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承载中华农耕文明的精神故土,也是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载体、新空间。党的二十大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为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指明了方向。近5年来,江苏各地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据统计,江苏创建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总数为74个,位居全国前列;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已达593个;2019—2021年度全省创成的文明村镇共有1344个。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后,江苏又启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不断发育演化、互动共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各项建设为物质空间的“宜居宜业”奠定了基础,“人与自然之和、社会变迁之和、乡风文明之和”以及“村庄美、田园美、人文美”深刻影响着乡村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和美”。“江苏百村调研”团队发现,近年来全省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重塑和优化取得积极成效,但进一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还需要突破一些梗阻和障碍,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追求“美”,构建生态宜居的“绿色空间”
建设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乡村宜居,不仅体现在农村居住环境的提升,而且应该是农村生活、生态、生产环境的整体提升。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各地以系统思维推进乡村建设,不少地方积极开展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公共空间治理,努力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乡村空间格局。
——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不断呈现“绿色底蕴”释放“绿色动能”,提升乡村活力和魅力。镇江市丹徒区世业村坚持在发展中守好“生态线”,一边“做减法”一边“做加法”:腾退关闭4家船舶修造企业、3个砂石码头和40多家畜禽养殖场,放弃上千万元产值效益,实现“零工业”;新的“富民”项目陆续加入,累计流转土地2000多亩,引进多个观光旅游、生态农业项目,绿水青山为乡村发展贡献“含金量”。常州市金坛区柚山村关停了砖瓦厂、石灰厂、采石宕口、水泥厂,对采矿宕口进行生态修复,挖掘宕口、矿坑、千亩蟹塘、工业遗址的乡村生态与文旅价值,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实践表明,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是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路径。
——村民参与“共建共享”,“家美”“村美”美美与共,乡村生活更加美好。张家港市永兴村坐拥3.6公里长江岸线,近10年间,全村近500多人在村党组织带领下,相继加入“绿色生态”志愿者队伍,清理、疏浚村内24条河道,确保“一汪清水”入长江;累计种下4万余棵树,撑起一片郁郁葱葱“忆乡林”,这个曾经人口外流、发展乏力的江村,依托乡风文明和生态旅游焕发出活力。昆山市长云村推行人居环境“星级户”评选,月度之星可以收到20斤“长云大米”,评上年度之星最多可获8000元奖励,老党员、老乡贤作为监督员和评委,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常态化监督,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和美长云”的美名越传越远。建设美丽家园,要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让他们真正成为决策者、建设者、维护者,持续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乡村建设从“全面推进”到“整体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品质改善,乡村面貌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丰县齐阁村得益于种植牛蒡等高效农产品,在全县较早开始乡村建设,铺设水泥道路、安装路灯,推进村民住房、上下水、垃圾处理、农厕等功能提升,对村庄进行绿化美化。如皋市平园池村将闲置水塘打造成千亩生态藕池文化园,发展农旅融合项目,实现村内道路硬质化、亮化全覆盖,同步铺设雨污管网及煤气管道,疏浚整治河道、推进“厕所革命”,安置小区有养老、健身、休闲等设施,入住村民在这里能找到“农民生活”与“市民生活”的结合点。我省各地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因地制宜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打造出各美其美的宜居乡村。
从调研情况看,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保障、农房改善、农田水利、农村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清洁能源、数字乡村等,成为我省乡村建设的“优先项”“重点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顺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在提升乡村“宜居度”上再发力、巧用力。省社科院研究员高珊建议,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立足需要和可能,协调推进各项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向往“和”,共筑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家园”
当美丽乡村丰富了“和”的要求,乡村建设的范畴就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建设“和美”乡村,不仅要重视物质空间建设,也要重视社会空间的人口家庭管理和文化空间的精神文明建设,让乡村成为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家园”。
——乡村振兴,以人为本。泰兴市祁巷村是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活动的主会场,村民们将民俗表演搬上“大舞台”,展现的不仅是才艺,更是丰收的喜悦、昂扬的精气神。该村推行“公司+农户”模式,组织200家农户从事猪鬃加工、葡萄种植等,陆续建成粮食、水产、蔬菜、水果等多个“千亩基地”,发展乡村旅游,村里能人越来越多,有的成了“土秀才”“讲解员”,还有的搞起“文艺团”、做起“志愿者”。阜宁县丁横村引导村民成为乡村建设的参与者,6年前成立“叶稻麦种植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304户农户入股,辛勤耕作、有效治理,该村成功摘掉了薄弱村的帽子,今年成为稻麦“丰产区”,村民人均年收入2.3万元。振兴乡村,需要激活乡村文化,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和”是一种凝聚力,“和”能带动乡村发展、唤起美好乡愁。丹阳市红光村家家户户门前挂着一个显眼的小牌子,上面写着各家的家风家训。村里建成“红光记忆馆”,讲述该村历史沿革、发展变迁和未来展望,以及从这里走出的乡贤们的故事。该村积极探索“文明银行”积分管理模式,制定文明公约,引导人人“向善向好”。东台市临塔村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董永传说”的文化遗迹保存地,千百年来滋养出“爱老、敬老、孝老”的文化传统。该村探索“互联网+养老”,将全村700多名65岁以上老人都纳入服务范围,为80岁以上老人接入一键呼叫系统,实现“老有颐养”。乡村建设需要涵养人文素质,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凝炼成乡村文化软实力。
——传统村落是留住乡韵、激发活力的重要载体。江苏在全国率先发布传统村落保护地方规章,规范引导传统村落保护和活化利用。溧阳市桂林村的方氏家族自宋朝起在此聚族而居、繁衍生息,该村将古村秀水、守礼乡风作为最可贵的资源,自发成立了乡村振兴基金会,所募资金用于保护古村落、发放尊老金、为因病陷入困境的家庭提供救助、为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提供免息贷款等。苏州市相城区冯梦龙村修复冯梦龙故居,新建纪念馆和书院,让原本的“空心村”热闹起来,打造出一条“水乡寻梦廉学”精品观光旅游路线。“美丽乡愁”转化为“美丽经济”,400年前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归隐的田园,成了如今人们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治,百姓安,天下稳。走好走稳乡村善治之路,才能让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淮安市淮安区章桥村设立“马上议事”机制,对村民反映的任何问题必须在3天内进行处理,一些具体问题还会被作为“议题”带上村民大会集中协商,当事人、村干部、村中长者、村民组长等悉数到会,把矛盾摆在台面上说开、说透,协商解决。溧阳市庆丰村始终将“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建立“村党总支—支部—党小组—党员”党建网格体系,今年全村4个网格的党员代理员共为群众办事128件,调解土地确权和土地承包合同纠纷7起,成立的“书记茶话吧”成为组织生活馆,大家在这里议村务、聚民智,经济薄弱村转变为美名远扬的旅游村。和谐共治,需要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调研中也发现,一些乡村在建设过程中片面理解“美丽”,有的打造过多的人造景观,有的硬让农民把菜地变为草坪,有的把原汁原味的村景改造成千篇一律的水泥建筑。“乡村生活的幸福标志是‘和美’,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和’的要求写入乡村建设目标,这对未来乡村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省社科院副研究员赵锦春认为,首先,和美乡村要始终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体现乡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才能留住田园乡愁;其次,要注重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起来,在乡村熟人社会环境里,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感召教育身边的人,着力加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
加快“融”,塑造城乡融合的“互动空间”
当前,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乡村发展不充分。从我省来看,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彻底消融。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感受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江苏“城乡融合”有了新变化、新气象。
——发挥乡村自身发展动力和潜在发展优势,促进城乡“共生共荣”格局形成。南京市江宁区元山社区观音殿村挖掘自身价值、潜力,以村庄自然肌理和风貌特色为基础,打造非遗民俗村,金箔、石锁、陆郎茶干等一批乡村非遗项目增强了游客体验感,吸引城市创业团队、创新项目进入。如东县虹桥村发挥城郊优势,以空间融合为载体、以资源融合为动力、以制度融合为保障推进乡村建设,不仅守住了农业产业底盘,也让村里年轻人安心进城务工,促进了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如何充分挖掘乡村的人口、资源、环境和文化特色,尊重乡村的多样性,建设“和而不同”的乡村,亟待更多乡村迈步探索。
——促进乡村生产要素与全国市场连接,释放城乡融合发展的动能。盐城市盐南高新区耿伙村盘活集体资源,引进384个楼宇企业,以楼宇资产撬动村庄经济转型发展,不断提升管理服务质量,打造出优质创业平台,与入驻企业和创业者实现共赢,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靖江市万盛村在发展富民创业项目的同时,以建成“沿江第一村”为目标,利用232省道、靖江汽渡及沿江高等级公路的交通叠加优势,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经营主体,挖掘隐形资源,主攻智慧物流,为产业和产品流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物流服务。城乡统一、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有利于生产要素向乡村集聚,也推动乡村发展融入统一大市场。
——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度保障。盐城市亭湖区五星村主动“借外力”赋能该村发展,采取村提供配套、企业拿地建厂房的办法,在亭湖开发区建成第一处“飞地”园区,同时与另一个土地资源丰富的村结对,建设五星村田园综合体“飞地”项目,种植优质生态富硒大米。这个城中村与开发区、农业村的联动发展,突破了行政体制束缚、创新了发展模式。宝应县成庄村邻近集镇、交通便利,走上工业强村之路,一些入驻企业集中到镇工业园区,村里还能获得税收返还,这也体现城乡融合、村企共荣的制度创新。
调研团队也听到很多期待: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城、村间流动,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他们稳定就业、落户生活亟需各方政策支持;资源要素配置特别是建设用地安排的城乡差距很大,土地出让收益5%-10%用于乡村振兴政策在一些地方落地依然存在较多障碍;村一级作为发展主体,其资源配置和管理能力还难以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乡村振兴的各种要素亟待在更高层级整合;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仍然是不少地方的短板。“要以县域为抓手,打破城乡的界限,推动人口、土地、资金、技术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形成进退有据的生动局面。”赵锦春建议,国家明确把县域作为连接工农、融合城乡的重要纽带,要加大县乡村统筹发展力度,强化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在县域内的统筹布局,持续推进县域内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同时力求避免要素、产业、设施、服务的平均主义分配和低效无效配置。
江苏百村联合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包括新华日报社记者:顾雷鸣 杭春燕 吴琼 王梦然 王建朋 颜颖,省委研究室:叶绍芳 储胜金,省农业农村厅:李明 朱斌)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