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郑板桥的诗句,称之为“千古流传的爱民心声”。
近日,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扬州扬剧研究所《郑板桥》入选,这也是扬州首次有戏剧作品获得“五个一工程”奖。而早在之前巡演中,《郑板桥》就已出圈,尤其在高校巡演中,深受学子喜爱。
郑板桥何人?扬州八怪之首,诗书画“三绝”!扬剧《郑板桥》讲述了传奇人物郑板桥的故事。郑板桥客居扬州,卖画为生;偶过郊外,邂逅五娘,一见钟情,订立婚约;后得县令卢抱孙之助,应科高中,赴任山东;适逢饥荒,他怜恤百姓,不待旨意,擅自放粮;朝廷问责,他告老还乡,重回扬州。七十年踏遍红尘、历尽炎凉、看破盛衰,郑板桥初心不改,于水墨之上,成就“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的佳话。
郑板桥的故事,沿着运河徐徐展开。
当街画竹,为县令断案伸张正义
中年才子郑板桥,从水乡兴化,沿着运河乘船到达富贵扬州,平日里靠诗文绘画为生,日子颇为清贫,就连上京赶考的盘缠也没着落。
一日踱步扬州西郊,见一民宅,掩门不闭,门前挂着半阕《菩萨蛮》,正是自己所作。屋中一对母女,刘饶氏和饶五娘,见着客来,赶紧奉茶。
饶五娘早就醉心于他的诗文,知晓身份后换上艳丽的石榴红裙,表达了爱慕之情。了解到板桥之困境,更是自告奋勇,击鼓闯衙见官,向县太爷卢抱孙献上郑板桥的自荐信。
卢抱孙是一位爱才之人,与郑板桥一见如故,资助板桥路费进京赶考。而在郑板桥与卢抱孙交往期间,郑板桥一心为民的政治理念和智慧得以显露。
王三家贫,为母治病,偷贩私盐,被盐商张从扭送县衙。赦之,于法不容;惩之,于情不忍。卢抱孙遂请郑板桥帮忙判案。板桥出计张三当街戴“席枷”,站在张家店门口示众十天。郑板桥则左右开弓,当街画兰,引来四面八方游客围观,将张家店挤得水泄不通。“那王三戴枷一日,我便画它一日,戴枷三日,画它三日,戴枷十日,画它十日……”最终张从不得不撤诉,还张三自由。一则小故事将一个“守正恶邪”的板桥形象立在舞台上。
扬剧《郑板桥》是一个轻喜剧,而盐商张从是一个重要“喜剧”角色,他一出场便是前呼后拥,飞扬跋扈。剧中为了讽刺其挥金如土、投机钻营的形象,安排了一个“比富”的桥段:仆人前来告知,公子在瘦西湖与人比花钱快,眼看就要落了下风啦。张从一听,这还了得,“速取金箔两箱,命他在白塔顶上,随风抛撒……”
你以为舞台上的剧情是夸张的?“撒钱”还真是有据可查。据清朝的笔记集《扬州画舫录》等书记载,清朝时期,一位扬州的盐商,因为听到有人说“一掷千金”,就十分想亲身感受一下这个词,为了达偿所愿,他花了数万两的白银,购买了价值千金的金箔,然后迎风洒下,供人随便捡拾,而他花了这么多钱,一点都不觉得心疼……
爱民如子,“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跟着郑板桥走过了繁花似锦的扬州,无数金箔纷纷洒落,迷离了众人之眼。我们走过纸醉金迷,它脆弱得像被美酒浸透的丝绸,而后,走入一片空茫,孤独又泰然。”在编剧罗周眼里,“郑板桥始终如一,荣名利禄从他身上滑落,就像微风拂过翠竹,一阵沙沙低吟,再不着一丝痕迹。”
舞台上,古琴与琵琶的悠扬旋律仿若一阵清风,轻轻拂开历史的画卷,清代扬州的风情万种如诗如画般徐徐展开。郑板桥笔下的“竹、兰、石”化作他性格的三种特质,生动地展现了为官之德、书生之质、为民之心,以及他对生命价值的执着坚守,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观者的心灵,让他们沉浸其中,心潮澎湃。
纵览郑板桥一生的轨迹,他以书画闻名于世,以“怪”出名,但史书上他还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清官。
郑板桥(1693年 — 1766年),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3岁时失去母亲,父亲也只是一位教书先生,毫无持家能力,多亏他的乳母把他培养长大。30岁的郑板桥还是个穷秀才,跑到清代一线城市扬州做了一名“扬漂”。
那时,运河沿线富起来的商人们特别喜欢结交文化人,还会赞助一些文化活动,搞一些模仿兰亭雅集的文化沙龙,捧一捧圈内新人,也诞生了如扬州八怪等“职业画家”。郑板桥以卖画为生,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沿着运河,他看到了繁华,也看尽了民生的疾苦。
乾隆七年(1742年)春,年过半百的郑板桥终于入仕,被选授山东范县(在今河南濮阳)知县。据史料记载,郑板桥在范县做了四年的知县,“布袜青鞋为长吏,白榆文杏种春城。几回大府来相问,陇上闲眠看耦耕”。虽是一名官员,实则是一介布衣,入仕后依然本色不改,体察民情,重视农耕,与老百姓同甘苦,共劳作,为了百姓安居乐业而身体力行。
乾隆十一年(1746年)郑板桥调任潍县(今山东潍坊)知县。乍暖还寒,北风卷地,黄沙满天。郑板桥在书童陪伴下,从范县出发,跨黄河,过济南,渡淄水,沿驿道一路东行。漫长的路程,几天几夜,一路上,一队接一队乞讨、出逃的饥民,与板桥相向而行。迎着袭来的滚滚逃荒洪流,主仆二人如在逆水中行舟,在风雨中飘摇。
“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百姓的苦,百姓的难,郑板桥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长夜难眠,秉烛提笔,洋洋洒洒一首《逃荒行》,详细描述了饥荒下流民的艰难处境。
上任潍县时,当地正遭遇连年的饥荒,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郑板桥内心忧急如焚,下令开仓赈济,他的同僚却不建议这么做,劝他应向上级报告获得允准后再开仓赈济,郑板桥力排众议,向同僚表示“有谴我任之”,所有责任由他一人承担,不连累他人。他让百姓写借条领取粮食,待其离任之时,他将借条一把火烧了。《清史列传》做了这样的记载:“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打开官仓放粮赈济,救活了成千上万的人。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正是创作于潍县知县任上,也是郑板桥爱民之心和勤政之意的充分反映。潍县人民对他感恩戴德,修建生祠来奉祀他,直到今天,当地老百姓还深深怀念着他。
守正创新,彰显“文化品格”
说回到扬剧《郑板桥》。
郑板桥的传奇故事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扬州市内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同样都是喝着运河水长大的扬州人,如何演好这个著名的“老乡”?
扬剧表演艺术家、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所长李政成介绍,在创作初期,主创团队就明确了目标——塑造一个独一无二、前所未有的“郑板桥”形象。如何把握好尺寸和火候,展现郑板桥“不能挺拔,又不能不挺拔;不能寒酸,又不能不寒酸;不能糊涂,又不能不糊涂;不能普通,又不能不普通”的独特形象?最终在郑板桥的传世画作中找到了“依据”,画作中的一笔一画都化身为他在舞台上的形体和姿态,实现了对这一历史人物的深情回望与艺术重塑。
“历史人物赋予剧种以滋养,而剧种也必须给予这些人物以呼吸。”在李政成看来,文艺创作归根结底就是守正创新。将郑板桥的人格魅力、艺术追求以及他对社会民生的关注等多方面特质生动展现出来,从而与观众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扬剧《郑板桥》通过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DNA,与扬剧这一传统剧种的艺术语汇完美融合,彼此丰盈,凸显出焕然一新的文化品格。该剧迄今已演出50多场,受到广泛赞誉。
中央文史馆馆员、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高度评价该剧:“郑板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人生意境如兰、如竹、如石,这是中华戏曲的守正创新。“
扬剧《郑板桥》喜获“五个一工程”奖,消息传来,扬剧研究所激动万分。“这在扬剧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是政治和艺术的双重荣誉。”李政成说,“对扬州的城市建设,扬州文化的推广,对扬剧剧种的推进和发展都意义非凡。”
有人评价《郑板桥》活色生香,描写了一个“活人”郑板桥,而他的“出圈”,就像《新华日报》所评论的,经过古老中华文化的“细熬慢炖”,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散发着精神的光芒。
撰文:刘海琴
图源:扬剧《郑板桥》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