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江苏盐城:逐“绿”向“新”,“碳路先锋”奋楫笃行

苏州新闻网 2025-01-07 15:06

黄海之滨,“湿”意盎然;迎风沐光,逐“绿”前行。

生态是盐城的优势,绿色是盐城的底色。盐城是全国首批、江苏省唯一的碳达峰试点城市,也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支持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城市。

绿色转型,“碳”路未来。2024年,盐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有序推进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先行先试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坚决当好绿色低碳的参与者、推动者、示范者。

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坚持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盐城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着力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

“2024年,我们生产的海上风电叶片占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看着满负荷运行的生产线,射阳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肖军话语中透着自豪,“在手的订单已排到2025年9月。”

历经多年耕耘,射阳中车智造产业园已建成四期,落地时代新材等海上风电主机、大兆瓦叶片制造项目。从国内首款碳纤维拉挤梁海上叶片,到国内首款可回收风电叶片,再到全球最大功率漂浮式风电机组,一批代表前沿技术的新能源装备在射阳中车智造产业园相继试制、投产。

不断强链补链延链,盐城全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占全国40%以上,叶片产能约占全国20%,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居全国城市第一;盐城市牵头申报的盐常宿淮光伏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盐城市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

在全球光伏行业单体规模最大的组件基地——通威太阳能科技盐城基地,全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高效光伏组件产品陆续下线。除了通威,盐城还集聚天合、阿特斯、协鑫、润阳、晶澳等光伏行业龙头企业,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

AGV小车高效运转、机械臂自动“挥舞”、螺栓拧紧机精准装配……在中国一汽盐城分公司,一个个涂装后的车身经过内饰、底盘、外饰等装配线后,顺畅运转至检测车间,接受出厂前的全方位多重检测,最后等待下线发运交付到车主手中。该公司首款新能源车型——奔腾小马在2024年5月量产下线,截至2024年底累计产销超6万辆,为盐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盐城积极抢抓汽车产业变革机遇,将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作为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加快构建整车带动、动力电池支撑、零部件转型的产业发展格局。2024年汽车产业规模重返千亿元。

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涉及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细分领域,拥有规上企业近400家,基本涵盖节能环保产业上游技术研发、设计,中游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及下游运营、管理和维护等环节。

先行先试零碳产业园建设

围绕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设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认证国际化,盐城市在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滨海港工业园区开展零碳产业园区试点建设,探索绿色低碳智慧理念在实践中的模式创新与技术验证。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入选江苏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3家零碳产业园全部实现核心区可溯源绿电接入。

“绿电物理可溯源是产业园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企业叩开海外市场、提升竞争力的底气。”大丰港零碳产业园负责人说,园区探索“绿电+氢能”发展模式,致力打造国际合作产业项目承载区、绿电绿证交易先行区和绿色转型低碳发展示范区。

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看天吃饭”,具有不稳定性。如何将富余的电“挪”到高峰期使用?那就不得不提新型储能。位于射阳港零碳产业园的远景射阳储能电站功率250MW、容量规模500MWh,是江苏目前最大的独立储能电站。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射阳港零碳产业园全力打造全时段绿电供需平衡的园区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样本。全国首个园区级绿电绿证服务联合体在这里成立。

挖掘“绿电+冷能”的资源禀赋,滨海港零碳产业园加快推进冻干果蔬、海洋算力中心等项目,积极招引液空储能、冷能空分、制冷装备等冷能产业链项目,打造LNG冷能综合利用产业集群。

总投资60.5亿元的吉电绿氢制储运加用一体化项目是大丰港零碳产业园重点项目,建成后年制绿氢约5万吨,可满足金光博汇、联鑫钢铁等企业用氢需求,助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立足绿电资源优势,盐城积极推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绿色项目优先落户零碳产业园,打造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等高端要素集聚高地。

如何科学精准地实现碳盘查?立足物联设备和区块链技术等,滨海港零碳产业园对园区企业碳排放进行监测、分析、诊断,自动生成节能降碳方案,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在射阳港零碳社区,零碳生活有了生动模样。光储充一体化车棚每天产生绿电2700度,可容纳70辆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居民自觉践行零碳行为公约,零碳理念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

在认证国际化方面,盐城加强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英国标准协会(BSI)、南德(TüV)、必维(BV)、落基山研究所(RMI)等权威认证机构合作,推动绿电溯源、碳足迹核算认证与国际接轨,为入园企业开展碳足迹一站式服务。

厚植绿色生态底色

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家谱”不断丰富;精准推进“扩绿”,绿色家底更加厚实;“好空气”是盐城的城市名片,“盐城蓝”洋溢着满满幸福感……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盐城不断强化生态保护,厚植绿色生态底色,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盐城市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全省第一,省考及以上断面全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

“蓝天白云、水清岸绿”已成为盐城人民生活的“标配”。

建设幸福河湖,是保护河湖资源禀赋的有力之举。对照“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建设标准,盐城市进一步加大幸福河湖建设力度,推动河道清淤疏浚、岸线生态修复、河湖水质提升、文化景观打造,“一湖好水、一尾好鱼、一幅美景”逐步变成美好的现实图景。2024年,全市建成幸福河湖154条,总长575公里。

充分挖掘造林潜力,精准推进“扩绿”。2024年,全市共完成新造林2.2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37%。阜宁、滨海、响水加强林、绿、湿相融,完成黄河故道沿线造林1773亩。开展耐盐树种试验,完成盐碱地造林4756亩。

互花米草防治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作为全国互花米草治理的主战场,盐城坚持“保护优先、分类治理”原则,努力用最低程度的干预实现最大的防治效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市累计除治互花米草27.6万亩,提前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互花米草入侵蔓延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在厚植生态底色的同时,盐城积极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构建全域旅游、全景世遗的旅游空间格局。2024年1月至11月,全市4A级以上景区接待游客量5742.55万人次,同比增长35.9%,增幅列全省第一。

秉持敢为人先的胆识,怀揣探索求新的壮志,盐城将一如既往在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上破浪前行,奋力开创绿色美好未来。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