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海有舟可渡,山有径可行。多年来,一批批江苏援疆人才跨越山海,在新疆伊犁挥洒汗水,播撒希望。在“亲情滴灌”下,如今伊犁已经成为江苏人“边疆的家”。近日,记者分多路深入伊犁,探寻江苏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润疆、民生援疆等工作的点滴成果,从伊犁群众日益上升的幸福指数中,展现跨越万里的“苏韵伊情”。
“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近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六星街上,悠扬的手风琴声随风飘荡,琴声里,传来苏联民歌《喀秋莎》的旋律。
跟随音乐,记者来到六星街民俗文化陈列馆,这里的二楼收藏了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800多架手风琴。据悉,这些手风琴是生活在伊宁市的俄罗斯族居民亚历山大·谢尔盖维奇·扎祖林历时40多年收藏而来,最小的仅有巴掌大,最重的超过16公斤。其中镇店之宝是1827年生产的俄罗斯手工手风琴,琴身纯手工木制,键盘由象牙做成,比世界上第一架手风琴只晚5年。
这座亚历山大手风琴珍藏馆,正是由南京援疆工作组援建的。不仅如此,亚历山大手风琴珍藏馆还被打造成“俄罗斯族巴扬艺术”非遗保护基地。2024年,六星街景区入选第四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
“在这里体验到了精彩的民族文化,是值得一辈子回忆的事情!”距离六星街不远处的喀赞其民俗旅游街区,来自中国台湾的游客蔡香兰正在喀赞其石榴花展览馆前与当地民众共跳民族舞蹈《苹果香》。一曲舞罢,她和同伴们意犹未尽,“新疆太美了,欢迎大家也来台湾交流!”
古老的纯木结构民居、各式砖石结构别墅……步入喀赞其民俗旅游街区,就像是进入了一座建筑博物馆。在这里,清朝乾隆时期以来的古建筑有300多幢,2万多户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居民庭院星罗棋布,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等13个民族长期在这里居住。
在一处庭院内,女主人正在蓝色的墙壁旁作画。她帽子上的留苏轻轻摇晃,反射出耀眼的阳光。这样的美好生活场景对于今天的喀赞其居民来说,只是寻常。
然而十多年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无奈才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之前很多居民嫌这一带居住环境不好,都想办法搬到别处。改造后这里的居民非但不想走,很多人还投资修缮、兴建房屋。”居民阿急叶木·伊则孜说。
多年来,南京援疆工作组持续加大对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对街区进行全方位提升改造。
为喀赞其步行街统一设计风格各异的店招店牌,建成并开放锡伯店(吐达洪巴依旧居),受到广泛好评;建设石榴花展览馆,成为全面展示新疆多民族文化及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文化地标;大力推动旅游景区服务提升,游客中心、马车、电瓶车、工作人员及演员服装等焕然一新,加强讲解员、演员培训,讲解服务和演艺水平全面提高……
在南京援疆力量的支持下,伊宁市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今年9月,伊犁老城·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项目已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包括对景区内10栋历史建筑共计1906平方米进行保护性修缮;新建地上2层地下2层伊犁传统多民族庭院式风貌建筑10950平方米;新建非遗街巷5250平方米;提升改造景区内马车慢街道6公里;新建6808平方米生态停车场、旅游公厕2处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工程,预计2026年10月全面完成。
如今,街区别样景致正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在伊宁市旅游业的推动下,喀赞其民俗旅游区有近2万居民就近或居家就业创业,直接或间接进入了旅游服务业。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的改造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更为民族团结融合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喀赞其样本”。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许愿/文 、图、视频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