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行公祭,法立典章。2024年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十周年。十年来,每一次国家公祭都是一次对记忆的唤醒,都是一次对和平的呼唤。从2014年至今,十年里的每一张面孔,每一次讲述,每一段故事,都在对历史作答,和平、爱与纪念生生不息、山高水长。
2024年12月1日,一年一度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如期举行,夏淑琴在家人的陪伴下,再一次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前,找到了7位亲人的名字。这面刻有死难者名字的名单墙是30万遇难同胞共同的墓碑,10665个名字是他们共同的碑文。作为幸存者,夏淑琴数十载坚持为历史真相奔走。2014年首次国家公祭仪式上,她作为幸存者代表,与习近平总书记一同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说:“我回想到习主席2014年到南京来,当时我非常得激动,还跟我们握手,大家都是感觉温暖和热情,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我希望世界和平,永远和平。”
国家公祭日设立的背后,是很多人不懈的努力。2012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邹建平递交了一份议案,提出应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议案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代表们一致赞同。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此,30多万被侵华日军血腥屠杀的遇难同胞、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有了一个以国之名,举国同祭的纪念日。
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邹建平说:“这十年间,我亲眼见证了国家公祭日从初步设立到逐步完善的全过程,见证了公祭活动不断完善与丰富,更加庄重、更具意义。如今,国家公祭日已成为全国人民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时刻,它所承载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也日益凸显。”
每天早上八点半,钟声总是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准时响起。首批进入纪念馆的12名观众分两组撞响和平大钟13声,寓意勿忘国耻。2014年至今,越来越多人走进纪念馆,也有越来越多人在帮助南京还原史实拼图。今年的公祭日前夕,美籍华人鲁照宁再一次如约而至。从2004年起,鲁照宁累计征集并捐赠给纪念馆的史料达2400余件。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侵华日军的军人手牒、刊登日军占领南京后状况的《纽约时报》原件、日本人撰写的南京大屠杀题材书籍等一批珍贵资料陆续在纪念馆展出,成为历史的有力证据。
美籍华人鲁照宁说:“自己收集资料的时候,只是一心一意想把被消失掉的痕迹、残缺的历史遗留物打捞回来。在打捞时候发现我的家史跟国史相关,最后知道我家有六位前辈,就是因为日军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直接与间接地捐躯的、牺牲的。国家的命运,就是家庭的命运,所以这也是分不开的,有国才有家,所以捍卫和平。”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自首个国家公祭日以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增860件(套)文物,截至目前,馆内各类藏品总量已达19.3万件(套)。纪念馆年接待量从2014年前的600万人次,增加至800万人次,总接待量超过一亿人次。海外同步悼念活动也渐成惯例,参与队伍不断壮大,从几个国家几个侨社团,到如今70多个国家和地区、160多个侨社团。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南京人民不会忘记,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都不会忘记。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夏春涛说:“公祭日、公祭仪式一年一次,通过这种形式,宣示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决地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公平正义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严正立场。尤其在当今全球还很不安宁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民族之痛,永不敢忘!年复一年的国家公祭,如同一面常拭常新的历史明镜,让人们在缅怀死难同胞中体悟历史的痛感,在钩沉屈辱记忆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也向世界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把民族的苦难铭刻于心,把和平的愿望付诸于行,这就是对逝去同胞与英雄先烈们最好的告慰!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朱晓莹 郭奉铭 姜超楠 杨国 冯水清 亓晨 龚俊杰 编辑/胡超 张萌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