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苏州资讯

常熟经开区:先“声”夺人奏响产业集群建设“最强音”

苏州日报 2023-02-17 11:38

□苏报驻常熟记者 陈洁 商中尧

2月3日,华域智能视觉项目和华域三电热管理系统项目签约落户常熟经开区。其中,华域智能视觉项目中的智能车载语音交互系统是高阶自动驾驶标配,与声学赋能汽车的产业愿景高度契合,成为常熟加快培育声学产业集群的强大助力。

开局就开跑,起跑就冲刺。兔年新春开工,常熟经开区便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从政府到企业,尤其是建设工地,人们铆足干劲,按下快进键。常熟经开区以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常熟市委常委、常熟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国栋表示,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焕发出来的巨大热情,转化为挑重担、扛重责的实际行动。今年将锚定声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蓝图,放大新优势,努力提升产业创新策源能力,扎实推进产业生态与载体建设,精绘声学产业新高地的常熟图景。

以奔跑之姿,提升项目建设强劲势头

2月10日,记者走进苏州中国声谷的地球山数字扬声器、紫荆桃李车载语言部件项目的建设现场和常熟经开区科创局,最大的感受就是快企业的生产节奏快,工作人员的动作快,发展的脚步更快。常熟经开区科创局局长钱韧告诉记者,他当天在滨江大厦已经连续接待了三批声学产业不同领域有意向落户的企业考察代表团。

今年以来,常熟经开区全面推动苏州中国声谷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全力服务保障建设工程、产业项目复工复产。截至目前,苏州中国声谷已报建项目全部有序复工,亨通海洋、臻芯微电子等声学产业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在高质量发展的常熟图景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项目。作为提升声学产业项目招引质量的关键点,常熟经开区紧盯引领型、链主型企业,围绕汽车声学、射频前端模组、半导体材料等垂直细分领域重点突破。去年以来,常熟全市实现招引声学产业项目30个以上,总投资超100亿元;南智芯材、鼎新微电子芯片、毫米波车载雷达等亮点项目已经实现投产。

项目峰峦如聚,产业才能强筋健骨。常熟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徐峰说,近年来,苏州中国声谷围绕数字经济时代声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战略定位,持续聚焦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工作宗旨,以加快打造声谷核心重点片区创新能级为抓手,全力推动声谷创新提升、业态提升、品牌提升。截至目前,已集聚了近100个产创项目,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顺着这条链再向上下游延伸,先后引入了8个顶尖人才团队,落地中国声学学会(苏州)创新中心、苏州产研院常熟创新基地、长三角数字声音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为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常熟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路径。常熟市委、市政府明确,锚定材料声学、智能电声、海洋声学等领域,依托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载体加强核心领域技术攻关,力争到2025年,声学产业规模达到700亿元。

以创新浓度,强化科创策源内生动能

由江苏省声学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投资建设的声学联合检测中心是苏州中国声谷重点打造的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之一。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有效服务于声谷全产业链,同时将增加与国有大平台、声学头部企业和大型外资企业的深入合作,以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家重大项目在苏州中国声谷落地发展,让声谷成为声学领域世界级的产业中心、智造名牌和原创技术与检测标准的输出地。

建设声学产业创新高地,是苏州赋予常熟的重任。陈国栋说,常熟经开区正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求,加速产创融合,扎实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共舞。

目前,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推动已入驻顶尖研发人才团队科研成果转化,虚拟仿真实验室、微纳加工实验室、工程技术实验室、分析测试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投入运营使用,声学联合检测中心一期完成主体施工,首批设备完成调试验收,前不久正式启用;苏州国融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完成国家二级保密单位申报,协助国防科大战略智库承担重大外协课题研究任务,引进、衍生、孵化科创企业17家,完成人才项目申报4个;苏州产研院声谷创新基地揭牌,声光微纳技术研究所落地运营。

介绍起目前正在高效运作的招才引智渠道,常熟经开区科创局局长钱韧如数家珍,他说:我们正积极探索飞地孵化+产业落地科技招商新模式。苏州中国声谷南京、西安、深圳创新中心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目前,南京飞地已正式投入运营,西安和深圳创新中心年内将全部实质运行、发挥质效。

壮大声学产业集群,紧盯全域链式招商。常熟科创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仲建军告诉记者,当前,苏州中国声谷正将产值高、技术高、研发投入高、附加值高、人才集聚度高的系统型、终端型项目,作为提升声学产业项目招引质量的关键点,全年计划实现招引声学产业项目20个以上,总投资超100亿元;加快推进南智芯材、鼎新微电子芯片、毫米波车载雷达等亮点项目实现投产。

以优质服务,开拓协同发展崭新格局

位于常熟城铁片区核心区的一片55.5亩土地,是常熟经开区的一片飞地。2022年11月18日,常春藤国际人才港项目在这里启动建设,规划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分区规划生产研发区、办公区及生活配套区(人才公寓),区域配套IDC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综合能源中心,构筑研发一孵化一加速一产业化的功能闭环,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科技创新驱动引擎、数字产业集聚平台。

打造产业创新高地,核心是建设人才高地。与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一街之隔的声谷双创服务中心,拥有20人的专业化人才服务队伍、19家专业服务机构,建立完善的政策发布、企业服务、申报辅导、材料受理、材料审核、项目管理、汇报反馈的服务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构建具有声谷特色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

在常熟经开区,苏州中国声谷正按照着眼全域、突出重点、多元联动、一体发展建设思路,以核心区1.66平方公里科创综合体为先行启动区,规划布局声谷配套功能。与此同时,积极探讨谋划科创中心功能布局;成立苏州声谷园区发展有限公司,推动项目前期资本金融加持。

优质营商环境体现在方方面面。常熟经开区创新增设苏州声谷东证智象创业投资基金、广发信德岚湖常熟产业投资基金,持续发挥母基金及专项基金作用。探索苏州中国声谷双创服务中心市场化改革,创新服务体制机制,计划累计引进入驻服务机构30家,围绕政策咨询、科技申报、业务培训、法律援助等主题举办各类活动30场次,服务企业超600家次,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创新创业环境。

陈国栋表示,苏州中国声谷今后将围绕材料声学、智能电声、海洋声学,深化头部企业定向招商,大力建设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内核和公共平台,争取设立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国际一流的声学技术创新策源地,并将13平方公里产业创新承载区建设成声学应用最佳体验区、声景最优宜居城。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