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英
张凯茵
张 洁摄
聂 辉
戴北春
韩晓露
李 云
梁 辉摄
不比阔气比公益
■陈碧英福建泉州界山镇东张村村民
多亏了村里移风易俗,为我们这个小家庭减轻了不小的负担。
前年筹备婚礼时,着实让我发了愁。按照村里以往的习俗,要是家里办喜事,村里的每家每户都要邀请到,邻里间喜欢互相比较,就看谁家办得热闹、请的人多,有些多的能请上百桌。我们粗粗一算,办一场婚礼怎么着也要摆上60桌。说实话,那时候家里刚盖了新房,经济负担不小,但不请又抹不开面子。怎么办?我和丈夫陷入了两难。
好在这几年村里一直在积极开展移风易俗。为了刹住大操大办的风气,村里吸纳村民意见,经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后,以村规民约的形式鼓励大家节俭办事,倡导文明新风。大家的想法渐渐从“不大操大办就是没面子”变成了“他们家节俭,我们也不能太高调”。我和丈夫商量,把婚礼桌数简化到20桌左右,省下了20多万元,大大减轻了经济压力。
除了提倡勤俭节约,村里还鼓励大家把大操大办的钱省下来,支持公益事业。现在,每年重阳节前,大家都会积极捐资为村中的老人举办百寿宴,并为老人送米送油、发放慰问金。我们家也积极参与捐款,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是在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在此过程中,村里不仅会公示捐款和资金使用明细,还会为执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和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家庭颁发“五好文明家庭”“孝亲家庭”“最美家庭”等荣誉,并在村里的移风易俗长廊上对获奖村民进行表彰,我家门口也挂上了不少荣誉牌!
去年底,村里的孝德文化广场建成了,大家又多了个举办各项文化活动的场地,平时休闲聊天也多了个新去处。在广场建设过程中,村民们也是争相捐资,一共募集到了80多万元,我也尽了一份自己的小小力量,捐了2000元。从比阔气,到比公益,村里确实有了大变化。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力所能及地参与村里的公益事业,同时,也希望移风易俗能够更加深入,让习惯更文明,生活更美好!
记者施钰采访整理
养成“光盘”好习惯
■张凯茵河北保定新秀学校学生
今年3月10日,我又一次被评为学校的“食佳少年”,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都归功于我养成的“光盘”好习惯。
我们学校有小学部和初中部,小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去食堂吃饭。食堂饭菜非常丰盛,还有我爱吃的卤肉饭。
首次堂食前,老师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珍惜粮食。
可当我和小伙伴们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可口饭菜,便把老师的话抛到脑后。我自己就盛了满满一盘,结果浪费了一半。老师看到后语重心长地说:“取餐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
为此,老师还带我们看了泔水桶,里面满满三大桶剩饭剩菜!我吃了一惊,于是暗下决心,以后取餐要适量,每顿都要“光盘”。
其实,节约粮食可能是一个人最容易养成的习惯,每次只要少打点饭就行,不够加一点。而每次吃得干净了,拿出“光盘”向小伙伴们展示,还能收获成就感。
眼睛盯着饭菜,心里盘算食量,我也发现了“奥妙”。
在减少浪费上,食堂的叔叔阿姨们也花了不少心思!以前,馒头、包子、花卷都是大个的,低年级或饭量小的同学常常吃不完。后来,这些主食变成了“有大有小”。
这学期,为激励我们争做节约好少年,学校还在小学生中开展了“食佳少年”评选活动,根据文明节俭表现,每周选出30名学生进行奖励。
第一次评选,我就成功入选。不仅有颁奖仪式,还给发了奖品——一张饭卡,可以免费在食堂就餐一次。颁奖结束,食堂大屏幕上开始滚动播放我们的合影,全校师生都能看到,这满满的仪式感让我觉得特别自豪。
从那以后,我们吃饭相互监督,比着“光盘”。渐渐地,“光盘”成了大家的习惯。
记者张腾扬整理
唤醒人们节水意识
■戴北春黑龙江绥化绥化市节水协会创始人
20多年前,我发现绥化市绥棱县的地下水位在逐年下降。我的父亲是水利工作者,我当时也是水务局的工作人员。我感觉,我有责任去宣传环保和节水。
1996年开始,我和爱人卖掉自家养殖场和家产,从老家绥棱出发,自费走遍全国20多个省份,一边走一边打工赚钱,再把赚到的钱用来宣传节水。期间吃最便宜的饭菜,住最便宜的旅店,坐最便宜的交通工具,甚至骑自行车跨省。在城市的火车站、广场、社区,我头戴写有“节水”字样的贝雷帽、挎着印有节水标语的绶带,介绍节水小知识,派发节水宣传单,一站就是一天,讲起来就没完。不少亲友说我是“傻子”,但我认为,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而且,节水好习惯就在身边:比如淘米水浇花、轻开水龙头、刷牙用口杯……
2006年,我在绥化市注册成立了绥化市节水协会。每年世界环境日前后,我都会带领志愿者团队回到家乡绥棱,驻扎在公园、市场等人多繁华地段,走访理发店、宾馆、饭店等用水较多场所,还受邀走进社区、大中小学、幼儿园等青少年较多的地方,开展节水知识宣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如今,志愿者队伍已从1996年的我们两口子,发展到上千人,间接吸引公益志愿者1万余人参与节水环保行动。在绥棱县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组织志愿者举行“给母亲河洗脸”活动,组织100多台车和上百号人,在大小河道清理垃圾。我们还带领志愿者栽植5000多棵树苗,蓄水保湿。
近年来,绥棱县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我十分振奋!未来,我将继续从身边做起,持续带动一代代人养成节水环保的好习惯。
记者张艺开采访整理
“绿色”“节约”施工
■聂辉天津工程师
我是一名建筑施工技术人员,2013年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建三局北京公司天津分公司工作。10年来,我参与设计、建造的建筑楼体已有7个。
建筑施工行业的浪费现象曾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出于各种原因,工地材料浪费、建筑楼体损害当地生态环境等事件曾屡有发生。如何避免这些问题?这些年,我们改进生产流程,加强施工管理,极大减少了材料浪费。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入行10年,唐代名臣魏征的这句话时刻影响着我——只有从源头进行治理,让绿色节约的理念融入建筑施工的每个环节,才能建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建筑。让我自豪的是,近年来,从土地生态资源维护、水资源保护,到建筑节能环保、扬尘噪音控制等环节,我们的工程都在竭尽全力改进,“绿色”“节约”正在渗透到施工的每一个细节。
就拿我现在参建的南开大学交叉学科中心项目来说,我们设计了一体化绿色节约施工管理体系,集约化绿色建造理念贯穿施工全过程:在施工现场,我们设置PM2.5扬尘监测仪、噪音监测仪、智慧大屏、APP遥控喷淋等,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环保数据。
从建筑施工,到运输车辆的降尘冲洗,工地上的用水少不了。为此,在做止水帷幕、降水时,我们安装了智能水表计数,最大限度减少地下水抽取,对于抽取的地下水专门存放,用于降尘洒水、冲洗用水等。
土方外运期间,我们严格做好车辆苫盖,所有运输车辆、机械设备车辆装卸过程中雾炮车全程喷洒降尘,高排放、高污染运输车辆100%全覆盖布控,最大化保护施工过程的生态环境。根据我们的估算,一整套新流程下来,我们项目可以节约城市用水6000余立方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将绿色、节约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个施工参与者,引导和培养新型建筑产业化工人,不遗余力推进绿色建造和智能建筑协同发展。
记者李家鼎采访整理
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
■韩晓露广东广州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项目管理人员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建筑公司,成了一名建筑女工。两年多来,我到过不少工地,对工地上的一些浪费“积弊”屡有见闻,其中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食堂饭菜浪费。
我们施工单位都是管吃管住,记得有一次去一个兄弟单位的工程项目,中午吃饭时发现,到午餐结束,自助饭菜还剩下很多,一些菜品甚至只被取走了不到1/3。听食堂工作人员说,剩菜剩饭要被倒入泔水池,我心里很难受。
去年12月,我来到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工程项目工作,主管后勤工作。因为工期紧、任务重,这个项目参建人数达到350多人,如何减少食物浪费,成了降本增效的“硬需求”。
为此,我在项目部成立了“伙委会”,将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拉了进来。“伙委会”不仅要对饭菜质量负责,还要实时监督食堂浪费情况,将结果反馈给食堂师傅。此外,每季度召开项目部全员大会,开展厉行节约宣讲,并对浪费饭菜的同事予以通报批评。
效果立竿见影。现在,项目部基本做到“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我们还请食堂师傅在食堂旁边的荒地上开辟了“工地菜园”,组织员工们利用业余时间清理碎石、杂草,种上了香菜、辣椒、紫苏等蔬菜。看着菜苗一天天长大,再经过食堂师傅们的精心烹饪,变成一盘盘新鲜可口的菜肴端上餐桌,大家更加珍惜这些辛苦得来的饭菜。
此外,在工地食堂里,我们还制作了多个宣传海报,将一条条有关节约粮食的标语印在餐桌上,让大家在就餐时低头抬头都能看到,提醒大家节约。
现在,我们正在组织评选工地“勤俭之星”,对那些勤俭意识强的工友们发放日用品大礼包作为奖励,引导大家养成厉行节约的文明习惯。
记者程远州采访整理
设立理事会推行“低彩礼”
■李云广西桂林三江乡栗田村党支部书记
彩礼和嫁妆是以前我们村绕不开的话题。有时候,还会因为金额问题产生矛盾与分歧。现在,设立红白理事会后,村里办喜事有了一套统一的操作流程,不再需要彩礼和嫁妆,婚后小两口一同赡养双方的父母,经济上为大家减轻了不小压力,家庭氛围也更和睦了。
2022年2月,恭城瑶族自治县在平安镇北洞源村进行红白理事会的试点。紧接着,我们村也加入其中。现在,全县117个行政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
由村红白理事会统一建立红白事操作服务规则和婚丧喜庆事宜村规民约。在操办流程、标准规范和文明礼俗等方面进行细化规定。以彩礼为例,村红白理事会依据县里《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对彩礼进行限高,大力推行“低彩礼”“零彩礼”。
同时,村红白理事会持续完善组织架构,明确责任分工。及时调整红白理事会内部成员,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落实婚丧喜庆事宜报备制度,确保有人管事、按章理事、规范办事。
不仅要推广节俭的新风尚,“文明”也是我们村办喜事的一个关键词。以前,村民们会选择“闹婚”的方式活跃现场气氛。但当“闹婚”演变成“婚闹”,就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烦恼和不愉快。于是,村红白理事会与县民政局以及相关执法部门联合开展普法宣传,向恶俗婚闹亮剑。现在,在村里穿成乞丐模样、用板车拉着新娘在街上吆喝等“婚闹”习俗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热闹又文明的中、西式婚礼场景。陈规陋习慢慢消除,文明新风逐步树立,大家纷纷拍手称快。
未来,我们将依托村红白理事会,持续整治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让节俭文明的婚礼新俗更加深入人心。
记者郑壹采访整理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供图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