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疫情的影响冲击,今年以来,我省全力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相继出台“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税费支持政策体系,以真金白银助企纾困,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截至7月20日,全省累计落实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3200亿元。”省税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刘伯羽在7月28日省政府召开的“落实退税减税政策 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通盘考量“宏观与微观”
充分释放“退、免、减、缓、降”政策叠加效应,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中的“重头戏”,今年以来全省退税1835.2亿元,是去年全年退税规模的2.6倍!
“除此之外,超3200亿元中,还包括了落实各类减税降费484.7亿元,以及落实各类缓缴税费938.9亿元。”刘伯羽说。
走进高新技术企业江苏云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设备精密运转、人员往来穿梭,检测、分装等众多流水线忙而不乱。“面对严峻挑战,公司智能电源控制器的市场占有率却不减反增。这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的精准扶持。”企业负责人付红玲表示,受益于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云意电气享受到了670余万元退税。
“4月1日至7月20日,制造业退税604.51亿元,占比34.72%,是受益最明显的行业。”省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处长周曙东进一步分析,分企业规模看,小微企业是受益主体。4月以来已获得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户数占比达95.42%,共计退税788.25亿元,金额占比45.28%。
在南京江北新区,得益于市税务部门税收大数据“精准画像”,小微企业南京海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20多万元退税款“落袋”;在无锡老城南美食街,中华老字号穆桂英美食门店搭上留抵退税扩围到餐饮行业“退税”快车,145万元退税款“落袋”;在响水县不锈钢产业园,税务部门线上线下送政策,江苏德祐精密钢管有限公司50万元退税款“落袋”。
精准聚焦“减负与纾困”
疫情多点散发带来物流梗阻、原材料涨价等诸多不利因素,打乱了不少市场主体上半年的生产节奏。
在长三角,汽车产业链遭受巨大震荡。从停工停产、焦急等待到全线复工,今年4月4日到4月25日,南京依维柯在自身拼搏与政策扶持下,历时22天渐渐走出艰难“停摆期”。企业财务部经理高若修告诉记者,其间,税务部门“税事好商量”服务队接连3次深入该企业调研纾困,“详细梳理各类政策确认符合条件后,6月份我们申请的1890万元存量留抵退税款很快到账,大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增加了经营性现金流。这对我们来说,不仅是财务账面稳,企业经营信心更稳!”
南京市常务副市长杨学鹏表示,“今年以来,南京将税费支持政策积极融入全市‘助企纾困20条’,减税退税、缓缴税费等一揽子纾困政策及时落实落地,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加快恢复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
针对困难行业、中小微市场主体,我省税费支持政策更加注重精准,纾困与减负齐头并进。
“我们注意到,社保费减免政策因其覆盖面广,为企业带来了更多获得感。”刘伯羽说,4至6月,全省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办理缓缴社保费达3.7亿元。“此外,继续实施的阶段性降低工伤、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新增降费76.5亿元。”近日,按照国家部署,我省又出台了阶段性缓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实施方案,实现社保费缓缴政策险种全覆盖。
作为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晴雨表”,增值税发票数据是观察市场主体纾困减负后发展动向的“一扇窗”。根据增值税发票数据,6月份,全省小微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9%,比5月份提高1.2个百分点。中小微市场主体逆势向好,离不开各类政策密集出台,截至7月20日,全省共落实小微企业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1364.4亿元。
加力推动“复苏与发展”
“出口退税提速,我们一类出口企业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现金流支持,现在我们可以更加安心地开拓市场,争取更多订单。”近日,东方国际集装箱(连云港)有限公司财务华敬锁提交出口退税申请后,很快就收到了3027.52万元的退税款。受益于政策加持,在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东方国际已经发展为连云港市规模最大的出口企业。
“资金流的盘活,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企业发展良性循环,利在眼下、功在长远。”对于今年新出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南京大学教授王跃堂认为其在推动“复苏与发展”层面的作用会愈发明显。
工业稳则经济稳。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全省共落实工业企业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1795.1亿元。根据增值税发票数据,6月份,全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7%,较5月份提高7.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8.7%,比5月份提高8.5个百分点。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政策效果也在推动企业加快发展、促进新动能加速释放、增强外资企业发展信心等方面有了充分显现。”省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处处长沈向民指出,二季度,全省享受留抵退税的企业采购原材料等支出、销售收入比无退税企业分别高6.6个百分点、13.7个百分点;办理退税的高技术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比无退税企业增幅高22.9个百分点;办理留抵退税的外资企业销售收入比无退税企业高9.2个百分点。
Copyright (C) www.szdushi.com.cn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