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苏州资讯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力攻坚交通堵点

苏州日报 2022-09-28 10:33

在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下,相关部门在市域统筹发展中加快解决古城区道路交通问题,居民出行、停车、接送孩子上学等老大难得到明显缓解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力攻坚交通堵点

□苏报记者 方方 实习记者 李宇涵

交通是一个城市的脉络,直接关系到市民生活、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建设友好交通环境和人民福祉、城市发展息息相关。

为营造良好交通环境、创造友好出行条件,连日来,苏州公安在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下,结合道路交通实际,紧扣友好交通这个关键,创新探索安全、可靠的城市道路管理路径,实现交通与人的和谐友好,在交通管理越来越精细化的同时,让人民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苏州古城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道路格局大多延续古代的街巷尺度和造景安排。作为地理中心,古城不但承担了内部交通需求,还要承担大量的过境交通需求。目前,苏州古城区道路总里程131.1公里,古城路网中主干道仅有人民路、干将路,支小路、街巷占比高达75.1%,区内党政机关、三甲医院、中小学校、热门景区集聚,路幅狭窄且工程改造空间不足,交通疏解能力差,整体交通压力大。

根据高德、百度数据分析,路段拥堵指数1.5以上定义为较为拥堵,1.8以上为严重拥堵。在苏州古城内,凤凰街(十全街至十梓街)段拥堵指数为3.73,机动车平均车速10.1公里/小时,苏大附一院和沧浪实验小学进出车流,以及轨道交通施工影响是其拥堵主要原因;人民路(书院巷至十梓街)段拥堵指数为2.39,机动车平均车速16.6公里/小时,与市立医院本部、苏州中学相关的进出车流是其拥堵主要原因。

在姑苏区一些主要路口,交通拥堵情况也不容乐观。如西环路劳动路口受高架上下匝道及跨区连接通道影响,延误指数高达78.54,东环路杨枝塘路口延误指数为72.22,干将路东环路口延误指数为64.56,远高于路口延误指数45以上为较为拥堵、55以上为严重拥堵的数据评价指标。

广大群众在日常出行方面的急难愁盼,始终牵动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心。8月26日,市委书记曹路宝在调研古城道路交通治堵保畅工作时要求,优化完善古城内全部学校进出通道的交通组织,科学设置接送空间,形成交通微循环,强化宣传和引导,为家长接送学生提供便利。

连日来,苏州市公安局为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通过一校一策、单向微循环等制定交通组织优化方案,积极推进落地整改,全力提升苏州古城区交通运行质态。

因地制宜破解老大难

为古城交通活血通络

为优化苏州古城区交通、缓解古城拥堵,9月7日,苏州公安交警部门发布了《关于姑苏区古城内部分区域、路段拟实施单向交通组织的征求意见稿》,对桃花坞片区等4个区域道路实行单向微循环交通组织的方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在充分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公安交警部门进一步完善优化了单向微循环方案,决定从9月19日开始,姑苏区西大街吉庆街、学士街百花洲、新桥巷、侍其巷等8条道路实行单向微循环通行,治堵通畅,为古城交通活血通络;昨天起,拙政园片区的娄齐路、百家巷、北园路、东北街、大唐家巷5条道路,作为第二批单向交通微循环组织道路实行全天单行。根据计划,自9月30日起,大公园片区的五卅路、民治路、公园路、平桥直街、乌鹊桥路等也将实行单向组织微循环;在第四批道路中,皮市街、桃花坞大街、东中市、元和路、草桥弄、枫桥路6条道路将全天单向通行。

此次古城区多条单行线道路的推出,正是为了解决古城学校、医院、景区等重点区域交通拥堵,缓解居民出行、停车、接送孩子上学等老大难问题。

在首批实行全天单向通行的吉庆街,这几天新苏师范小学的学生家长们可以看到,吉庆街单向通行指引线、黄色网格线、绕行指示等交通标志标牌一应俱全。在儿童友好标线单向通行儿童友好步道等特色交通设施的引导下,家长送学车辆缓行慢行,即停即走,同学们戴好口罩有序进校,尽管人车流量较大,现场仍秩序井然。

新苏师范小学总务副主任沈志康告诉记者,学校在校学生约1300人,平时家长接送车辆有三四百辆。实行单向通行措施后,送学车辆可以直接开过来,在护学志愿者帮助下快速接出学生,家长车辆几乎不用多停留,大大缓解了以往的交通拥堵。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第二批实行单向通行的北园路、东北街,只见道路上已施划明显的单行标志,并配合设置禁鸣、禁停、限速30、儿童过街警示牌。家住北园新村的市民李正伟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北园路一带旅游大客车、公交车、私家车来往频繁,道路坑洼,经常发生拥堵。由于附近正在进行轨道交通施工,周边道路更是拥挤不堪。实行全天单向通行后,道路上明显清爽许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不再有加塞干扰。

苏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大队副大队长仲从遥介绍,单向通行实行一周以来,古城区道路周边通行效率显著提升。不仅区内中小学校、热门景区、三甲医院的拥堵老大难问题得到纾解,随着停车泊位的增加,也有效缓解了居民的停车需求。交警部门将继续落实好行之有效的做法,加强统筹调度,打通道路交通微循环,努力实现交通保障方案更加精细、交通换乘衔接更加便捷、交通生活出行更加智慧、交通保障举措更加安全,全力打造高效畅通的古城交通网络。

畅行慢行并行

更有力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治堵保畅是关系城市形象、关乎民生需求的一件大事,是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必然要求。作为实有人口超1600万的大城市,截至今年7月,苏州本土汽车保有量达485.1万辆,按照增长速度年底前即将突破500万辆,即将成为全国第四个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的城市,必须超前谋划,提早做出安排。

为此,市委书记曹路宝专题调研城市道路交通治堵保畅工作时强调,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古城道路交通问题。要跳出古城拥堵是古城街巷格局问题古城拥堵是单纯交通问题等认识误区,既研究畅行也研究慢行,更大力度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一校一策、机动车单向组织微循环,正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下,在市域统筹发展中加快解决古城区道路交通问题。记者从苏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了解到,目前,我市正致力于打造畅通友好安全友好通车友好儿童友好公交友好的古城交通。最终,通过古城区单行、重点区域促畅、停车精准供给、绿色公交匹配、古城总量控制、慢性友好交通等六大综合治理,实现古城交通静稳,市民慢性出行安全度、友好度、舒适度进一步提升。

如在前期试点的劳动路小学,周边道路实行单行微循环组织后,学校开通了通学社区巴士,3个校门实施通学公交、私家车、非机动车接送分离,并同时优化地下接送系统,优化道路设施,积极建设儿童友好环境;在苏州市中医医院,杨素路实行由东向西单行,周边道路交通设施优化提升,新增地下停车泊位533个、设置路面便民车位、门诊预约导停导行。

对于观前商圈,苏州警方提前实施了片区微循环交通组织,配套外围路网形成5个单向交通为主的微循环网络,并新增共享公共停车泊位3800多个,夜间临时泊位共70个左右;旅游换乘方面,古城交通按护城河、施工重点区域、核心区域实施了3个圈不同力度的限行管控措施,古城外围设立了换乘停车场,通过导航和标志牌引导游客至换乘停车场换乘公交好行出行。

根据市委、市政府总体安排,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要求,我市将加强古城外围结构性主干道的梳理提升,对沿线局部路段、节点进行快速化改造,加快构建与内环高架相匹配的准快速路网体系,在周边城区更大范围内分流古城过境交通,缓解古城交通压力;优化古城内部道路组织,进一步加大道路单向通行的探索力度,在保护古城空间肌理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微改造加强内部街巷的连通提升,进一步释放支路、小路单向通行能力。

与此同时,全市将加强停车精细化智慧化管理,积极引导市民群众绿色交通出行,进一步扩大轨道交通辐射范围,瞄准市民和游客出行需求,优化特色公交、定制公交线路设置,更好地展现苏州城市人文魅力。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