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田梅 王宏伟 华夏 丁叮
通讯员 陈峰 范洋 黄德鑫 刘玉宝
大江大河交汇处,日新月异看江苏。长江与大运河都是古往今来的国家大动脉,二者在江苏境内的扬州、镇江一带十字交汇,在古代以京口(镇江古称)和瓜洲(属扬州)一线为代表,千百年来都是关系经济繁荣、南北畅通的重要节点。
江河交汇不光意味着江苏作为大运河和长江两大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的荣光,更见证了江苏对南水北调、托举长三角板块和助力全国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和担当。全国两会期间,新华日报·交汇点《千问千寻大运河》栏目记者实地探访江河交汇处,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在江苏大地日新月异的壮丽图景。
现代版“京口瓜洲一水间”,焕发新时代芳华
“京口瓜洲一水间”是北宋王安石的名句,也是古代江河交汇最形象的描绘。镇江平政桥下,有一处“江河交汇处”国家级文保单位碑。站在文保碑前,镇江市长江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的钱兴副教授告诉记者,这一带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小京口”,沿江一线,散落着金山、焦山、北固山等著名景点,其中西津渡被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金山鲇鱼套一带是渡江战役中人民军队解放镇江城区的中路登陆点;著名的“炮轰紫石英号”事件中,英舰被解放军击伤后就搁浅在镇江太平洲。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溯长江而上占领镇江,阻断运河漕运,清政府被迫求和,拉开了中国百年屈辱史的序幕,而‘炮轰紫石英号’则结束了英国人在长江横行百年的历史。”钱兴说,“江河交汇处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在长江北岸,瓜洲古渡公园正在整修,此处是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点之一伊娄运河(也称瓜洲运河)的一部分。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杰告诉记者,自唐代起,瓜洲就是漕运和盐运的重地,留下了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的名句、鉴真东渡出发地的佳话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传奇。
“今天的瓜洲,拥有整个长江中下游保存最完好的滨江生态湿地,正在布局千年古渡数字文化展示馆,建设扬州鉴真东渡·东亚文化之都展示馆。”黄杰说,瓜洲还将以现代科技手段和展陈方式再现“江楼阅武”“漕舰乘风”等胜景,开放式展现千年古渡江运交汇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在国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初稿中,“江河交汇·京口瓜洲一水间”——镇江扬州千年运口保护展示提升工程被列为重点项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江河交汇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四大重点建设片区之一,将融合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瓜洲古渡国家水利风景区、三江营湿地公园、谏壁船闸、京口闸、救生会旧址、十二圩、六圩口门等文化资源点,汇聚焦山、北固山、金山、世业洲等自然景观,全景展现“江天一览”“揽城入怀”的江城胜景和水工科技、古渡文化、商贾文化、诗词文化等多元文化合集,彰显江苏从古至今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中枢作用。
400多公里“水往高处流”,润泽齐鲁与京津
扬州三江营湿地公园,岸上绿树环绕,江中船只点点,有时还能看到江豚跃出水面。三江营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取水口,长江水从这里北上,在江苏境内经13个梯级泵站被抬升约40米高程,以400多公里“水往高处流”的人间奇观,一路北上润泽齐鲁、京津。
据统计,自2013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成投运以来,江苏保质保量完成国家下达的调水出省任务,截至今年2月,已累计调水出省近60亿立方米。
江都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龙头”,展厅内有这样一句话:“古有李冰都江堰,今有人民江都站”。江都水利枢纽何以与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相媲美?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60多年前。
拧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今天的苏北人民对此习以为常,但很少有人知道,苏北原本是缺水地区。60多年前江苏人以重塑山河的气概提出江水北调设想,并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从1961年开工到1977年建成,江都水利枢纽这座亚洲最大的泵站枢纽创造了人间奇迹,淮北地区农田因此实现“旱改水”,从粮食不能自给变为天下粮仓;连云港摆脱因缺水而靠汽车、火车运水的困扰;运河苏北段从此成为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黄金水道;曾经黄沙蔽日的黄泛区变得绿意盎然,人们告别了饮用苦咸水、高氟水致患罗锅病和黄牙病的历史……
江水北调,江苏首开中国逆流调水之先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是江水北调的放大和延伸,为齐鲁大地提供稳定丰沛的水源,为洪泽湖周边地区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提供了保障,同时还为向河北、天津延伸应急供水提供了支撑。清水通道、生态绿廊使沿线河湖铺展绿色画卷,10多年前被称为“酱油湖”的南四湖恢复生机,绝迹多年的银鱼、震旦鸦雀、号称“水中凤凰”的水雉等重新出现,成为全国第一个劣Ⅴ类水体通过治污达到Ⅲ类水体的典范。
自1855年黄河改道后,北方运河逐渐断流。2022年,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在这场百年盛事中,江苏水利部门11天调水出省7000万立方米,有力支撑了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公里再现碧波。
大运河自古以来就是沿线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不仅要让自己幸福,也要让更多的人幸福,这就是江苏作为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的使命与担当。
两座内河航运“第一闸”,见证江河水托举长三角
镇江的谏壁船闸和扬州的施桥船闸,都可以被称作中国内河航运“第一闸”。江河交汇处为什么会有两座“第一闸”?
在施桥船闸,闸室日夜开合,船只川流不息。“这里有3座现代化船闸,通勤量为中国内河航运最高,连续6年通过量超过3亿吨,2022年达3.21亿吨。”施桥船闸管理所副所长阮向阳向记者介绍,“论通过量,施桥船闸是当之无愧的内河航运第一闸。”
施桥船闸向南约6公里,就是苏北运河入江的六圩口——全国最大的内河“十字路口”。镇江海事局局长、党委书记华俊说,以前这里有9股船流交汇,相当于9股车流汇入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事故险情一度占长江干线的10%,被船民称作“老虎口”。从2017年起推行的“环岛航法”,相当于把十字路口变成了交通环岛,事故险情减少七成。
在长江南岸,谏壁船闸是苏南运河上唯一的船闸,船只可以经京杭运河、浙东运河直达宁波北仑港。谏壁船闸管理所副所长章昆仑告诉记者,谏壁船闸设计年通过量为4433万吨,但是2022年通过量高达2亿吨,约是设计量的4.5倍。
长江与大运河是中国内河第一和第二大黄金水道,两座“第一闸”是江河交汇支撑长三角崛起为世界经济重要板块的一个缩影,水运运量大、排放低、运费省,对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上运输的煤炭让发电机器轰鸣运转,建材让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原材料让产业链条式聚合、集群化发展,以前人们常说大运河上漂来紫禁城,今天我们可以说,长江和大运河共同托举着长三角板块。
江河交汇对中国高质量发展、区域协同发展还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对此,全国人大代表、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吴永宏接受采访时如数家珍:
长江江苏段以1/7的长江航道里程,承担全江运能的70%,沿线有6个2亿吨大港,占全国1/4;长江南京段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贯通以来,江苏沿江港口承担了中西部地区60%以上的转运物资,每年节约物流成本15.5亿元;长江中上游所需70%以上的海进江煤炭、80%以上的外贸铁矿石和20%左右的集装箱通过江苏段港口进出。
大运河江苏段通航里程占全线3/4,常年有13个省市的2万余艘船舶通行,年货运量5亿多吨,约占全线80%,相当于2条莱茵河、3个三峡船闸、8条京沪高速公路,是全线航道条件最优、航运效益最好的航段。
吴永宏透露,以长江和京杭运河为主轴,江苏交通正在规划建设全省二级航道网,拟新增二级航道规划里程1000公里以上,全省二级航道总规划里程将超过2000公里。近期重点推进苏南运河等能级提升,力争2025年苏南运河达到准二级,实现2000吨级船舶京杭运河全线全天候畅行,形成长江干线横贯东西、京杭运河纵穿南北的二级(准二级)及以上航道“十字形”主轴,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为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提供更强有力支撑。
长江万古奔腾,运河千年长流,江河交汇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枢纽之一。长江与运河滋养了江苏的千年文脉,两大国家文化公园也将引领和支撑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为“水韵江苏”谱写新篇章。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