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仪式暨惠民演出在南通举办。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金丽生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曲艺)”荣誉称号。
中国曲艺牡丹奖设立于2000年,是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主办的全国性曲艺专业最高奖,是曲艺界高度重视、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翘首期待、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奖项,每两年评选一届。
本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共收到465个节目,经初评、4个分赛区比赛、终评,共评出节目奖5个、表演奖6个、文学奖4个、新人奖5个。
为褒扬在曲艺艺术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为曲艺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曲艺家,经中国文联研究决定,授予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金丽生、单弦表演艺术家张蕴华两位同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曲艺)”荣誉称号。
今年81岁的金丽生,从艺已有63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评弹代表性传承人。他嗓音高亢明亮,演唱韵味醇厚,说表清脱有力,具有深厚的表演功力。代表作有《杨乃武》《秦宫月》《四郎尽忠》《林冲踏雪》等。60多年来,金丽生获得的荣誉无数,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我深深地感到,与新时代的要求、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这个奖项所代表的崇高荣誉相比,我所做的还远远不够。有生之年,我将致力于苏州评弹的传承与创新,确保生命不息,传承与创新不止。”
六岁学唱青衣
兜兜转转上了评弹学校
1944年,金丽生出生在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六岁时便开始学习青衣。到了七八岁,已经能在2000人的大会场清唱《玉堂春》。当时台下观众无不赞叹他有天赋,唱得好。
九岁时全家迁至苏州,金丽生与京剧的缘分也因此暂告一段落,但跟评弹的缘分却由此开启。“十四五岁时,每天晚上和邻居去苏州久安书场听,从那时起,苏州评弹彻底把我吸引住了。”
上高中时,金丽生已经学会“宝玉夜探”“莺莺操琴”(杨振言)等六个开篇。高中毕业后,在等待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录取结果中,金丽生偶然看到苏州评弹学校的招生告示,决定参加考试,蒋月泉、周云瑞、景文梅、朱介生等评弹艺术家对他的表演和嗓音十分欣赏,由此成为苏州评弹学校的首届学生。“从那时起我决心一定要把评弹搞好。”
在传承中创新
争做最好的评弹响档
评弹学校学习一年后,金丽生正式拜入弹词名家李仲康先生门下,成为李氏《杨乃武与小白菜》的第三代传人。学成后,金丽生便开始独自跑码头唱单档。当时每天要演出日夜两场,金丽生对自己要求很严,每次上台演出前都先试说一遍,这样一天下来要说七八个小时书。“当时的我只有一个想法,将来要成为最好的评弹响档,所以再苦也咬紧牙关。”响档,是指在评弹演出中广受欢迎、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演员。成为响档绝非易事。
此后,在长达六十余载的艺术生涯中,金丽生跑遍了江浙沪数百个乡村码头,为听众演唱。深入学习多种流派唱腔的同时,他巧妙地将京剧、昆剧和话剧的表演手法融入弹词表演中,对严调、陈调、蒋调等传统唱腔进行了消化吸收,并结合自身嗓音特质和情感理解,做了局部改良,最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唱腔风格。《淑英夜思》《大堂翻案》《学台翻案》《不怕难》《双官诰》《林则徐》……他的这些代表唱段,无不让听众赞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出人出书是关键
传承人没有退休一说
1997年初,金丽生出任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主管业务与艺术工作,随即进行了周密的“出人出书”规划。深知长篇书目是吃评弹饭最根本的东西,金丽生坚持以长篇为核心,巩固并繁荣评弹市场。同时重视中短篇作品的创作与排演。在金丽生担任副团长的12年间,苏州市评弹团每年的演出场次都高达6000至8000场,连续十多年稳居全国曲艺表演团体榜首。
金丽生将青年演员划分为三个梯队进行针对性培养。第一梯队由已具备知名度的实力派演员组成,邀请老艺术家辅导排练,使他们在重大赛事和展演中提高声望;第二梯队由具备长篇说表基础的青年演员组成,对他们进行规范化教育训练,并创作排演中篇作品;第三梯队则由新学员组成,帮助他们完成从学生到演员的角色转换。
经过他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苏州市评弹团成功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库。盛小云、袁小良、王瑾、施斌、吴静、王池良、张丽华……这些当今评弹界的耀眼明星,都是他“三个梯队”计划中的一员。
老骥伏枥,永不停息。退休后,金丽生仍未曾停下脚步。
自2003年起,他带领苏州市评弹团走进苏州大学,开设《苏州评弹鉴赏课》,二十年来,吸引了一万多人次来听课。此外,为了培养评弹事业的接班人,金丽生不仅亲自操刀制定培训计划,还担任班主任,邀请了众多名家大师为青年演员上“大师课”。
直至今日,金丽生依然活跃在各大曲艺舞台、讲台以及票房活动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位国家级传承人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传承人是没有退休一说的”金丽生说。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