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工业体系还是科技创新方面,苏州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些优势,来自政企“双剑合璧”——
苏式营商环境赋能企业降本增效
“苏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确实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免申即享’,也就是企业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自动享受政府的相关政策。”近日,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广星总结2024年经营情况,向记者谈起了他在企业财务部门遇到的惊喜:“没想到,她们一下子给我列了其中4到5条政策项目,说我们已经享受到了部分政策,还有的正在对照实施!”
以往,对于昆山乃至苏州的政策红利,企业要填写资料、递交资料,然后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都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审核。现在,“免申即享”政策提供了自动和公平服务的方式,不需要企业再去专门申请,减少了人力成本。
优化营商环境,一直是苏州的金字招牌。《苏州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政策措施》,被誉为“苏式营商环境7.0版”,从一件事一次办、助企服务网络、免申即享、免证苏州、数据得地、综合金融服务、企业人才瓶颈、执法检查改革、护航企业出海、结构性减税降费等10个方面,让广大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苏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如何帮助企业省钱、赚钱,也是苏州从2018年起每年出台一版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的初衷之一。
政企双向奔赴,直接又紧密,催生源源不断的动能
立讯集团是国内消费电子龙头企业,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产品主要涵盖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通信设备等多个领域。立讯自2000年落户昆山以来,以每年新增一座工厂的速度发展壮大,目前已成立20多家公司,在苏州累计投资超300亿元,年产值近5000亿元。
谈起为什么要深耕苏州,立讯集团副董事长王来胜的回答是:“优质的营商环境!”
王来胜说,完善的工业配套是立讯选择苏州的重要基石。苏州产业基础雄厚,拥有涵盖所有工业门类的完整产业链条。“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原材料采购,还是零部件配套,都能在短时间、近距离找到优质可靠的合作伙伴。这种高度集聚且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政企双向奔赴,催生了源源不断的动能。这样的关系,直接又紧密。
1月8日,苏州市“助企直通”政企恳谈会年度会议召开。这是一项最大程度降低政企沟通成本的机制,每月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轮流主持召开政企恳谈会,倾听企业心声、帮助解决问题,一年多来,累计召开14期恳谈会,共有118家(次)企业的172件问题诉求通过恳谈会研究交办。截至目前,132件企业问题诉求已成功解决,30件处于交办办理期限内,10件正在对上争取、协调处理。同时,苏州以此为契机,探索建立多渠道诉求收集机制,加强问题诉求分类处置,推动共性问题高效解决,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
而在几天前的1月3日,苏州召开2025年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会上,参会企业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苏州市“政策明白卡”。一张银行卡般大小的金色卡片,内容简单明了,正面印着“苏州市‘政策明白卡’”以及 “一卡在手,政策我有”字样。扫一扫二维码,记者注意到,“政策明白卡”通过图表、流程图等形式将政策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各相关涉企部门的政策申报入口,一站集成,快速跳转,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
7年专注释放企业红利,实现“苏州最舒心”
在苏州,营商服务品牌从全国第一个“一站式”服务中心起步,持续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2018年6月,苏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首次提出全市范围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良好创新生态行动方案》。之后,苏州每年打造一版营商环境政策体系,饱含着“苏州最舒心”的一片深情,连续5年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连续5年获评全省民营企业心目中的“最优营商环境设区市”。
这7年来,苏州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体系呈现三个阶段。2018年至2019年是问题导向阶段,2020年至2023年是创新行动阶段,2024年起进入精准施策阶段。总的一条主线是:政府与市场合力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等全生命周期的难点问题。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线企业对于成本与效益更敏感,也更能体会到苏州优化营商环境的细腻之处。史广星说:“我们公司2010年10月在昆山创业成立,到现在正好14年。因为我们的客户有很多是世界一流的企业公司,所以我们的定位是:在电子连接器、金属注射成型件(MIM)和小型精密组件这几个产品方面,成为世界一流的精密零部件智造企业。如果要提一点建议,就是希望政府部门从产业链整合、融合发展的角度,推动区域内上下游企业的交流合作。”
而苏州君子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学军认为,像苏州这样的产业大市,应该涌现更多更大规模的产业基金,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毕竟,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全国性现象在苏州还不同程度存在。
作为投资界人士,他认为,苏州实施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行动,为企业提供信贷、股权、金融顾问等全方位金融服务,这个值得称道。今后最好对小微企业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制度,努力做到应免尽免。对于大企业,引导上市公司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垂直整合。
摸清企业全生命周期,政府手持供需“一本账”
2024年,苏州以市场化为鲜明主线,为企业降本增效添活力,打造综合更优的要素环境,推动资源供给更好更快匹配企业需求。
记者从苏州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至2024年12月,用地方面,市资源规划局牵头制定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方案。市工信局制定“数据得地”指导意见,为88家企业供地3188亩。新开工“工业上楼”项目165个,累计供应产业用地1.85万亩,有效加强规划资源要素保障;融资方面,强化贷款贴息、投资基金、融资担保等支持,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支持2.3万家企业获得授信2199亿元,“科创指数贷”支持4119家科技型企业获得授信超800亿元,去年1至10月全市金融机构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61%,同比下降42个基点。苏州工业园区风险补偿资金池项下已拓展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14款政策性金融产品。
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77.37%,在全省率先建立并推广运用“科创指数”评价体系,全面落实各项惠企创新政策;组织开展苏州“1030”产业沙龙、生产性服务业沙龙,启动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区域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强化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推进跨区域标准统一互认。
今后,政府将继续紧扣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紧扣制约企业发展的“高频事件”,紧扣政府有为、企业有感,精准对接企业在市场准入、运营成本、要素获取等方面的需求。
苏州科技大学教授、苏州高新区长江产业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天舒认为,对苏州而言,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是,政府在提供服务中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各地各部门听懂企业诉求,也摸准了企业需求,从一个问题开始,把企业需求“转码”为惠企暖商举措,针对需求提供“增值服务”。(记者 张帅)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