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滔滔,濠江奔涌。
相隔千里,情义深重。
二十五载岁月流转,清香茉莉与圣洁莲花,交相辉映,美美与共。
江苏新闻广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特别策划《“苏”写华章同心相“莲”》。
半岛老城,炮台山下,历经数百年历史风雨,澳门大三巴牌坊岿然屹立,它不仅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印记,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繁荣发展的见证者。在历史街区保护活化、“旅游+”多元模式推动下,文化作为联结苏澳情缘的纽带,编织出一幅幅融合发展的美丽图景。
(澳门邮电厅职工宿舍改造前与后对比图,“M8澳门八号”项目团队供图)
内地人赴澳门之行,必从大三巴牌坊开始,这个最负盛名的地标前永远游人如织。
穿越四百年时空之门,从大三巴牌坊一路向南,沿着街巷漫步,两旁中西方风格建筑林立、错落有致,抬眼可见“M8澳门8号”。这座镶嵌在历史风貌老城里的高颜值商业新地和周边环境相得益彰,充分吸收旧楼元素,让洗衣池等旧物“新生”,登上天台,可俯瞰仁慈堂屋顶上的巨幅创意油画,8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尽收眼底。M8项目董事吕育敏告诉记者,此处前身为邮电厅职工宿舍大厦,在更新重建中“精雕细琢”,尤为看重对独特历史印记的保留:“整个外立面设计很简洁。水磨石是跟历史的邮电局水洗石是互相呼应的,然后透光云石,避免给到周边的居民造成眩光的影响。城市更新,应该跟周围环境是互相结合,澳门文化局对历史城区的重建有一个很严格的要求,这是澳门人对世界遗产的庄严承诺。”
(该项目外墙材料创造了“最大曲面热熔复合石材玻璃”吉尼斯世界纪录)
(从M8项目天台俯瞰创意油画和城市景观)
回归祖国后,“澳门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片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的中西特色建筑共存的历史城区,是400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多元共存的结晶。澳门特区政府近年来持续对历史片区的重建活化利用,正是对这一庄严承诺的深刻践行。
(何芷晴)
这种多元共存、创新融合,展现了澳门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独特样貌,更加速文旅焕新深融,历史片区渐成澳门独特的文旅目的地。威尼斯人澳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传讯及社会事务特别项目助理总监何芷晴表示:“在这个园区里面,活化的定位跟宗旨是想要重塑激活、融旧立新,不会改造这个地方原本的模样,而是把一些新的活力、新的功能、新的生命注入。”
中西文化融合交织激荡澎湃新潮,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如涟漪一般传播扩散,影响愈发深远。在满眼红墙绿瓦的澳门福隆新街,记者见到了正在参与一场文化推广活动的李卉茵。十多年前,她在澳门机缘巧合下结缘昆曲《牡丹亭》,之后到南京求教戏曲名家,花了七年时间从台下观众逐渐成为台上水袖丹衣、字清腔纯的昆曲演员。
(李卉茵在澳门接受江苏台记者采访)
“有机会我更希望我的剧能在江苏演。”外形时尚靓丽的李卉茵身上有着众多光鲜标签,她最钟意的还是“澳门昆曲推广者”,更乐于看到传统文化艺术在中西方文化荟萃地流淌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江苏文化是非常吸引人的,它非常深厚。你看昆曲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桥梁。我相信25年前你说昆曲,澳门100个人100个人都不知道。喜欢戏剧的年轻人很多,我们就成立了澳门中华昆曲文化协会,这四五年来,我们(演出)能覆盖的人群可能有超过100万。”
以文化为媒,25年来,联结苏澳两地的情谊纽带更加紧密,文化交流互鉴延伸至多个领域。2006年,江苏导游唐画画第一次带出境团的目的地就是澳门。多年来,她接待的赴澳门旅客不计其数。她深切感到,从“买买买”的购物团、到“自由行”“文化深度游”,越来越多的江苏游客希望在澳门深入体验中西交融的多元文化特色。中国国旅(江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公民游中心港澳部经理唐画画:“当你漫步在澳门半岛,就是一步一景,感受到浓浓的历史底蕴。现在很多年轻人拍婚纱照愿意到澳门去,就很出片。小到一碗车仔面,大到米其林三星都能找得到,她满足了各种人群的需求。”
“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是澳门重要的发展定位。一方面,中西方融合的历史文化吸引全球游客纷至沓来;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快速发展、一系列旅游通关政策落地等,也在助推澳门成为热门目的地。澳门旅游局局长文绮华表示,得益于苏澳两地持续深化的交流机制,澳门“旅游+”跨界融合将有效拓展:“江苏现在已经是我们五大内地客源之一,还在不断地增长当中。我们跟江苏都有很多不同的合作,2021年我们成功在南京举办了澳门周的其中一站,在夫子庙,现场活动吸引超过25万居民参与。以文溯旅、以旅彰文,我相信在未来能够多挖掘一些澳门更深度的文化体验给我们江苏的朋友。”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刘雨薇 查多 编辑/汪泽)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