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倪方方
“人的起点可以千差万别,但每个人的远方都一样辽远。”9月16日下午,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苏广兴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总工程师沈春雷以“匠心向党 匠心逐梦”为题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500多名新生上了开学第一课。
从茅山脚下不起眼的小工成长为“江苏大工匠”,沈春雷的奋斗史离不开“匠心”两个字。上世纪90年代,年轻的沈春雷在苏州金鸡湖旁的工地里做工,见证了苏州工业园区从泥泞水塘变成对外窗口。低矮的工棚里,沈春雷借白炽灯的微光读着一本《建筑力学》,学起来就爱不释手。
“我不甘心做没有知识的瓦工,总希望人家叫我一声‘沈工’。”沈春雷说,他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在行业中有所建树,攀登到行业最高峰。也是靠这一份坚守,他才能走到现在。
一砖一瓦,苦心钻研。这些年,沈春雷用一把瓦刀砌出“缝隙毫厘不差,砖面清澈漂亮”的行业标杆,他大胆创新斜坡屋面防水技术,在全行业推广应用。他自学拿到同济大学工程管理本科学历,考取一级建造师资质,评上砌筑工技师、装饰镶贴工高级技师,成为“双师型”复合人才。
一把瓦刀也成了沈春雷手中不竭的财富。他说,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瓦刀的内涵一直在变,从“谋生的瓦刀”变成“知识的瓦刀”,再成为“理想的瓦刀”“梦想的瓦刀”。技术技能提高,让他拥有更多追求梦想的机会。“伴随瓦刀的变化,美好的向往变成现实,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沈春雷感觉身上担子更重了。他感慨,这十年,建筑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工业化过程中,建造误差要控制在毫米级,这需要大量有知识、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向农民工传授技能,把他们培育成为技能人才,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同时拥有较高薪酬、较强技能水平、健全的劳动保障体系。
沈春雷还认为,今天的工匠精神不单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更是要传帮带、创新创造。为此,沈春雷把眼光投向身边的三种人。他说,农民工文化底子薄,要帮他们学习理论和知识,提高技能;要助大学生把文凭学历变成能力阅历,为他们就业提供顺畅通道;要搭建舞台,帮退役军人提高技术技能、找到人生位置。“我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状元,劳动创造一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我现在全部精力都用在传帮带上,争取为国家输送更多人才。”沈春雷不假思索地把过去十年的关键词落在“匠心”两个字上。他说,他要用匠心匠魂,助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这是一个手艺人应该要做到的。
去年,沈春雷成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在首次开展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57人报名参加,39人获得高级工资格。“我想利用职业生涯最后几年,带出一批好徒弟。”沈春雷说,他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两个平台,以竞赛和等级认定来检验员工技能培训成果,选拔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这几年,沈春雷培养的徒弟迅速成为独当一面的“老师傅”。张庭松2018年荣获镇江市建筑业砌筑工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2019年被授予“镇江市五一劳动奖章”;张光轩去年参加“中南杯”江苏省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团体装配制作第九名。沈春雷带领的瓦木工班组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号”。
将课堂“搬”进校园,让大学生掌握更多就业技能。沈春雷组织集团与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九州职业技术学院、镇江技师学院等高职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最近5年,广兴集团获得授权专利20项,省、市级工法9项,省、市级十佳操作法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省住建厅科技指导类科研项目立项1项。
站在行业前沿,沈春雷时常思索转型的问题。最近,他通过盘活农村的集体闲置资产和边角地,在句容南部片区打造国防教育研学、国学传承研学项目,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潮。
采访结束时,茅山的夜静悄悄,沈春雷揣着一颗匠心,大步向前。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