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16日),苏州珂玛科技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至此,苏州境内A股上市公司达到218家,位列全国第五,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64家。
上市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催化剂,是资本流通的加速器,同时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近年来,苏州积极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1030”产业体系,形成了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同时,奋力抢抓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机遇,积极推动企业运用资本市场力量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苏州板块”创新力持续提升
科技创新型企业往往以轻资产运行,传统信贷模式强调抵质押物、融资门槛较高,资本市场特有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在配置直接融资、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方面有着突出优势。科创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是“苏州板块”不断壮大中呈现的一大特色。
先进陶瓷材料,也称为精密陶瓷材料,与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并列为当代“三大固体材料”。昨天上市的珂玛科技是国内本土先进陶瓷材料及零部件的领先企业之一,此次IPO募得的资金也将投资于先进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泛半导体核心零部件加工制造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力。“精密陶瓷部件是半导体设备的关键部件,其研发生产直接影响半导体产业发展。”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同样,今年以来,新上市的苏州企业都有着布局先进产业、着力创新发展的共同特点。年初登陆上交所主板的苏州西典新能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今年全省首家A股上市企业。其主营业务为电连接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等领域。此后上市的星德胜主要生产微特电机,产品广泛应用于清洁电器、电动工具、园林工具等领域。微特电机行业新技术、新材料频出,工艺水平不断提高,正向着高转速、无刷化、智能化、高效节能化等方向发展。企业的发展除了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更要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星德胜拥有专利202项,其中发明专利就有12项。天聚地合是不久前在香港上市的数据服务商企业,凭借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稳健的财务数据成为今年以来香港主板上市公开认购倍数最高的新股,募集资金达4.02亿港元。
事实上,很多已上市的苏州企业,也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有着长足健康的发展。以苏州工业园区的盛科通信为例,公司以太网交换芯片设计,前期需投入巨额研发费用和推广成本,科创板的设立增强了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性,在盈利能力、产业倾向等方面给予了差异化安排,使得盛科通信得以成功上市融资。上市后乘着AI算力高增长及国产化趋势东风,盛科通信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矩阵,有效提升高端领域竞争力,提振了企业继续突破核心技术、增强成果转化的信心和能力。目前,苏州上市公司中九成以上为高新技术企业,近五成入选市级瞪羚计划,同时超过四成企业获评“市级以上专精特新”资质。2023年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的苏州A股上市公司有155家,占比超过七成。
近年来,苏州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引导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在科创板开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北交所开市等历史性时刻均有苏州企业身影。上市公司增量、总量、后备企业数量均连续多年领跑全国。2020年以来新增苏州上市公司数量占到全国的6%,超过了存量上市公司在全国占比(4%)以及经济总量占比(2%)。上市公司群体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苏州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的成效,擦亮了“投资苏州、赢得未来”的金字招牌。
资本市场与产业发展“互动”
苏州境内A股上市公司中,80%以上属于制造业,首发募集总资金超1200亿元,目前市值已超1万亿元,资本市场在产业体系能级提升中起到了催化剂作用。同时,资本市场为上市公司提供增发、配股、可转债等多元化再融资工具,历年来苏州企业通过IPO及再融资累计募集资金超5000亿元,助力上市公司在开展并购重组、优化主营业务布局等方面战略转型,促进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像晶瑞电材公司,2017年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时首发募集资金总额仅1.52亿元。但公司充分运用资本市场融资工具,上市后完成4笔定向增发,两次发行可转债,上市以来7年间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近20亿元,同时,加大投入,持续创新,完成多次产业链上下游并购,在半导体高纯化学品板块上陆续新建工厂,持续投入光刻胶板块的研发生产。
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A股上市公司“中考”成绩单陆续出炉,多家苏州上市公司也频频出手,加码主业投资或完善产业链,涵盖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印制电路板、化工、检验检测等多个领域。像绿的谐波,定增注册获证监会批复,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5057.5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27亿元,用于新一代精密传动装置智能制造项目。常铝股份拟3.5亿元投建新能源新型结构件及智能化装备制造项目。沪电股份总部研发大楼在昆山高新区奠基开工,企业算力网络印制电路板扩建项目同步启动建设。此外,下半年以来,苏州上市公司披露并购重组方案单数明显增多,还有不少公司加大转型升级力度,
如伟创电气成立了苏州伟创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姑苏人才项目、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等共培育57家苏州A股上市公司,占苏州境内A股上市公司总量的26%。同时,上市后企业登上了更高更规范的发展平台,具备了较强的品牌效应,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吸引力明显增强。统计数据显示,与上市首日比较,苏州境内A股上市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比例从21%提高至目前的31%,研发人员数量近三年也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
据了解,目前除已获注册的天脉导热外,至7月末,苏州还有25家企业处于上市申报阶段,此外有超过80家企业处于上市辅导阶段。经多年培育,苏州产生了超过200家独角兽企业、千家瞪羚企业、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优质企业都是上市“后备军”,也将见证苏州优质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双向奔赴”。同时,苏州坚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率先在全省开展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建设培育市级创新联合体共计235家,实现重点产业细分领域全覆盖,这些创新联合体集聚国内领军企业超1000家,各类科研机构超200家次,国内外高校院系超300家次,形成“1-2-3”的资源格局。在牵头单位中就有114家上市或拟上市企业。
全链条打造上市“护航”体系
2023年下半年以来,资本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苏州围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巩固企业运用资本市场融资信心,全力提升上市后备梯队和上市公司质量,全链条打造企业上市护航体系,推动实现“资本-科技-产业”良性循环。
苏州依托市领导政企恳谈、挂钩联系、走访调研等机制,常态化保障包含拟上市企业和上市公司在内的经营主体诉求得以高效解决;针对反映突出的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共性诉求,面向拟上市企业和上市公司举办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对接会、保险资金对接交流会、高端人才对接会等,帮助企业汇聚高端资源,拓宽企业资本和研发的“朋友圈”;为增强企业运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荣誉感,提振上市信心,苏州主要地标建筑在企业上市当天为其亮灯庆贺,此次更是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赠与新增上市公司象征稳定稳固的御窑金砖,勉励企业行稳致远,基业长青。
如何更好地集聚资源,全力提升上市后备梯队和上市公司质量?在上市后备梯队质量提升方面,苏州积极协调资本市场专家以走访问诊等形式廓清上市后备企业的认识误区,多频次凝聚交易所、证券服务机构等集团资源,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引导企业第一时间掌握形势、充分论证上市路径、按照最新要求提升准备工作质量。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方面,市级相关部门依托证监部门及相关交易所监管经验和专业知识,联合开展多场次培训,提醒上市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合理运用资本市场融资工具,为资本市场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思路,苏州凝聚金融、产业、科技等部门、以及区(县)力量摸排筛选有潜力、有意愿、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并对照上市标准“一对一”跟踪服务。同时,多维度提升政务服务质效,近期已推动开展以专项信用报告代替企业无重大违法违规证明,实现企业上市合规证明开具流程更简便、服务更高效;面向上市后备企业编制发放服务指导手册,将各相关部门在税务服务、知识产权管理、舆情管理等方面提供的全流程专业支持精准送达上市后备企业,辅导拟上市企业提前熟悉申报过程中复杂事项处理。
(记者 杨帆)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