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苏州资讯

明年2000吨级船舶全天候畅行

名城文旅 2024-10-26 09:40

河港纵横交叉,湖荡星罗棋布,运河贯流城周,港口码头林立。“东方水城”苏州,在水路交通运输上历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木帆船,到如今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杨林塘、苏申外港线等干线航道上千吨级船舶全天候畅行,苏州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见证了千年古城与新中国同呼吸共成长的辉煌历程。

整航道修驳岸设航标

苏州航道的通航能力显著提高

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严锴介绍,75年前,苏州的水路交通状况与今天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当时航道条件落后,连清淤设备都没有,1958年以前,航道疏浚需要人工铲耙、效率低下,导致许多地方存在航道狭窄、淤积严重的问题,严重影响水路运输的效率。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是当时最为繁忙的水运干道,然而由于航道急弯狭浅、水流湍急,经常发生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苏州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了航道整治、驳岸重修、航标设置等一系列工程。整治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包括枫桥和彩云桥航道的裁弯取直工程、浒关市河工程、横塘段航道治理工程等;对损坏塌陷的吴江段及浒墅关至枫桥等沿河驳岸,进行了修复重建;在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及苏申内外港等航线上,新建过河标、接岸标、导标、三角浮标及风讯信号杆等40余座指引船只通航的重要航标,结束了苏州内河无航标的历史。上述工程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苏州航道的通航能力,对沿线的大运河文化遗产,如寒山寺、枫桥、宝带桥等也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

水运现代化加快进程

“黄金水道”日均往来船舶超千艘次

水路运输是物理通道,也是时代印记。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实施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等发展机遇下,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加大对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全力推动水路交通运输现代化进程。目前,苏州内河港口加快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建设步伐,现已初步形成安全有序、绿色低碳、创新智能、管理高效的内河港口服务体系;苏州内河航道以“通江入湖、联网畅通”为目标,强化了骨干航道对区域运输通道和重要交通枢纽的支撑作用。

如今,不同于以往人工清淤凭经验作业,除了大型机械设备的投入,水下多波束扫测技术的应用,可将水下三维数字地形图与全景影像相融合,预先为内河航道清淤除障提供数据支持,确保精准施工、航道畅通;苏州内河航道上,179座航行标志形成的视觉航标体系,更为往来船只筑就一道安全防护墙。

不仅如此,徜徉河岸,水上船舶穿梭往来,航道沿岸绿意盎然,沿河步道风光旖旎,日益完善的苏州航运基础设施不仅改善了沿岸环境,更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蒋玉军介绍,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运运量大、成本低、污染轻的优势,是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目前,苏州大宗货运主要由水路来承担。据统计,目前京杭大运河苏州城区段日均通过船舶1000艘次以上,2023年货物通过量超1.9亿吨,堪称“黄金水道”。

加快打造“水运江苏”

苏南运河“三改二”工程全力推进

去年,省政府统筹部署,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明确苏南运河要由三级航道升级为二级航道,到2025年要实现2000吨级船舶全天候畅行目标。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苏州奋勇争先。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郎晓頔表示,苏州正在全力推进苏南运河“三改二”项目前期工作,近期将实施全线航道疏浚、何山桥改建等工程,增大航道的底宽和水深,消除跨河桥梁碍航因素。整治完成后,预计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可通行船舶将由1000吨级提升为2000吨级,能更好地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加快推动水运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苏州港航还在积极推进京杭大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航道基础设施、整合改造沿线码头、改善提升沿线环境、开展智慧航道建设、增强服务保障能力等,不断提升航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目前,苏州正在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水运体系,目标是实现由水运大市向水运强市的高质量转型升级。”郎晓頔说。(苏报记者 徐蕴海 苏报通讯员 侯成成 呼延爽)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