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塞罕坝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到一线学本领,在一线扎下了根
“林场的陈奶奶曾告诉我,假如她能回到19岁,重新选择一次,还会毫不犹豫选择塞罕坝!”穿行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绿色发源地——王尚海纪念林,抬头看着挺拔的落叶松,林场技术员刘鑫洋的眼睛放光。
90后刘鑫洋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她所说的陈奶奶是塞罕坝的“林一代”陈彦娴。1962年,为阻挡内蒙古的风沙南侵,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当时这里是一片“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干事创业需要人!1964年8月,在河北承德市读高三的陈彦娴等6名同班女生,毅然加入塞罕坝的造林队伍,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六女上坝”的奋斗故事。
当年这里自然条件恶劣,仅在红松洼附近发现一棵“活着”的松树,最早一批栽的树苗,成活率不足5%。为了提高林木成活率,塞罕坝的建设者苦拼苦干,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刘鑫洋的父母也在林场工作,她从小就听说过“六女上坝”的故事。2016年大学毕业时,很多同学选择到大城市工作,爸爸却建议刘鑫洋:“你学林业的,应该考虑回林场工作。”“新一代林场工作者中,大学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我们要用知识和技能再创业。”刘鑫洋深思熟虑后,决心回到林场。
离开校园,来到塞罕坝,刘鑫洋每天上班就一头扎进林子里,每天至少走2万步,有时会走10多公里。作为林业技术员,刘鑫洋一直在营林造林一线摸爬滚打,她发现这片林子是青年们磨炼、探索、提升的课堂。刘鑫洋和工友们一起,通过抚育、间伐等方法,去掉次树、选留好树,利用树下空间栽上其他树种,把林子培育成混交、异龄、复层林。通过科学营林,实现森林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刘鑫洋很喜欢这份工作,她说:“舞台足够广阔,有多大本事都能使出来。”
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塞罕坝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到一线学本领,在一线扎下了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让塞罕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场,构筑起了生态屏障。
(作者为本报河北分社记者)
栏目投稿邮箱:yxxz8494@163.com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