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作为具有两千多年发展历程的潮汕文化发源地、兴盛地之一,拥有1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51个省级非遗项目和211名非遗传承人。
近年来,汕头传承千古文化遗韵,大力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新活力。优秀文化历久弥新的背后,离不开司法守护。广东省汕头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积极探索潮汕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实践。
严格——守护非遗文化创新活力
信步走入汕头崇弘公祠,石壁上、檐柱下,狮子戏球、双象呈祥、麒麟踏八宝等各式各样的石雕相映成趣,彰显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我们参考石雕工艺设计小摆件,是希望这项艺术能一步步走出古建筑,走向万千百姓家。”设计师张先生说道。
张先生早于2009年便参考传统石雕,融合貔貅、葫芦、藤蔓三元素,创作完成美术作品“福禄”,在登记了著作权后做成石雕摆件销售。
后来网购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复制品,为遏制抄袭之风,张先生果断将其中一家商店告上法院。
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发现,被控侵权产品与原告原创作品除了细微处的颜色、文字存在差别,在元素安排、外形设计等方面均一致,构成实质性相似。
“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传统手工艺品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同时也成了一些不法商家重点抄袭对象。”该案主审法官林玫认为,抄袭成风严重阻碍石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应通过裁判结果保护创新积极性,让石雕充分释放其商业价值。
为此,汕头中院判决被告立即停止销售侵害原告著作权的石雕摆件商品,并赔偿经济损失1.2万元。
这是汕头法院从严保护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为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汕头法院发挥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和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机制作用,构建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体系,积极组织鉴定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业人员提出技术调查意见,使法定赔偿数额充分反映知识产权市场价值,也让侵权者慑威,实现创新发展环境净化。
平等——鼓励特色文化公平竞争
汕头素有“中国潮菜之乡”美誉,而作为“无鹅不成宴”主角的卤鹅,更是随着侨胞的足迹饮誉国内外。
谁料,小小一只卤鹅却遇上了商标权纠纷。
“汕头有上百家苏南鹅肉店,这名字怎么就成了他们专用的了。”法庭上,被告庄先生道出一肚子苦水。
原告谢先生是“老蘇南鵝肉”“澄海蘇南鵝肉”“蘇南鵝肉”等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一年前,谢先生发现庄先生的卤鹅店招使用“苏南鹅肉”字样,认为其侵害了自己的商标权,便诉至汕头市金平区人民法院,要求庄先生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
法院经审理查明,苏南曾是汕头一个地名,该地方采用卤制工艺制作的鹅肉在潮汕地区具有很大知名度,许多商家以“苏南鹅肉”为名,以宣扬这一潮汕传统工艺美食。
“原告虽享有商标权,但不能禁止他人正当使用商标构成中的历史地名和商品通用名称,来表示商品与产地、所采用工艺之间的联系。”法官郭建龙认为,商标保护应兼顾与特定区域内相关经营主体诚信经营利益之间的平衡,才能让传统工艺、地标美食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得以持续传承发扬。
2022年8月,法院判决驳回谢先生的全部诉讼请求,庄先生可使用“苏南鹅肉”店招。
不仅如此,汕头的八合里牛肉丸、鮀浦米酒等具有地理标志性质的知识产权,在司法保障下,都得到自由且充分的发展。
今年3月,汕头中院出台《关于以高质量司法护航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为“汕字号”文化遗产、特色农产品、传统村落的相关知识产权提供精准司法保护,保障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创新——助力优秀文化走出去
潮汕民间艺术“三瑰宝”之一的英歌舞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每每登场都能赚足眼球,成了观众镜头争相捕捉的对象。
影像为潮汕文化的传播搭建了广阔的平台。2018年,廖先生创作完成的摄影作品《英歌舞》,在全国摄影大展中展出。2022年,廖先生发现汕头某科技公司擅自将该作品用作商业推文宣传的插图,遂将科技公司诉至金平区法院。
法院了解到案涉的英歌舞摄影作品已取得作品登记证书,廖先生依法享有著作权,被告未经许可便拿来向公众传播,侵害了廖先生对摄影作品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让潮汕文化可以通过各类创新性摄影语言,向世界展现其古老基因和强大生命力。”法官郑楚川认为,应及时制止图片侵权的不正当行为,为潮汕文化的传播营造更浓厚的创新创作氛围。最终,法院判决科技公司停止侵权并进行赔偿。
“汕头法院以小切口保护文化发展大格局,为推动潮剧、英歌舞这些传统艺术文化‘破圈’‘出海’提供了法治助力。”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潮剧院一团副团长林燕云表示。
汕头法院坚持用创新方式守护创新,同时还注重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行政裁决和诉讼有机衔接,和有关单位达成诉讼全过程调解合作机制,组建“法官+行业专家+律师”服务团,为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纠纷提供高效、快捷的解决渠道。五年来,汕头法院共审结涉传统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案件1034件。
汕头法院还定期组织“定制化”普法活动,将知识产权法律知识融入灯谜、搬上潮剧大舞台、送到民俗活动现场,加强对非遗文化版权登记、商标注册等方面的普法宣传教育,帮助非遗传承人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从源头防范化解知产纠纷。(吁青 邱梓喆 胡一丁)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