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迎来揭牌成立五周年。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示范区建设五年来,不断加快完善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金秋时节,来到地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苏州南站,站内装饰装修工程正在收尾,为年底沪苏湖高铁的正式投运做准备。这里集合了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苏州轨交10号线等多条线路,结合现有的公路网络,以及规划中的水上码头和低空飞行基础设施,未来从这里出发,到长三角各地的通行将大大提速。
苏州市吴江区铁路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朱帅剑说:“今年年底前,沪苏湖以及沿线的所有的高铁站都将具备通车条件,能拉近长三角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推动周边城市互联互通,促进长三角区域资源互补和协同发展。”
当前,“轨道上的长三角”正疾驰而来。随着交通网络越织越密,示范区内的经济协同、产业合作也迎来新机遇。总部坐落于苏州吴江的微康益生菌,是一家专注菌种研发、生产及应用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公司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一体化则成了最好的催化剂。
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马张良说:“像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我们跟他们有一些校企的合作,那我们从这些学校能招引一些专业的人才过来。苏州人才的支持政策、支持力度也都比较大,能够让这些人才真正留下来。”
绿色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底色。连接吴江、青浦、嘉善三地的太浦河,是示范区第一条建立“联合河长制”的河道。在这里,一套“太浦河云管家”数字平台, 覆盖了从太浦闸到金泽水库的约44公里水域,归集了示范区三地近3万条跨省域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水域内发生问题,可快速进行感知、识别、预警、报告。
苏州市吴江区环境监测站副站长施志伟说:“我们数据共享,上游如果出现了异常,下游就可以及时知道。那么下游有一些异常,我们上游也可以知道,形成了一个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五年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创新成果加速涌现。累计推出136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8项已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施志鹄 房崇逸 周敏琼 供片台/苏州台 编辑/刘璐)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