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七夕特别策划|与你同行最浪漫

苏州新闻网 2024-08-11 15:22

爱情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有携手并进,有相濡以沫,更有你有一个心愿,我用一生默默支持的理解和接纳。

生活中,更多的是平凡夫妻,没有轰轰烈烈,更多的是,平淡之中自有深情。

慈善夫妻

丈夫兼职代驾8年收入拿去做慈善 妻子默默支持

盐城市55岁的田士华,白天是一家单位的专职驾驶员,晚上也会不时出来兼职代驾。等待难免煎熬,天热也在所难免,这样辛苦,他却一坚持就是八年。

他做代驾,并不是为了自己。

不管何时到家,妻子王吉芬总会留门等着田士华。一盘青椒土豆丝,一碟糖蒜,妻子已为他准备好夜宵,清淡又可口。吃完饭,田士华打开账本,习惯性地记录下一晚上的收入,5单,能挣100多元。“这是我对孩子们的承诺,我答应资助他们每年的学费、生活费,我就用代驾赚的钱来给他们。”

8年来,他代驾5500多次,收入近16万元。这笔钱没有一分花在家里,全部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孤寡老人。妻子王吉芬也知道,他这样做跟他童年的经历密切相关。

田士华幼时遭遇家庭变故,自3岁起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8岁时,奶奶因病去世,12岁时,爷爷也走了,他就在社会上过着流浪的生活,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靠着吃“百家饭”长大。“有时候没吃的,邻居家看到我这个孩子很可怜,就给我米饭,或者包子、油条。我心想,社会上这么多人帮助我关心我,等我有能力的时候,我要像他们一样帮助社会。”田士华说。

田士华肯吃苦,做过修理工、瓦匠,后来学了驾驶,当了一名司机。他热爱他的工作,也曾见义勇为救过人。1994年,田士华经人介绍认识了妻子王吉芬。“我们是冬天相亲的,当时我穿的羽绒服,袖口还脏不拉叽的。我丈母娘当时说到底是家里没人打理,如果父母在的话,相亲也不可能穿成这样就出来。”

但妻子却相中了他,觉得他很勤快,每个办公室都打扫得很干净。“还有一点打动我,就是全靠他自己在老家盖了一座房子。”王吉芬说。

结婚那天,田士华抱着妻子哭了。妻子说:“他感动了,终于自己有一个家了。”

婚后的田士华,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1996年,他从媒体上得知有孤儿需要社会捐助,决定伸出援手。而那时他们的小孩刚刚出生,他也才转为正式工,500块钱已经是一笔巨款,他怕老婆不理解就没告诉她。田士华将工资交给妻子,悄悄留下出差补贴,这也是那几年他资助孩子的主要经济来源。

“后来报纸上开始宣传了,她无意间翻到报纸,说你怎么在外面还资助小孩子。我说,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就想到当年的我自己。”田士华说。

王吉芬说:“才开始我不赞成,但是想想,算了随他去,反正我认为他这个人比较学好,又不打牌又不干嘛的,就是比较顾家的一个人。”

邓山兴是田士华夫妻资助的第71个孩子。初一时,邓山兴的父亲出车祸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庭十分困难。她的情况通过教育部门被田士华夫妻知晓。

“他们就尽量多给我一点关心和关怀,节假期的时候,也会带我去买新衣服,过年的时候也会给我买很多好吃的,开学也会准备很多文具类的东西。”邓山兴说。去年,邓山兴考上了大学。趁着假期,王吉芬时常上门,跟她聊聊学习和生活。“女孩子在成长期间,会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而且妈妈也离她而去,各方面我也稍微指导她。”

资助的孩子多了,金钱上的压力随之而来。田士华在妻子的支持下,做起了代驾。“我知道他在搞公益活动,我认为他做得比较好,所以我也比较支持他,因为他帮助别人,就相当于帮助我们自己,这样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王吉芬说。

2017年,田士华成立了盐城世华爱心公益慈善服务中心,吸引了许多志愿者加入,帮助的人也越来越多。一家人的善举,发展成为一群人的公益事业。

如今,盐城世华爱心公益慈善服务中心由最初16个人发展到2260名志愿者。志同道合的伙伴多了,公益项目一个接一个,田士华更忙了。 “我说声内心话,我有点对不起她,因为经常在外面做公益,陪伴她的时间就很少。”

截至2023年底,田士华带领团队开展志愿服务的总时长超过10万小时,服务范围覆盖20多个社区。江苏好人、江苏省“最美家庭”等荣誉也纷至沓来。

王吉芬说:“我只希望他能一心一意为大家,我照顾好自己的小家,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让他更好地去帮助更多的人,需要帮助的人。”

田士华说:“只要我有能力,有一口气,都要把公益做下去。”

平凡质朴的爱情,没有海誓山盟,也不轰轰烈烈,却在相互扶持中奉献爱心,温暖了这个世界。

“植物工厂”合伙人

从生活伴侣到事业伙伴

在南京国家农创中心,有一座2560平方米的“植物工厂”,这里的守护者是一对夫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是从白领转型做的农民。

盛夏,“植物工厂”内生机盎然,这里没有土,只有循环不断的水源,宛如流水线工厂。放眼望去,满眼油油的绿,让人心生凉爽和喜悦。

丈夫朱峰说:“这些年有她的陪伴,我觉得我的事业才能走到现在。”

妻子宋娜则说:“两个人的感情,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就像他们正在做的农业一样,生机勃勃。”

夫妻俩虽然是相亲认识,但也是一见钟情。2011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工作了三年的朱峰,决定回老家江苏徐州创业。此时,在老家徐州做了几年绿化工程的宋娜,也正打算自己干。两个人在朋友的介绍下相识。

第一次见面,宋娜和朱峰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两个人有聊不完的话,经常是早上开始聊,一直聊到晚上。

认识短短一个月,两个人就认定了彼此,并且决定一起打拼一番事业,就连想创业的行当也都不约而同地想到农业。宋娜之前在工作中与农业打过不少交道,朱峰的初衷则跟从小的经历有关。朱峰说:“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靠着父母在农业上的收成,供自己去城市里读书工作,所以有农村情结,而且国家政策也越来越引导青年回到农村去创业。”

从农业技术服务做起,为此需要下乡调研的两人经常一人一台电动车在徐州周边乡村跑。随着业务扩展到下属各个县及周边地区,他们又骑上摩托车,方便远行。

当时,徐州铜山县有很多人种黄瓜,但是黄瓜得了一种有“黄瓜癌症”之称的霜霉病,夫妻俩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终于帮助农民解决了问题。两人分工明确,宋娜负责公司的管理和对外合作等,朱峰主要做项目做技术,在宋娜看来,夫妻创业最好的优势在于可以放心把后背交给对方。

2018年,朱峰接触到国外的一种水培蔬菜技术,他很看好这种新兴设施农业的潜力,和宋娜商量想做水培“植物工厂”,但是前期投入巨大,第一笔启动资金就要400万元,而那时他们新婚不久,孩子刚出生,房子也还没有买。

朱峰清楚地记得,当时宋娜的反对意见很大,事业稳步发展、家庭刚刚起步,这时候做这么大的投资会把家庭置于风险当中。朱峰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和她讲这个项目的前景,最终宋娜慢慢接受了这个项目。

想法统一后,两口子拿出了所有积蓄,还向父母和亲戚借了钱,来到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开办起“植物工厂”。然而创业之初并不顺利,当时水培蔬菜在我国刚刚兴起,水培肥料只能从以色列、荷兰等国家进口,由于物种和土壤的差异,植物长势并不理想。

面对着急的宋娜,朱峰相信,难代表着在走上坡路,困难是短暂的,他们选择的这个产业没有错。两个人除了自己研究摸索,又专门从福建农林大学高薪聘请了一位种植领域的专家来研究肥料配比,包括应该如何配营养液、水应该怎么流动、肥料如何供给、温度和光照如何控制等,控制好蔬菜生长最主要的指标,蔬菜的安全生产也就有了可能。

就这样,他们慢慢摸索出了门道,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植物工厂”也从第三年开始盈利。现在,这里可实现生菜、菠菜等六十余种菜类育苗,以及茄果类、常见花卉、中草药等各类种苗育苗。与传统种植方式一年4茬相比,“植物工厂”一年可以收获22茬。现在,他们已经在四川开始建设“植物工厂”。

回首十几年的创业生涯里,夫妻二人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有了双方的陪伴和支持,也有了支撑下去的理由。创业的过程中,他们又迎来了第二个孩子,共同的事业和追求也让他们更能相互理解、彼此包容。去年,夫妻开始试水林下种植马齿苋,头茬就实现了丰产。今年他们又成立了科技研发公司,带领附近村民一起生产销售马齿苋包子、马齿苋烤肠等系列产品。

夫妻俩说,植物和爱情一样,都需要细心呵护和耐心培养。他们已牵手走过18个年头,相信经过精心浇灌,生活和蔬菜瓜果一样,都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朱峰说:“一路走来,我们两个人相互扶持,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很珍惜我们现在的感情。”

宋娜说:“一路上跌跌撞撞,有高光时刻也有低谷时刻,好在彼此能够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也希望未来一辈子都能够这样幸福地往下走。”

面塑达人

二见钟情相爱三十年 创新传承面塑技艺

在江苏镇江,有一对爱捏面塑的夫妻陈斌和张娟。今年是他们相识三十周年,陈斌给妻子准备了一份惊喜。“这是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做的一幅花团锦簇,希望我们的爱情能够面面开花春风拂面。”

他们的爱情故事要从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说起。当时张娟到北固山附近游玩,遇到一位卖面塑的老先生,得知老先生是陈氏面塑的非遗传承人,而且家就在附近之后,从小就热爱雕塑的张娟来了兴趣。

“他说他们家做这个从清末期就开始了,到他已经第几代第几代了,他就跟我这样谈,我就提出能不能到你家去看一看,老人家也挺热情说可以。”

老先生家中形形色色的面塑让张娟惊叹不已,在这里,她见到了老先生的儿子陈斌。虽然当时没有太多交流,但命运的齿轮已悄然开始转动。一个月后的朋友聚会中,两位年轻人再次相遇。

就这样,两人二见钟情陷入爱河。经过两年多的相处,1997年5月1日,他们迈入婚姻的殿堂。

在陈斌的带领下,张娟也全情投入到面塑中。揉、捏、搓,再用小刻刀点、划、雕,张娟很快就掌握了制作技艺,并将雕塑手法灵活运用到面塑中。

“比如这一幅《悟空》作品,身体包括开脸的方式,还有悟空的头发,都是以雕塑手法去雕刻而成。再看悟空的衣服和他身穿的铠甲这些装饰物,都是以面塑手法一层层叠加穿上去的,所以说雕塑是以减法,而面塑是以加法的形式相结合。”

在夫妻俩看来,面塑并非简单捏捏面团,工笔画、雕塑、篆刻等,都跟面塑技艺有关。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色彩艳丽、造型多变、容易保存的手办没法比,传统技艺如果没有创新,无法长久地延续下去。

陈斌暗下决心,只有创新融合现代审美,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与参与,才能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在自己的手中断代。

张娟提出,要创新发掘它的实用性,将这门技艺融入到更多职业中去。“比如中式面点、翻糖、装饰版画、手办、场景制作等,这一系列可以让从业者增加收入,并且体面地生活下去,才能更好地传承这门技艺。”

为此,张娟认为,应该进行开放式创新,将自己的独门绝技拿出来教给更多的人。同时,与更多面塑人进行技艺交流,共同提高。可这遭到了陈斌父亲的极力反对,因为“陈氏面塑”向来有“传内不传外”的规矩,制作技艺不允许外传,张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此时,陈斌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多次与父亲沟通交流,“我就跟父亲讲,只有去交流、扩大影响力,让人家愿意来学,才能推动它的发展。你固步自封、闭关自守,不教、限制别人的学习,对发展是不利的。”

“为了劝说老父亲,那个时候他下功夫了,弄了一桌菜跟老父亲坐下来边喝边聊,推动他的情绪,再加上母亲的神助攻,慢慢就谈下来了。”张娟回忆。

得到父亲的同意后,夫妻二人寻访省内外的面塑大家,虚心求教,学习各家专长。张娟还专门前往中国美术学院等地进修,将现代元素融入到面塑制作中,她还独创出了面塑镂空技艺。

“现场我们反复去做实验,不知道做了有多少次,终于把镂空的面塑灯笼做出来了,不但透光好而且质感特别舒服,只要不是人为破坏,它结实度还是可以的,应该说我们是首例做面塑镂空灯笼。”

目前,他们经常走进学校、单位、景点,现场教授面塑技艺。夫妻俩成立了面塑工作室,向更多手艺人传授面塑技艺,产品也扩展至中式面点、西点烘焙、手办制作、立体装饰等多个领域。

因面塑结缘,相爱三十年,共同为面塑技艺的传承而努力。陈斌表示,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是平凡的,也是甜蜜的。

(记者/赵丛歆、徐华峰、周婷婷、许薇、胡泽立、张然、王静、张爱凯、王教群、奚超、许军、吴勇 编辑/秦玉婷 设计/陈敏)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