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唐悦 刘春
白居易诗句中的姑苏城、有1400多年历史的徐州窑湾古镇、孕育出长江中下游考古学文化代表的南京湖熟……12月8日,我省首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发布,200个地名入选。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今年我省开展首批省、市、县三级地名文化遗产申报评定工作,夯实地名信息数据库,努力做到不漏一个地名文化遗产,打牢地名保护活化使用的根基。
省民政厅副厅长赵庭朴介绍,江苏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省、市、县三级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工作,截至9月评出819个首批县级地名文化遗产、448个首批市级地名文化遗产,并从中评选出200个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地名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写在大地上的历史”。首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的评定,有助于彰显城市个性,更好地保护地名文化,提升城乡文化辨识度,凝聚居民认同感和向心力。
据介绍,首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以古城、古镇、古村落3类地名为评定范围,评出金陵、建康、姑苏、沛县等50个古城地名,淳溪、梅里、枫桥等79个古镇地名,前杨柳村、花神庙、草堰等71个古村落地名。以南京为例,古村落地名中,能仁里、七家湾、花神庙、黄龙岘都是本地人耳熟能详的地方。人们走在传承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熟悉的道路上,住在以此命名的小区里。地名,成为流传千百年、如今依然可知可感的“活化石”。
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处长孙燕介绍,围绕具有重要传承保护价值的历史地名,江苏正在进行数字化保护,建立数据库。各设区市、县(市、区)均建立本级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共收录历史地名1.3万多条。结合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各地积极为历史地名树碑立牌,全省为古镇、古村、古街巷、历史文化街区等立牌2000多块,包括乌衣巷、青果巷、山塘街、西津渡等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的老地名,用浓缩的笔墨向人们展示老地名的位置、文化内涵、历史遗存等信息。
“此次发布的名单中,我省现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基本上都已被列为省级地名文化遗产。”省住建厅二级巡视员王守庆介绍,目前江苏保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1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5片,数量居全国第一。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防止大拆大建,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我省通过保护老地名的物质空间载体,进而实现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力支撑。
据最新统计,近两年,全省共活化使用老地名800多个。赵庭朴表示,活化使用是最好保护方式。评定地名文化遗产只是第一步,如何用好地名这一世代相传的宝藏,并放大遗产的现代价值,是弘扬地名文化的又一道考题。
为了用好、用活地名文化,今年民政部确定70个县(市、区)为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地区,我省南京市江宁区、溧阳市、苏州市吴中区和淮安市淮安区入选。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优秀文旅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将随着地名文化的传播,得以进一步推广。
此次入选的古镇地名十二圩地处仪征东南,南滨长江,北枕仪扬运河。近年来,当地深挖十二圩历史价值,恢复并建设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了7个微博物馆,激活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省方志办主任左健伟认为,一个地名就是一部高度浓缩的地方志。比如,延陵是常州在春秋时期的古地名。江南地区从蛮夷之地到文明开化,就跟延陵这个地名有关,因而延陵此次被列入首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今后,我省还要继续加大地名历史资料的整理、挖掘,用更加丰富的文化形态讲好地名故事。
据悉,省民政厅将会同文旅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地名文化遗产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民政部门将常态化更新国家地名信息库和省区划地名信息系统数据,打造区划地名“云”博物馆;推进各地实现“互联网+地名”等服务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多样化的标准地名信息服务,让地名文化“活化石”焕发时代光彩。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