
八年来,为了拍好大运河,丁嘉一常常凌晨四点就起床,为了找角度,在大桥上、高楼上一个摄影姿势固定了好几个小时。
在苏州高新区有一座高铁桥,船只和高铁两种相隔千年的运输工具在这里相遇。为了拍到这幅画面,他先后去了很多次。因为,有高铁列车时运河里没船,有船时桥上没列车。为了这张照片,他要守在那里4个小时。
也因为拍摄,丁嘉一发现了不一样的苏州。
“在白洋湾的货场,我原来以为就是一个普通货场,直到用镜头去探索,才知道这里是中欧班列的停靠点,这里是千年大运河和一带一路的结合点。”丁嘉一回忆说,摄影让他看到了苏州的另外一面。
有一次,在大运河苏州段的最后一站盛泽拍船只,一排一排船停靠在一起,太阳升起,船民开着小船相互呼应起航,那一刻,他想起了小时的家家户户串门的场景。
除了大运河专题,丁嘉一说他也在关注蒸汽火车和藏区风土人情。和运河一样,他希望用镜头来记录下历史的变迁。
在分享会上,不少市民看完老照片都感概万千。
“我看到了我的童年,那是94年的万年桥,那一年我6岁,还有铁栏杆。我记得妈妈常常从船上买甘蔗给我吃。”一位80后妈妈说,后来她带着孩子回去看,可是再也找不到儿时的影子,而今天的老照片让她怀念起自己美好的童年。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