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1994—2024:耄耋老兵伉俪的30年“祭忆”

苏州新闻网 2024-12-13 15:14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去位于南京城东的江苏省军区南京第14离职干部休养所拜访耄耋摄影师刘健芝、祁恩芝伉俪。

刘健芝、祁恩芝近照。

刘健芝爷爷刚过97岁生日,祁恩芝奶奶也已89岁。在老两口洒满阳光的摄影工作间里,我们与一座城市持续30年的祭奠“迎头而遇”。二老熟练地操作鼠标,在电脑页面中打开、打开、再打开,每一年的“9”号文件夹收藏的都是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主题摄影。记忆的闸门开启:从1994年首次拍摄南京公开集会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活动,到2014年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30年,他们从未缺席。

抗战老兵的必然选择

老人的家温馨舒适,墙角放着孙辈画的夫妻俩肩并肩的油画。走进里面的工作间才感受到:这对爷爷奶奶“不一般”。

两面靠墙的橱柜里摆满了各式相机、镜头,胶片纸袋一层层紧密排列,一本本厚厚的影集、剪报、笔记本全是“影”事记录。

刘健芝祁恩芝合影。李晓华 摄

大女儿刘敏说,父母一直爱好拍照,没退休的时候就给家人拍,所以和别人家孩子比他们家的照片特别多。早些年,为了方便冲洗照片,刘健芝还将废弃的子弹箱改造成简易小暗房。先后从原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离退休后,两位老人志同道合,一起自学、上各种摄影学习班,努力创作,非常潮流地成为“视觉江苏”等各大专业图片网站的注册摄影师,并成为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问他们关注什么主题,刘健芝中气十足地说:“我们拍‘正能量’作品,主要是建设成就、好人好事、军民情谊等。”

2016年9月18日,全球生态旅游大使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世界和平心愿墙”上签名。刘健芝 祁恩芝 摄

“他们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南京,堪称南京‘活地图’”,刘敏毫不掩饰对父母的佩服。二老做事严谨细致,详细记录所有展览、发稿情况:总计有1400余幅作品入选国家、省市级影展影赛,3600余幅作品陆续在《解放军画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全国20多种报刊上发表……纸质相片时代,每次拍完照片,他们都迅速回家冲洗,“冲洗完照片,我们就骑着自行车连夜到报社送片子。”

对刘健芝夫妇来说,选择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主题进行摄影创作,几乎是必然。因为,他们都有深深的抗战印迹。

2018年12月13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正觉寺遇难同胞丛葬地,参加悼念活动的学生献花。刘健芝 祁恩芝 摄

1943年,年仅16岁的刘健芝在老家山东招远参加八路军,投身胶东抗战。因为年纪小、腿脚灵活当上了通信兵,“人在战壕里跑,子弹从身边飞,有一颗擦着我脚踝穿了过去,当时血就哗哗地流。”抗战胜利后,刘健芝从胶东军区转战华东军区以及多地部队,历任排长、连长直至师长……离休前任原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时,祁恩芝才2岁。父亲随清华大学到昆明西南联大,直至抗战胜利,祁恩芝和母亲才与父亲团聚。1951年抗美援朝之际,就读于南开女中的祁恩芝报名参军。1987年退休前任原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教保处参谋。

1994年12月,南京首次公开集会悼念30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刘健芝 祁恩芝 摄

1994年12月,南京首次公开集会悼念30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一名女孩用白布擦拭雕塑。刘健芝 祁恩芝 摄

1994年12月,南京首次公开集会悼念30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12月13日上午,刘健芝、祁恩芝从城东骑车去了城西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首次公开悼念活动上,广场的常青树上挂满白花,纪念碑前菊花朵朵,小女孩用白布轻轻擦拭雕塑,南京一位中学生代表慷慨发言,吴子牛导演的《南京大屠杀》电影开机……这些珍贵的画面被他们一一用影像定格。

“一定要通过我们的镜头把历史传播、传承下去。”刘健芝说。

见证一个国家的意志

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刘健芝说,听到这个决定特别振奋,“这个决定使得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纪念上升到国家层面,这说明日益强大的国家更加重视历史,要向全世界说出真相,让后人莫忘国耻,奋勇前进。”

2014年12月12日晚,南京十三中锁金村分校师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前悼念。刘健芝 祁恩芝 摄

打开电脑上2014年9号文件夹可以看到,这一年12月,已是耄耋之年的刘健芝、祁恩芝夫妇步履匆匆:

1日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祭活动首次举行。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冥思厅,死难者遗属携数代家庭成员家祭的珍贵画面,首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12日上午,二老去锁金村四村拍摄南京十三中锁金分校的社区活动,学生和市民一同表达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热爱和平的心愿;

2019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3000只和平鸽展翅高飞。刘健芝 祁恩芝 摄

12日晚,十三中锁金村分校师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前悼念。照片记录了现场全景:华灯初上,路灯光影点点,学生们表情凝重庄严,画面感人。这张照片从高处俯拍,摄影者祁恩芝时年已79岁高龄。“爬那么高不怕吗?”记者问。她回答,“那会儿不知道怕,就想爬上去拍一张好的。”

13日上午,两位老人分头奔波于南京航空烈士墓、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正觉寺遇难同胞丛葬地。他们记录下了10点警报拉响时,学子们悲痛的眼神、寒风中战栗的白菊等。

13日下午,张纯如父母张绍进、张盈盈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祭鼎,二老拍摄了他们敲响和平大钟的瞬间;

刘健芝、祁恩芝在拍摄。江苏省军区南京第14离职干部休养所供图

13日晚,夜幕初降。中日韩三国僧人、国际友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部分学生和市民代表,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守灵并点亮烛光,对罹难同胞献上深沉哀思。僧人们手托红烛、低头默哀。

指着画面上跪拜的日本僧人,刘健芝对记者说:“你看他们的头弯得多么低、多么用力,他们神色庄严,默默祈福。”

……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授、原新华日报高级记者于惠通很早就认识两位老人。“几乎在每次活动的‘长枪短炮’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于惠通说,刘健芝夫妇用摄影的表达形式记录每个时间段的记忆,“堪称江苏摄影界的楷模”。

为历史建档

问二老年轻时候的事,他们有时会记不住、答不出,可是问具体哪些照片在几号文件夹,他们却能精准报出。每一年的9号文件夹收藏着30年间清明节以及“8·15”“9·18”“12·13”等重要纪念日活动照片,俨然是一座颇具规模的“档案馆”。

2015年12月13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拍摄的“烛光祭”活动现场。刘健芝 祁恩芝 摄

刘健芝夫妇还为多位幸存者留下珍贵画面。1996年8月15日,日本铭心会来宁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曾亲眼目睹7位亲人惨死的幸存者倪翠萍拉开左肩上衣,露出触目惊心的枪伤;2017年4月4日,幸存者葛道荣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只见他手捧鲜花,表情凝重……

幸存者李秀英一直是二老镜头中的焦点。2003年12月13日,刘健芝夫妇拍下李秀英坐着轮椅参加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66周年祭的画面。2004年12月13日,镜头却只能记录下李秀英家人手捧她遗像的场景。2005年1月20日,李秀英诉日本右翼侵害名誉案胜诉。老人虽未能亲自等来日本右翼分子道歉,但正义的胜利足可告慰她在天之灵。

2000年2月27日,南京举行声势浩大的“声援东史郎座谈会”,白发苍苍的东史郎多次鞠躬。刘健芝 祁恩芝 摄

刘健芝夫妇拍摄的日本老兵东史郎南京道歉的照片,被媒体广为采用。东史郎曾是一名侵华日军士兵,后公开出版了自己的部分日记表达对侵略的反省和对中国人民的谢罪,因而受到日本右翼分子的恐吓。2000年2月27日,南京各界人士举行声援东史郎座谈会,白发苍苍的东史郎面对南京人民的正义之举感激万分,多次鞠躬。东史郎面对各个方向所有人不停鞠躬道歉的模样,刘健芝至今仍历历在目,“虽然当年他曾是侵略者,但是能够来到南京满怀忏悔道歉,我能感觉到他是真诚的。”

2015年12月13日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烛光祭。刘健芝 祁恩芝 摄

随着年份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年轻人出现在老人的镜头里。2017年4月4日,来自澳大利亚青年领袖营的20多名学生代表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2017年8月15日,南京大屠杀期间无私救助难民的约翰·马吉的孙子克里斯·马吉来到纪念馆参加“国际和平集会”,神情肃穆、静默站立……

2018年,夫妇二人将摄影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祭奠活动纪实》以及2万多张图片无偿赠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感谢二老的无私捐赠,纪念馆奖励了他们3.5万元,而刘健芝、祁恩芝又将奖金悉数捐赠给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

如今,刘健芝夫妇身体康健,唯体力稍退,出行常用轮椅代步。今年7月,坐在轮椅上的祁恩芝还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拍下了观众注视魏特琳雕塑等画面,轮椅并不妨碍他们举起相机。

陪老人在干休所院中漫步,二老一路讨论着:今年的红枫不错,银杏叶子落了,拍不成了……从抗战烽火中一路走来,他们在感叹,在享受:此刻,和平真美。

【点·评】用“祭忆”照亮未来

杨丽

雨果说,开展纪念日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如何让历史的火炬,照亮我们的未来?每个人都可以行动起来。30年来,抗战老兵刘健芝与妻子祁恩芝坚持用相机记录下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各项活动,成为“祭忆”的见证者。

“历史是由幸存者书写的。”华裔作家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一书中这样写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幸存者们正在凋零,历史需要被留住。“9号文件夹”为历史建档,把“祭忆”封存在照片里,更加凸显耄耋老兵伉俪用镜头记录“祭忆”的意义。每一张照片,都是他们用心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每一个被定格的瞬间,又是历史被唤醒、被怀念的不灭见证。

老兵夫妇从抗战烽火中走来,他们自觉选择为纪念历史而尽绵薄之力。个体的自觉行动,是因为他们心中装着家与国。个体有行动,国家才有力量。从地方公祭到国家公祭,从个人记忆、家族记忆上升为国家记忆、世界记忆,凝聚起更广泛共识、汇集起更磅礴力量。南京大屠杀这段悲怆的家国记忆、世界记忆,正通过海量书籍、口述、数字影像资料等,被全世界越来越多爱好和平的人士看到、听到、了解和传递。

记录者们也在老去,需要年轻人传承下去。了解历史、记录历史、书写历史,我们的年轻一代责无旁贷。让历史告诉未来,呼唤青春力量:接过老兵夫妇手中的“相机”,将镜头对准当下,不忘过去、珍惜当下,汲取力量、开创未来!

文字 田梅 杨玉梅 王晓映

剪辑 胡楠

摄像 魏林娜 胡楠

美编 朱丽

统筹 涂珂

通讯员 孙俊领 赵梓清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