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小额纸币频频“坑”人?记者特意走访周边商户发现,相比50元、100元的大额假币,小额的假币由于人们不太注意,很少会认真辨别,因此容易上当。
在凤凰街的一家菜市场内,记者以买菜的名义,将这张20元的假币夹在其他零钱中递给了摊主。让记者意外的是,摊主没有辨别纸币的真假,直接扔进了钱箱。当记者提醒20元纸币是否有问题,摊主才拿出纸币仔细看了看,发现是一张假币。其实很容易“看出来,不过我们做的都是熟客生意,很少去在意钱的真假。”摊主说,除非是100元的大钞,她才会看看水印、摸摸手感。
在菜场外,一家干货店的老板说,做生意难免会接触到假币,以前50元、100元的假币多,现在反倒是小额的假币常见,自己就曾收到过一张10元的假币。不过,老板坦言,对于10元、20元的纸币,他不太会留心辨别真假,就算收到了,因为金额小,也不愿意去找对方,只能自认倒霉。
假币面值趋小额化,网络成贩售渠道
频繁出没的小额假币,都是从何而来?去年9月初,常熟警方就曾查获了一起假币案,从中可以看出一些门道。
当晚20时许,常熟警方对一辆苏州牌照的白色小轿车例行检查,在轿车后备箱的黑色手提包和红色编织袋内共发现235张总计面值3350的假币。经询问,驾驶员黄某承认假币是其所有。原来,几个月前黄某在上网时被网友拉进了一个专门买卖假币的QQ群,眼看群里聊得火热,买卖成交量也很大,他就尝试着买了100余张面值10元的假币,不到一周就花出去一部分。尝到甜头的黄某又联系群主以快递的方式,分两次购买了面值12000元的假币,现家中尚有面值10000余元的假币。第二天,民警赶赴黄某位于江苏姜堰的家中查获假币,嫌疑人黄某被常熟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综合众多案例,除了50元、100元等大面额的假钞,5元、10元等小额假币频繁出现,而网络电商和物流业给假币的贩售提供了渠道。警方分析,不法分子将目光转向小面额纸币,主要是因为其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时隐蔽性高,不易被察觉。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