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苏州资讯

吴江:农业机械化让农业现代化可观可行

名城文旅 2024-09-27 10:34

在吴江,依靠机械化推动、智慧化应用和数字化加持,农业生产在发生深刻变革——

农业机械化让农业现代化可观可行

水稻田里,“无人化”插秧机大展身手,粮食生产实现无人操作;田垄尽头,一个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拔节生长,全程机械化服务在这里无声无息;茶果飘香间,各种智能设备令人目不暇接,智慧农业照进现实……

在吴江,依靠机械化推动、智慧化应用和数字化加持,农业生产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以省农机化“两大行动”为引领,以深化农业农村“1+2”改革为抓手,吴江正全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加强指导、强化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提升全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让农业现代化可观、可感、可行。

在农业机械化的助力下,吴江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多人到“无人”,“科技”让农业生产开启新篇章

传统农业生产,向来“靠天吃饭”。

但走进位于同里镇的吴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这里的种田方式,足够颠覆传统认知。

夏种时节,一望无际的水稻田里,一台台驾驶舱里空无一人的水稻插秧机有序行进,所经之处便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秧苗。

水稻抽穗季节,技术人员熟练地操作着遥控器,控制植保无人机穿梭在水稻田上空进行低空作业,把农药均匀地覆盖在水稻叶面上,有效预防稻飞虱等病虫害,为水稻病虫害防控送去“及时雨”。

这里,不仅引进1条智能化育秧流水线,还创建智能化大棚,建立了智慧农业“四情”智能监测站,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动态监测田间农作物,实现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预警智能化。

这里,在变量喷施技术加持下,无人机能按既定路径精确作业,每块地喷多喷少,不依赖人的经验,而取决于水稻生长状况。

这里,正是入选第一批省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典型基地(园区)和市智慧农业示范生产场景,并获得全省首届水稻机收“无人化”作业比武竞赛第一名和智能插秧机竞技比武“作业质量优胜奖”的吴江“无人化农场”。

在这里,不仅让农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更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可实现人力成本降低45%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4%以上、增产2%左右、增效8%左右。

“早在4年前,我们就开始对田块进行改造提升,使‘小田变大田、多块变大块’,实现了农田‘宜机化’。”园区管理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周伟告诉记者,通过联合各级农机推广站、久富农机和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方力量,“无人化农场”先后引进无人拖拉机、无人收割机、无人侧深施肥插秧机、无人植保飞机以及其他配套机具等11台(套)智能农机装备,实现稻麦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操作。

技为人用,敢为人先;一举多得,苦尽甘来。

小荷才露尖尖角。这些年,吴江持续加大智慧农业“无人化农场”探索实践,制订完善农机农艺融合作业技术规范4套,总结完善形成稻麦轮作“无人化农场”建设指导方案1套,积极探索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破解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

目前,吴江“无人化农场”建设模式已为省内外多个“无人化农场”提供整体或部分解决方案。

  从看天靠地到全程机械,“智慧”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在吴江掀起的智慧农业浪潮中,平望镇梅堰弘扬家庭农场负责人齐永军也是一名尝鲜者。

今年4月,他投资200多万元搭建了智能化育秧工厂,引入一条智能化育秧流水线及配套设施,可实现分盘、覆土、浇水、播种、叠盘、码盘等自动化作业,让传统需要12至13人完成的育秧减少至只需2至3人,育秧效率从以前每小时600盘增加到1200盘,一天内能够轻松满足400亩至600亩大田的秧苗需求。

今年夏种期间,这座智能化育秧工厂为1.6万亩水稻田供苗,服务范围辐射到了平望、桃源、盛泽3个镇。

相风等雨靠苍天,降雹鸣雷夜不眠。看天吃饭,一直是农民非常无奈的事,不仅涉及耕、种、管、收等环节,就连育秧、烘干等准备和存储环节,也全然避不开。

如何真正实现让农业生产不再“靠天靠地”?吴江从一粒种子到一袋大米,用“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建设,探索全方位服务、全链条保障的实施路径,攻坚“最后一公里”,发力农业农事全程机械化。

今年,位于平望镇三官桥村的南頔运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中心建有烘干中心、碾米中心、保鲜中心、机库等,可提供粮食烘干、加工、包装、仓储等农事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天气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吴江区农机化技术推广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吴江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大力推进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加强财政扶持,通过奖补激励,引导新建服务中心全部添置绿色清洁热源烘干设备,同时依托服务中心的设施条件,发力推进智能化育秧工厂建设。

以“每万亩水稻面积至少配备一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要求,吴江在已完成12个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近年又新建成5个服务中心,目前在建6个。到2025年,随着23个服务中心的全部投用,吴江将真正实现让农业生产不再“靠天靠地”,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从全程到全面,“数字”绘就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让种地越来越简单和高效。由全程到全面,特色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则让农业进一步提质增效。

太湖蟹是吴江的特色水产品之一。位于七都镇的浦江源太湖蟹生态养殖示范园,是全国首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在这里养蟹,既精准又省力!”蟹农张建良打开岸边的一个银白色金属箱介绍,这是园区打造的水产养殖物联网自动控制系统,箱内的电子屏幕上,溶解氧量、pH值、水温等实时参数一应俱全。

目前,基地共配备水下摄像系统、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物联网自动控制增氧设备等各类农业机械500多台(套),实现生产环节覆盖率100%。园区年产成蟹220多吨、扣蟹330多吨,年产值约4亿元。

聚焦设施农业、果茶桑、水产养殖、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等特色产业,吴江通过摸清底数找准路径、政策驱动典型带动、压实责任考核推进、技术指导服务跟进“四步走”战略,成立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制定了 “一业一机”实施方案和青虾、香青菜等10个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不断强化技术服务指导,持续稳步推进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

充分挖掘彰显独具吴江特色的特色农业,吴江采用特色机械化基地建设来高标准推进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通过先行探路,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吴江共建成11个省级特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13个市级特色机械化基地、3个市级高标准机械化基地。

放眼鲈乡大地,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正释放无限发展活力:

——探索智慧农业赋能,吴江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先后建成智慧粮油、智慧园艺、智慧蚕桑、智慧畜牧、智慧水产等5条智慧农业全产业链;

——抢抓数字变革机遇,吴江因地制宜建成33个数字乡村先行试点村,打造“江村通”数字乡村管理平台;

——打造三农工作“智慧大脑”,吴江建成数字农业农村管理平台,形成389万条数据和55个业务图层归集成库。

……

“融入智慧、科技与创新的元素,这就是新质生产力之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吴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吴江将继续强化科技与装备支撑,加强新装备、新技术推广力度,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加快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