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教育资讯

小项目撬动大智慧 点燃少年创新梦——吴中开发区实小项目化理念下的课程实践探索

苏州日报 2022-12-13 10:01

□苏报记者 祁海琳

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东依京杭大运河,西倚七子山,南临东太湖,北坐名胜古迹上方山。在太湖水韵、吴地文化、独特的生态物候的熏染下,该校以融通为核心建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积极打造学校融慧项目化学习特色。

建校以来,在项目化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吴中开发区实小立足科技教育探索跨科学习,建构寻真求美、灵动生成的融慧课堂,培养品行端正、自尊自信、豁达快乐、特长发展的融慧学子。学校以科技课程为依托,以基地建设、教师团队塑造为引领,以课程实践为着力点,促进师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融通生慧

跨界教学打造灵动课堂

吴中开发区实小将科技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围绕小学生生物多样性科技探索实践,打造了一套生物多样性课程并开发了相应的校本教材,在课程活动中用现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发学生探究问题,从而开启项目实践研究活动。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形成了以植物为主、动物和微生物相辅的内容图谱。结合课程的实施,学校对基于生物现象开展的项目学习构建了一套小学生现象化项目学习模式,包括感知现象体验发现交流反思修改优化成果汇报五大环节。

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知识实践体验,培养批判性思维,还可以通过同一主题下的探究,提高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面向未来的能力。吴中开发区实小校长吴哲说。学校充分发挥科学、信息技术、数学、美术等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科学教育,让课堂更灵动。比如学校将四年级语文《蟋蟀的住宅》,道德与法治《变废为宝有妙招》,六年级数学《比例尺》等学科内容进行跨界融合,设计了动物之家平面设计,创意房屋等项目课程,编写了《物语世界看有趣的生物多样性》的校本教材。由融至通、由通生慧的课程学习理念在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目前,该校自主编写的课程实践教材有12本已被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录用为小学创造教育的学生活动教材并出版。

场域赋能

多元师资谱写课程欢歌

一言一行融真通明,一室一场道器相融。优质的校园基地是落实科技教育的有效途径,早在2016年4月筹建时,吴中开发区实小便加入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所属的中国未来学校联盟,依托教科院专家及相关专业团队力量,重点实施关于未来学习空间设计项目研究和建设,率先建成了吴中区设施最为完善的创客空间。此外,学校还开设了以格物楼为主,安澜楼和达身楼为辅,涵盖体、艺、美、信、科、综等学科的专用室场。学校对格物楼四楼800平方米的未来学习中心和外走廊与平台进行整体规划,形成学校物语世界课程中心。同时利用高大乔木、廊道和室外场地,进行了养殖和中草药区的规划建设,形成了班级、廊道、专用教室、室外空间、物联平台等五个区域组成的劳动实践区,为孩子们建构了探究、实验、体验的具有浓郁问题情境的项目课程教学环境。

强大的师资是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有力保障。吴中开发区实小积极挖掘本校教师资源,要求人人都是科技教育者,形成完善的科技教育网络。此外,学校还聘请苏州市青少年校外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徐暹、原综合实践学校校长张洪鸣等专家担任顾问来校指导。结对共建学校的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校长张飞等为教师进行专业课程的辅导。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多元、学科融通、思想前瞻的教师队伍不断引领着学生在科技乐园中成长。

融会贯通

实践为本培育智慧学子

老师,酒酿为什么会有各种味道?酒酿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在吴中开发区实小的课堂上,同学们被老师带来的各式各样的酒酿吸引了目光。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控制条件进行对比试验,通过思维导图、记录表的形式,了解每个小实验中影响酒酿制作的条件,找到了制作酒酿的最佳方法。同学们还在木渎中学牛波老师的指导下,认识了酵母菌和霉菌这些微生物。该项目传统酒酿的实践研究获得了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多年来,吴中开发区实小不断探索项目化理念下科技教育的最佳实施路径,综合运用情境教学、STEM教学法等,引进各方资源,完成了《西瓜我来种》等多个科学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第33届苏州市创新科技竞赛中,该校程浩轩同学的《家庭厨房液体食物加热过程的变化及溢出原理》、孙笑薇同学的《双减背景下校园放学交通问题的研究》、叶恬老师的《植染科技实践活动总结报告》共三个项目全部获得一等奖,并入围省赛答辩环节,最终获得省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实现了省青创赛的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学生科技创生成果、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三大类的全满贯入围,入围数量位居全区首位。学校以参加省、市的各项青少年科技活动大赛为科技教育抓手,以赛促学,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科技的热情。

吴哲表示,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项目化学习理念,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着力对课程内容结构进行优化的指引,深耕课堂教学,融合教育资源,打破学科壁垒,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全面开创学校课程改革新局面。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