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苏州资讯

运河文旅 数创未来 第四届运博会大运河数字文旅产业发展论坛在苏举行

苏州日报 2022-09-25 10:05

□苏报记者 陶冠群 罗雯 实习生 冯佳怡

昨天,第四届运博会大运河数字文旅产业发展论坛在我市举行。作为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两大主题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以运河文旅 数创未来为主题,会聚行业专家、企业家、投资人及运河沿线城市代表共同研讨、聚合力量,引导产业方、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等,共同打造数字科技和文旅融合的特色项目,助力大运河文化带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昨天,运博会六大主题展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从不同侧面展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丰硕成果。 □本版摄影 杨海石

本次论坛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江苏省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承办,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江苏省大运河文化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省大运河(苏州)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协办。

关注六组关系

把握发展新趋势

范周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

近年来,运河沿线各省市在推动大运河数字文旅发展方面大力开展实践,成果颇丰。已形成的典型实践包括五大类型: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数字云平台和数据库开发、数字体验项目开发、数字藏品开发、数字化传播。

关于大运河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要把握好六组关系:

一是把握好运河文旅资源数字化保护与产业开发的关系。事关运河的数字化文旅资源保护与数字化多元新业态开发要平衡发展,在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大运河文旅资源的真实和原生态的同时,针对大运河文旅资源等数据要素对其进行适度的产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开发。

二是把握好运河沿线传统业态升级与新型业态发展的关系,取长补短,有效衔接。大运河沿线项目并非全面适合新建、全新数字打造,也要注意传统业态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

三是把握好运河文化与相关线性文化遗产的关系,协调统筹、相互赋能,充分发挥多条线性文化遗产在区域内的价值与作用。

四是把握好运河数字文化资源与其他相关资源的关系。数字化推进运河文化资源与其他相关资源要全面统筹、统一安排。运河沿线文化资源范畴较广,不能单一采集文化旅游资源,应打开其与国家文化公园、水务、漕运、水利信息等相关资源的数字壁垒,注重全面统筹,进行数据融合,加强顶层设计,为运河文旅发展打好基础。

五是把握好运河数字化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关系,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运河文化传播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展示文旅形象、推动运河文化的数字化国际传播。

六是把握好运河数字化发展与文化安全的关系,坚守正确导向,树立底线思维,注重强化数字平台安全性,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运河数字文化安全保障能力和风险防范水平。

数字科技

驱动产业新变革

李嘉平

阿里巴巴集团华东公司总经理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景区客流量整体低于前两年同期,3月为上半年低点、约为2019年同期的36%,4月开始环比改善,5月回升至2019年同期约40%。端午节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旅游收入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7%、58%,恢复程度为年内高点,而客单价恢复度为67%,与清明、五一持平,部分反映当前近郊短途旅行恢复较长途旅行更好,整体客流强度仍待恢复,近郊周边游热度较高,跨省游受限。疫情叠加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因素,放大了文旅产业的脆弱。

在我们看来,未来十年是文旅产业复苏转向更新变革、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数字化将成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阿里也正在探索平台合作与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以期开启旅游业复苏和转型新十年。我们作为平台企业,希望与社会各界合作,发挥平台价值,整合产业资源,将零散的合作串珠成链,发挥联动效应,打造数字化服务阵地。目前文旅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没有通行可实施的方案,让头部企业进行合作与尝试,也可为整个行业提供经验积累。

除了平台发挥整合价值以外,企业需要进一步对数字化进行探索与创新。阿里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探索提供了整体的蓝图,包括游客互动、运营、产业监管等方面。另一方面,也需要文旅企业结合自身的资源与特点,进行重点数字化创新。以元宇宙在文旅产业的创新探索为例。元宇宙的探索离不开人货场,即虚拟数字人、数字化消费品以及新的体验场景,它们在直播、景区讲解、演艺演出、培训等方面都具有非凡潜力。

应对不确定的环境以及自身供给侧问题,文旅行业合作、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文旅企业创新求变也是迈向新十年的关键成功因素,希望未来十年的文旅产业可以更坚韧、更健康、更繁荣。

数字经济

带来发展新动能

武超则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兼国际业务部负责人

从2018年到2030年,全产业从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到了数字化、智能化。数字经济将成为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以数据作为基本生产要素,这是一个长期的非常重要的趋势。5G、AI、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字经济的落地提供了技术条件,消费需求升级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但各国数字经济发展仍取得了明显成效,数字经济成为各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已经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环节,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将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对中国而言,数字经济既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又有利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会对投资带来哪些影响?未来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国产化和智能化。这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第一,数字经济可能的演进模式是改变生产与生活,重塑产业链与估值。第二,产业链价值从终端走向云端,云和网络将成为基础设施,数据和算力将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第三,从供应链效率转向安全优先。第四,投资重点从新基建走向新应用。第五,应用重点从TO C走向TO B,数字经济将与传统经济双向融合。

由此,现代消费及传媒文旅行业将发生的核心变革及投资机会为:技术驱动移动互联网数字化变革,高效成为核心。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用户内容消费方式转变,而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的推出,让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分发、生产方式发生变革,从而更好地顺应用户消费需求的变化。相比于2D平面内的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将通过VR、AR、MR、5G通讯、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将人们的真实生活场景转移至虚拟世界,让内容呈现形式、生产方式发生进一步变化,让更多内容数字化,深化数字化变革。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