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苏州资讯

张谨:统筹中国式现代化城乡建设

苏州日报 2023-03-13 11:27

苏报讯(记者 朱雪芬)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身处会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将把满足人民对更美好生活需求作为出发点、落脚点,提供高品质的设计与服务,聚焦保护与更新有机融合,描画中国式现代化城乡建设新实践。而这也正是她今年带来的《关于统筹中国式现代化城乡建设研究与示范的建议》关注的主题。

苏州是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唯一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水陆双棋盘格局、多彩的非遗传承、享誉世界的古典园林、和谐的人文环境、富有品质的精致生活,为市民营造了宜居的生活环境。张谨代表所在的中衡设计集团,其前身为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见证了苏州工业园区从一片农田鱼塘崛起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产城融合新城。无论是苏州古城的更新保护,还是园区现代新城建设,都离不开地域文脉的赓续。为此,张谨代表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乡建设,首先必须是中国的,即能留住本土的根与魂,能让百姓记住乡愁,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同时,城乡建设又必须是立足人民需求、面向现代的,能够满足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于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乡建设,实现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张谨代表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研究与梳理不同地域特有的文脉系统,制定基于城乡文脉延续的规划设计与评价标准,为城市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城乡风貌建设筑基定准。同时,要构建完善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分级落实保护传承体系的重点任务,加强推动各类名城保护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同步编制、实施,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后续更新改造、开发建设提供法定依据;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统一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强调规划传导的一致性,落实好保护原则,推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积极探索保护和发展的地方路径。

对于历史遗存,张谨代表建议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加大研究典型地域材料与传统工法的力度,并结合当代技术加以活化利用;从数字、绿色、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等角度,研究突破活化利用历史街区、传统村落瓶颈的关键技术,形成可推广的示范利用;科技赋能建立历史遗存数字档案,建立智能化文脉管控平台,利用现代数字科技进行动态管理,打造有时间维度的数字孪生城市。

作为一名来自城乡建设行业一线的设计师,张谨代表深知,提高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品质,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营造宜居而有烟火气,有温度的居住空间,是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由之路。在规划建设中应当优先保障公益性设施和公共开放空间、基础设施改善等公共要素落地,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比如推广邻里中心+N模式,更精细化地打造便民生活圈,提升民生福祉。张谨代表说,要打破传统功能区规划,增加不同功能区的混合性与融合度,结合小街区密路网,给城市街区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